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來源:網絡 ![]() 圖片來源:網絡 “消化道癌癥”是食管癌、胃癌、腸癌等較為常見的癌癥類型統稱。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率高,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發病率排名前五位的惡性腫瘤中,有3位是消化道惡性腫瘤,特別是結直腸癌發病率明顯上升,并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 在大家的印象中,惡性腫瘤基本上等同于不治之癥。其實,消化道惡性腫瘤治療效果取決于發現的時機,早期胃癌手術后5年存活率超過90%,II期為66%,晚期僅為14%。因此,消化道腫瘤防治的關鍵就在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 圖片來源:網絡 消化道早期腫瘤往往是無特異性的癥狀,如果出現以下癥狀就要注意: 早期腫瘤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的腹痛,但常出現腹脹等腹部不適; 食欲減退,消化不良、乏力、疲憊等; 短期內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 進食不暢,感覺有受阻的感覺,尤其是進食硬食后明顯; 經常腹瀉或者便秘,大便顏色改變,出現黑便、便中帶血。一旦出現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梗阻,就已經是中晚期了。 ![]() 圖片來源:網絡 遺傳因素 有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家族史的成員比一般人群發病率更高。 感染因素 不良習慣 ![]() 圖片來源:網絡 消化內鏡檢查是一種最為直接有效的檢查手段,也被稱為消化道腫瘤的“偵查眼”和“探雷器”。消化內鏡檢查包括: ● 白光內鏡:包括普通胃腸鏡檢查(即清醒狀態下胃腸鏡檢查)及無痛胃腸鏡檢查(麻醉),用來常規檢查; ● 放大+電子染色內鏡:內鏡顯像可將病灶放大100倍以上,可以更加高清觀察消化道病灶表面腺管結構,同時輔以特殊光來觀察病灶表面微血管,該內鏡常作為消化道早癌精準篩查; ● 超聲內鏡:即在內鏡前端加B超探頭,用以輔助判斷病灶的深度。 ![]() 圖片來源:網絡 平均風險人群 40歲以上需進行胃鏡篩查,45歲以上需進行腸鏡篩查。 高危人群 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 來自消化道腫瘤高發地區; 有消化道癥狀(腹脹、腹痛、惡心、嘔吐、吞咽困難、黑便、血便等); 患有消化道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者(食管粘膜白斑、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潰瘍、結腸多發性腺瘤性息肉、上皮內瘤變等); 具有消化道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煙、大量飲酒、頭頸部或呼吸道鱗癌、長期食用高鹽、腌制食物等)。 ![]() 圖片來源:網絡 胃腸鏡檢查前的注意小事項 胃鏡檢查/治療前一天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晚上8點開始禁食,10點開始禁水,要求至少空腹8小時以上。 腸鏡檢查/治療前1-3天進食清淡易消化半流質飲食,推薦食物有白粥、面包、面條、肉餛飩、豆制品等,檢查前一天不食蔬菜和水果。 腸道準備:福靜清+柏西(祛泡劑)。檢查前一天晚上8時喝第一包瀉藥,(無糖尿病者可自備脈動、佳得樂等運動型飲料充饑),檢查當日早晨4點喝第二包瀉藥,5點喝第三包瀉藥(檢查時間不同,口服瀉藥時間也不同,具體時間護士會在您預約時講解)。一包瀉藥用1000ml溫水沖服。待腸道準備完成后(大便為清水樣),口服一瓶西甲硅油,用1:1溫水沖服。 ![]() 圖片來源:網絡 ![]() 圖片來源:網絡 無痛胃鏡檢查,是指在檢查之前麻醉醫師運用丙泊酚等藥物進行靜脈麻醉,使患者在數秒鐘內入睡,完成全部檢查后立即能蘇醒。 相比普通胃腸鏡,無痛胃腸鏡檢查更舒適,損傷小;也使醫生更加容易地完成各種操作(包括活檢、染色、放大觀察),縮短檢查時間,更加容易發現微小病變,避免患者因惡心、嘔吐等不適引起干擾。 ![]()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發現反復不愈的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需要行內鏡下切除病灶治療。發現消化道癌的患者,早期病變行內鏡下黏膜剝離手術(ESD),中晚期需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和化療。 ![]() 圖片來源:網絡 ![]() ![]() ![]() 參考文獻 【1】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Laversanne M, Soerjomataram I, Jemal A, Bray F.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1 May;71(3):209-249 【2】Xian A, Wang C, Guo N, et al. Application 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in the diagnosis of colon cancer with awakening painless digestive endoscopy. Oncol Lett. 2019;17(2):1589-1594. doi:10.3892/ol.2018.9801. 【3】Schildberg CW, Croner R, Schellerer V, et al. Differe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young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patients under 50 years have better 5‐year survival than older patients. Adv Med Sci. 2012;57(2):259‐2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