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確診后能否繼續工作,要看患者目前的具體狀態。帕金森病發病一般在60歲以上,接近退休年齡,對工作本身影響較小。對于四五十歲起病的年輕患者,疾病進展較緩慢,需要配合醫生要求,進行規范化治療,基本上能繼續正常工作。患者可結合具體的工作場景,根據自己的癥狀情況,安排好服藥時間,調整好工作狀態,減少疾病對工作的影響。在帕金森病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大家多出門活動,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即可。 帕金森病目前還不能治愈,常用的治療方法都是屬于對癥治療。在疾病早期,與醫生配合,通過規范的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如康復鍛煉,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生活質量基本不受影響。如果病程較長,恢復到之前的狀態會有一定難度,但也不必過于擔憂,藥物治療和DBS手術治療,都能幫助患者改善疾病癥狀。帕金森病本身并不致命,到了疾病中晚期,要特別注意并發癥的出現如合并肺部感染,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危險,這時,帕金森病患者的護理尤為重要。總體而言,帕金森病患者基本上能達到平均壽命。 一般來說,帕金森病不是遺傳疾病。常見的帕金森患者大都在60多歲發病,屬于中老年發病,基本上遺傳因素較弱。早發型帕金森病患者,發病年齡早,遺傳可能性稍大。約5%~10%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史,如果患者是60多歲發病,無論是直系家屬,還是旁系親屬,一般都不需要做基因檢查。部分發病年齡較早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基因檢測來協助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帕金森病大多數是老年發病,也有一部分屬于50歲以下早發型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和老年癡呆(阿爾茲海默病)是中老年神經變性病。兩者在疾病譜里是不一樣的,帕金森病主要表現為運動功能障礙,老年癡呆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和其他認知域的損害。兩者也有些共同交叉點,比如,帕金森病患者到了中晚期,也會合并認知功能的減退,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帕金森病患者的認知減退,不會發展到老年癡呆的程度;而老年癡呆到了晚期,也可能出現帕金森病的癥狀。 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早中期,生活能自理的情況下,建議多走出家門,特別是參加一些帕友群交流活動,對疾病和身心都有極大的好處。隨著疾病的進展,當患者出現行動困難,不能獨立完成一些動作,就需要有人照料,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了。 帕金森病患者做DBS手術,有非常嚴格的篩選標準,具體什么時候適合做手術,要交給專業的醫生評估。隨著病情的加重,左旋多巴有效時間越來越短,或者出現了異動癥,這時DBS手術對患者的癥狀改善可能起到一定作用。DBS手術后,一般患者服用的藥量會減少,甚至極個別患者可以完全停藥,具體如何進行藥物的調整,需找專業醫生進行定期復診。 在疾病早中期的幾年時間里,藥物治療獲得比較滿意的療效,患者的生活質量基本接近正常,通常稱之為治療帕金森病的“蜜月期”,“蜜月期”主要是針對左旋多巴而言。蜜月期的時間長短,也存在個體差異,一般是3-5年,有些患者“蜜月期”時間更長些。因此,如何延長“蜜月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建議患者在確診后,找帕金森專科醫生定期復診,合理調整藥物,聯合非藥物治療如康復鍛煉等,采用多種手段進行綜合治療,才能保證患者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以上是本期訪談的七個問題。感謝劉衛國教授的回答,各位帕友,我們下期再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