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語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與君共修,同登善域。 點擊上方按鈕 敬請收聽收看
為人有德天長佑,行善無求福自來 孔子教你如何求取祿位(一) 《論語》載: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講的是,子張向孔子學習怎樣求得官位俸祿。孔子說,多聽聽,保留有疑問的地方,其余有把握的問題慎重地進行談論,就會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有疑問的地方,其余足以自信的事情就慎重地去做,這樣就會減少懊悔。說話減少錯誤,做事減少懊悔,官位俸祿就在其中了。 ![]() 本章向孔子提問題的子張,姓顓孫,名師,字子張,是孔子的弟子。他小孔子四十八歲,是位年輕的學生。這位學生似乎熱衷于從政,古籍記載他曾多次向孔子問政。這次他到孔子這里主要是學干祿的,通俗地說就是求如何謀生。古代的俸與祿是兩個概念,俸相當于現在的月薪,祿則有實物配給。因為祿位是永久性的,所以過去重在謀求祿位,這相當于現在財政開支的公務員職位。 孔子教育弟子主要是學仁學義,但子張這位年輕的學生則與眾不同。他大概跟老師講說,你說的那些我不感興趣,我直截了當地說吧,就兩個字:干祿,就是說我如何能當上公務員。此時孔老夫子并沒有把他攆出去,反而傳授給他一套辦法。對此,我們一方面不能不佩服孔子的無所不通,也感慨他對年輕一代的關心和包容,同時也感恩子張的直率提問。他這一問,不僅自己得到了老師的真傳,也使后世求干祿者受到了啟發。 心寬無處不桃源 ![]() ![]() ![]() 微信編輯:楊國清 王 躍 視頻編輯:洪 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