天氣一天冷過一天 這樣的日子里 人們總是格外想念辣辣的味道 暖身又暖胃 但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小糾結 吃辣會痔瘡、會長痘、會傷胃…… 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 今天這篇文章,常笑健康給大家打消一下吃辣的疑慮,一起來看看吧。 吃辣的5大罪名 有真有假 中國的傳統養生觀念里,食物比較平和才有養生的價值,所以很多人就覺得刺激的辛辣的辣椒有害健康,但有些“罪名”很大程度上是辣椒背鍋了。 01吃辣會長痘痘 很多人一吃麻辣火鍋就長痘,且往往會歸咎于辣椒。現在并沒有足夠的臨床證據說明吃辣會直接導致長痘。 人體吃很辣的東西就會冒汗、臉紅,視覺上看上去,痘痘更紅了。真正讓你長痘的,其實是一盤盤的肉、一瓶瓶的冰飲料、一塊塊的餐后蛋糕。 02吃辣會得痔瘡 基于中醫基礎理論,辛辣可助漲火熱邪毒,使濕熱瘀互結于肛門,誘發痔瘡,所以痔瘡患者會被醫生要求清淡飲食。 從西醫角度來看,辣椒素在誘導痔瘡的疼痛和疾病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當然,辣不是導致痔瘡的唯一因素,肉吃太多、蔬菜和水攝入太少這樣的不利于消化的飲食習慣,因為容易引發便秘,所以同樣會誘發或加重痔瘡。 03吃辣會口腔潰瘍 一般來說,口腔潰瘍是因為免疫力下降、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失調導致的。 此外,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的缺乏,也很容易導致口腔潰瘍。 所以與其不吃辣避免口腔潰瘍,不如想辦法提高身體免疫力,對癥下藥才是正確解法。 04吃辣會傷胃 有些人吃了辣椒總是會覺得肚子有燒灼的感覺,因而就感覺吃辣傷胃。 但研究表明,小量辣椒素不僅無害,還會刺激胃黏液代謝,從而幫助修補胃黏膜,對胃部健康有保障。05吃辣會拉肚子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吃辣一時爽,但拉肚子也是無法避免的。如果吃太多辣,胃腸道就會加速蠕動,蠕動變得不規律,就會導致便便在腸道里停留的時間變短,沒有足夠的時間吸收水分,最終使得糞便不能成形,腹瀉就是這么來的。 理論上講辣椒有殺菌、防腐、驅寒等功能,第二天拉肚子也不是什么大問題,就當清理腸胃了。 吃辣的好處 你可能一無所知 《英國醫學雜志》報道:對比每星期吃辣椒低于一次的人,每一兩天吃辣的人身體反而更健康。 吃辣的這6大“副作用”,你知道嗎? 01. 預防高血壓,保護血管 辣椒素能刺激血管內皮細胞產生一氧化氮,促進血管舒張,改善供血,降低血壓。 尤其是對于高鹽引起的高血壓,辣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鈉鹽氧化機制,預防性地減少血管氧化損傷,起到減緩血管老化和硬化的作用。 有研究顯示,在不喝酒的人中,每天吃辣者的高血壓風險降低了28%。 02. 降低癌癥風險 辣素是一種抗氧化物質,抑制正常細胞的癌變,促進突變細胞的恢復,降低癌癥的發生率。 ![]() 03. 改善肥胖、脂肪肝 辣素能增強人體代謝和能量消耗,對于降低體脂有潛在的好處;也有研究發現,辣素會促進體內棕色脂肪增加,從而加快脂肪的燃燒,降低肥胖幾率。 04. 有益腸道菌群,改善血糖 食用辣椒可以加速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腸道有益菌生長,抑制有害菌的生長,進而可以促進機體健康,比如會間接影響血糖。 05. 開胃、增進食欲 辣椒,在人們日常飲食中最主要的還是開胃的作用。因為辣椒含有消化酶,能幫助蛋白質分解、某些成分還會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內啡肽,從而增進食欲,因此食欲不佳的人,適當吃點辣有開胃的好處。 06. 能讓你開心起來 當我們吃到辣椒的時候,味蕾會感受到刺激,產生疼痛感。為了緩解這種疼痛,大腦就會出分泌「內啡肽」,而這種物質除了可以壓制疼痛,還能幫我們感受快樂、緩解壓力。 ![]() ![]() 健康吃辣攻略 ![]() 做這個冬天最會吃辣的人 根據體質吃辣 手腳容易發涼、貧血的人可適當多吃。有胃潰瘍、食道炎、痔瘡、結膜炎、便秘、痤瘡的人要少吃。 酸辣的比麻辣的好最好吃鮮辣椒,因為其營養更豐富。建議做熟了吃,以免生辣椒中大量的辣椒素對口腔和胃腸道黏膜造成刺激。 酸辣口味的剁椒由于加了醋,可減少上火幾率;麻辣里的花椒辛熱,使人更易上火,要少吃。 ![]() 吃辣有兩味“黃金搭檔”可以搭配降燥、瀉熱食物,如鴨肉、蝦、苦瓜、絲瓜、黃瓜等,也可以煮點清涼的綠豆粥、荷葉粥敗火。 主食最好選粗糧,如玉米或白薯,也可服用膳食纖維補充劑,預防因腸胃燥熱引起的便秘。 飯后吃點酸味水果 如橙子、柚子、蘋果等,它們含鞣酸、膳食纖維等,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腸胃蠕動,同時也可以減輕辣味,滋陰潤燥。 ![]() 辣味不單單是指我們日常吃的辣椒,還包括蒜、生姜、蔥等在內的食物,也就是中醫講的“辛”。 冬季濕寒,大家可以吃些辣,但要量力而行,別讓自己的縱欲變成悲劇! ![]() 參考文獻 陳凱迪, 嚴 建. 從中西醫角度論述辛辣與痔瘡發病的關系[J]. 亞太傳統醫藥, 2019年, 第15卷(第11期). 譚一文. 健康吃辣 趨利避害[J]. 江蘇衛生保健, 2015年(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