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用早孕超聲參考值 孕囊 孕囊是原始的胎盤組織,被羊膜、血管網包裹的小胚胎。 β-HCG>1000IU陰超可見孕囊 β-HCG>1800IU腹超可顯示孕囊,2周后可見胎心; 孕5周孕囊直徑約4-12mm 孕6周孕囊直徑約14-18mm 孕9周前,孕囊直徑每天增長約1mm,每天增長<0.6mm為孕囊發育不良。 公式: 孕囊直徑:[(長+寬)÷2] 孕囊直徑:[(長+寬+厚)÷3] 卵黃囊 卵黃囊是胚胎發生體褶后,原腸則明顯地分成胚內的原腸和胚外的卵黃囊,內包有大量卵黃,卵黃囊的壁由胚外內胚層和胚外中胚層形成。 孕囊平均直徑8-10mm,陰超可見卵黃囊; 孕囊直徑>10mm陰超未見卵黃囊,提示空孕囊。 孕囊平均直徑>18mm,腹超可見卵黃囊; 孕早期卵黃囊直徑3-6mm,卵黃囊大小隨孕周變化,在孕10周,卵黃囊達最大徑5-6mm。 卵黃囊>6.1mm提示發育異常 卵黃囊直徑>7mm可疑妊娠失敗 卵黃囊直徑>8mm提示妊娠失敗 HCG大于7500IU可見卵黃囊。 大卵黃囊與胚胎染色體異常有關。 胚芽、胎心 孕囊直徑14-18mm(平均>16mm)經陰超應見胚芽 孕囊直徑≥18mm未見胚芽,有胚胎停育的可能; 孕囊直徑19-20mm未見胚芽時提示胚胎發育不良, 孕囊直徑≥21mm未見胎芽提示胚胎停育可能, 孕囊直徑≥22mm未見胚芽,胚胎停育的概率極大。 孕囊直徑>25mm經腹超應見胚芽 胎芽的生長速度每天1mm。 平均孕囊直徑mm=孕齡天數-30 胚芽長度cm=孕齡天數-42 胚芽長度cm=孕齡周數-6.5(±4天),孕6-12周,胎齡預測CRL最準確。 理論上有胎芽應有胎心 胎芽長度2-4mm時未見胎心,提示胚胎停育可能; 胎芽長度≥5mm時未見胎心提示胚胎停育。 胎心 理論上有胎芽應有胎心,經陰超檢查正常胎芽任何大小都應顯示胎心搏動;經腹超檢查胎芽<5mm就應顯示胎心搏動。 胎芽長度2-4mm時未見胎心,提示胚胎停育可能; 胎芽長度≥5mm時未見胎心提示胚胎停育。 陰超檢查胎芽直徑1-4mm見胎心時,血清β-HCG值大約30000-50000IU/L; 陰超檢查見胎心時,若HCG<30000 IU/L,提示HCG上升緩慢,有胚胎停育可能;HCG>50000IU/L未見胎心,提示胚胎停育可能。 并非有胎心胎芽就一定存活 孕囊與胚芽、胎心的關系: 孕囊直徑與胎芽長度之差約為14-18mm 孕9周前并不在此比值內提示胚胎發育不良可能,如大孕囊或小孕囊。 大孕囊 孕囊直徑與胎芽長度之差≥18mm 19-21mm為輕度大孕囊 22-24mm為中度大孕囊 ≥25mm為重度大孕囊。 孕囊直徑與胎芽長度之差≥22mm,胚胎停育風險極大。 部分大孕囊在檢查后1-2周出現宮腔積液;經保胎治療后多數大孕囊預后良好。 小孕囊 孕囊直徑與胎芽長度之差≤13mm 10-13mm為輕度小孕囊 6-9mm為中度小孕囊 ≤5mm為重度小孕囊 ≤10mm,提示胚胎有停育可能 <8mm胚胎停育的風險較大 <5mm多數胚胎停育 <3mm胚胎停育。 多數小孕囊在檢查后1-2周左右出現宮腔積液或陰道出血;小孕囊保胎成功率較大孕囊明顯降低。 此前曾發的圖 ![]() ![]() ![]() ![]() 必看的說明 早孕期精準診斷、精準保胎理論是建立在將各種檢查結果綜合分析的基礎上,不能憑一張超聲報告單或者一張激素檢驗單輕易下結論。判斷胚胎發育情況一般需要對血清學檢測指標和陰道超聲結果橫向縱向綜合評估,才能得出相對比較準確的診斷,單憑陰道超聲或血清學檢測指標難以做到準確判斷。 臨床上經常發現早孕期陰超檢查符合預期,但血清學檢測指標異常,反之亦然,所以解讀血清學指標與超聲檢查結果一般選擇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 縱向比較即本次血清學檢查結果與上次血清學檢查結果比較,本次超聲與上次超聲結果比較; 橫向比較即血清學檢查與超聲結果比較,尤其是初次檢查無法縱向比較,只能選擇橫向比較。 通過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可以較為準確的分析、評估胚胎發育情況。 早孕期檢測單一指標如陰超符合孕周,但血清學指標較差,或陰超指標不正常,但血清學指標正常,妊娠失敗的概率增加,必須采取有效的保胎措施。 如早孕期血清學檢測指標和陰超都提示正常,無臨床不適表現,對病史簡單無自然流產史的孕婦,無需保胎處理,可僅做孕期觀察;但對有過自然流產或復發性流產孕婦,積極主動保胎可以明顯提高妊娠成功率。 |
|
來自: 劍舞飛花ek9hz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