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口常開研習社原創美文第718期 從痛風肝脾腎不足的基本病機,看看痛風急性期和緩解期的治法有什么區別中醫和西醫一樣,對痛風的治療也是講究分期治療。 一般來說。中醫會把痛風分為急性期和緩解期,急性期多為濕熱蘊結證(前期)、痰瘀互結證(中期)或痰瘀互結證兼脾腎兩虛證。而緩解期多為肝脾腎虧虛證。 所以,在實際臨床治療時,與西醫“急則止痛、緩則降酸”類似,采取急性期以清熱利濕消腫通絡止痛為主,對少數有寒象患者,則清熱利濕同時輔以溫經散寒;緩解期則以利濕健脾、補益肝腎為主,建議清熱利濕清泄濁毒之法。 事實上,別看急性期痛風以紅腫熱痛或關節炎癥為主,但與緩解期一樣,疾病的基本病機還是肝脾腎不足、水液運化和水液氣化失司為本。 雖然西醫認為痛風是尿酸生成過多或/和排泄減少導致的血尿酸升高,但尿酸在體內不高的情況下,也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生理物質。但是如果尿酸高出正常范圍,就是導致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痛風性腎病的病理物質。 從中醫的角度去理解,過多的尿酸則歸屬于濕濁領域,水濕本是人體內水濕津液運化、氣化和輸布的不可或缺的生理物質,但如果肝脾腎功能障礙、氣化不利、水液代謝紊亂后則會轉化為濕濁這一病理物質。 從功能上講,肝主疏泄,三焦氣機通暢。脾主運化,升降有序、運化有常,清升濁降,則水谷精微輸布有力。腎主水,司二便,腎中陽氣蒸騰氣化正常,開合有度,則人體排泄通道和排毒通道都暢通。 那么如果肝腎脾的功能出現問題會怎么樣呢? 肝失疏泄,則氣機郁結導致津液輸布障礙生濕濁。 脾運化失司,氣化無源,精微物質不能及時轉化和輸布,則會發生水濕內停化濁,郁久生熱的病理現象。 腎氣不足,水液蒸騰氣化無力,分清泌濁功能衰弱,則各臟器代謝廢物不能正常排泄出去,二便失常,濕濁痰瘀排泄減少,內濕滋生,濕濁彌漫于營血,最終導致高尿酸血癥。 總之,從肝脾腎三臟的功能障礙,解讀中醫對痛風之濕濁內生、氣化不利的尿酸生成過多和排泄減少所致。 初期濕熱蘊結的痛風,是怎么慢慢進展到慢性期和痛風石性期痛風的?痛風初期急性期癥狀緩解后,則進入間歇期,此時有時只是覺得皮膚顏色變深、皮屑脫落、皮癢,其他沒有什么不適癥狀,但是痛風的疾病病機——脾腎不足、濕濁內生依然存在。 之后如果不去健脾滋腎傾斜體內濕濁,則急性期癥狀會反復發作,急性期逐漸延長,間歇期逐漸縮短,直至到了發現急性期癥狀不很嚴重,但間歇期仍然有隱痛或漫腫癥狀時,就進入了受累多個關節、受累部位和組織逐漸進入不典型的慢性期,甚至出現痛風石慢性期。 醫生用泄濁化瘀調益脾腎法,治療脾腎兩虛型痛風112名,治愈88名根據上述分析的中醫對脾腎兩虛型痛風的病因病機和疾病特點,醫生用泄濁化瘀調益脾腎法治療脾腎兩虛型痛風112名,基本方組方組方(應平臺要求略去克重,感興趣可關注@中醫科院藥學博士后私信)由威靈仙、薏苡仁、何首烏、土茯苓、澤蘭、赤芍、萆薢、澤瀉、車前子、蒼術、知母、黃柏、桃仁、紅花等組成。 急性期如關節紅腫熱痛,加虎杖、忍冬藤。 忙星期如有關節炎、關節腫脹或痛風石,方中加炒白芥子、皂角刺等。 上述方劑治療一個月,治愈88名患者,有效率達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