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作物生長最不能缺的就是營養元素,就和人吃飯喝水一樣。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不同的營養元素成分。而作物的營養元素獲取大概分為兩部分:根系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和葉面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對于作物根系對營養元素的吸收而言,在這一點上并不陌生。但是對于葉面施肥,這個會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太理解。尤其是對于施肥的實際操作,會有很大的誤解。 ![]() 葉面肥作用原理 營養元素對于作物生長吸收的基本原理從傳統的施肥而言,那就是根系施肥。而根系對于營養元素的吸收而言,它是從土壤中利用根系的不同毛細根進行養分的吸收,然后在把這些養分輸送到作物的葉子、果實、莖、花等部位,這樣就構成了整個營養元素的吸收情況。但是葉面肥對于作物吸收養分,區別還是比較大的。它主要是通過葉子的表面進行養分吸收,簡單的理解就是養分直接從葉面進入到作物內。然后采用作物的光合作用、完成一系列的有機物合成,從而實現作物對養分的吸收。相對而言,葉面肥更直接、更高效,但是對于有些時候合適,也有些生長期就不能用葉面肥。這些一定要清楚的,什么時候可以用葉面肥,什么時候不能用。 ![]() 葉面肥使用 什么情況下,必須要用葉面肥?對于這一點最容易理解的,肯定是作物根系生長不好的情況下,這個葉面肥就是作物生長需要肥料中不得不用的時間。另外一點要素是,葉面肥相比傳統根系施肥的效果也快。也就是在根系施肥,無法在短期內達到肥效的時候,葉面肥來得更直接一些。總之,葉面肥在使用過程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此。具體的葉面肥使用,有幾個明顯的階段。 ![]() 根系衰老 ①作物根系出現問題,影響作物的生長,導致營養吸收問題。 對于這樣的情況而言,它主要是作物生長到尾聲的時候。作物的根系就會出現腐爛或根系衰老的情況,而這些情況就會導致作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的能力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的根系施肥,無論多少,實際的意義就非常小了。而這樣的情況下,只能從葉面上進行施肥,由于現在葉面沒有任何問題,對于葉面肥的吸收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一般在作物生長到后期的時候,以葉面肥為主。 ![]() 土壤板結 ②生長環境發生變化 對于這個生長環境而言,它主要是指的土壤問題。一般常見的就是土壤的酸堿化問題和土壤板結的問題,而這些都是導致作物根系生長的問題。一旦根系生長出現問題,必要就會影響作物根系對于肥的吸收。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在土壤上施入再多的肥料,根系生長得不好,也是無法達到對養分需求的。這個時候,只能采取葉面追肥的方式,滿足作物生長對營養元素的吸收。 ![]() 確少微量元素 ③微量元素肥的補充 對于作物生長而言,尤其是對于肥料的元素的問題,它有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對于微量元素肥的使用而言,最佳的手段就是葉面補充營養。如銅、鋅、錳、鐵等肥料,而這些如果是直接施肥,就會導致土壤受到污染。作物也不一定達到最佳的吸收效果,而采用葉面噴施的方式,就可以降低微量元素的使用,降低土壤污染,也可以非常有效的滿足作物本身的吸收。 什么情況下,葉面肥一定不能用?葉面肥,雖說可以理解為全效肥。但是對于它的使用一定要主要作物的生長周期情況,不然不僅達不到施肥的目的。可能會造成作物的肥害,最壞的情況就是顆粒無收。這就是對于葉面肥使用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作物生長周期的問題。 ![]() 苗期 ①作物幼苗生長期,一定不能用葉面肥 對于作物的幼苗期,它的生長最關鍵的是根系的生長。也就是我們說的作物扎根的問題,根系生長的深度直接影響到后期作物對土壤養分的吸收。而這個時候,如果使用葉面肥,幼苗就不會扎根或扎根的深度非常低。原因:根系是作物生長養分獲取必不可少的,決定不能影響作物根系的生長。 ![]() 花期 ②作物的花期,葉面肥一定不能用 在作物生長的花期,使用葉面肥,直接就會造成作物授粉的問題。另外一定也會造成肥害的問題,在花期的時候,葉面肥都是噴灑的方式,直接就會影響到授粉問題。造成坐果率降低,而這個肥害的理解,葉面肥會噴灑在花蕊上導致,造成一些肥的殘留。 總結:葉面肥不能當做主要的肥料,而更多的是把葉面肥當做追肥的最佳方式。傳統而言,施肥還是以土壤施肥為主體,葉面施肥為輔助,這樣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模式。在土壤出現各種不同的問題下,這個葉面施肥就有輔助的作用。這樣就會保障作物的生產達到一個最佳的效果,也不枉農民辛苦勞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