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行為控制力、注意力以及常見的情緒問題,如焦慮、亂發脾氣等,還是后續一切非藥物治療的基礎。 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長對藥物治療持反對意見和抱有很多顧慮: 我們家孩子吃了一段時間的藥,但是效果不好,是不是就表明藥物治療沒用? 那么,有沒有既不傷害孩子身體,又能起到和藥物治療效果一致的方法呢?   就在前幾天,軒軒媽媽又帶著孩子來復診了。
經過問診和檢查后,孟青主任驚喜地發現:軒軒的癥狀竟然在短時間內又有了很大進步! 軒軒今年已經8歲了,半年前剛來醫院時,他的生活和學習都因為多動癥變得一團槽:軒軒規則意識很差,上課時總是擾亂課堂,有時候還會吃東西,惹得老師經常批評他。 他的脾氣也很火爆,經常和同學們發生沖突。 慢慢地,同學和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來往了。 軒軒媽媽說:老師都在投訴軒軒,其它同學家長也在投訴他。 除此之外,軒軒不管是上課還是在家,都很難集中注意力。做作業也必須一直守著。 最開始,軒軒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綜合治療后,原本的癥狀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但此次復診,軒軒進步更大,癥狀和病情已經完全消失:不需要老師和家長督促就能自覺完成作業,成績取得大進步并排在班級前幾名。 軒軒媽媽十分熱心地分享了自己的方法:除了配合醫院建議的綜合治療,在家也會讓軒軒適當輕食或節食。 這么小的孩子節食,會不會沒治好病又餓壞了身體?
節食真的對治療多動癥有效嗎?
2021年,《科學報告》上發表過一項關于多動癥治療的研究報告。 該研究納入了79名 8~10 歲多動癥男孩,53名兒童進行了完整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掃描進行進一步分析。 其中有60%的父母觀察到,在少量飲食后,孩子的多動癥癥狀明顯減少。這項研究也首次證明:多動癥癥狀減少與節食后大腦活動增加存在關系。 進行該研究的負責人說:孩子節食后多動癥癥狀減少,其實是因為節食和藥物治療一樣,對孩子的大腦區域進行了激活。雖然該研究證實節食對多動癥孩子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節食的困難,在實際實施中難以長期進行。并且對于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來說,長時間的節食不利于健康成長。總結出了既能不節食傷害孩子的身體,又能通過日常飲食改善癥狀的4條準則。加工肉類、快餐、高脂乳制品和含糖食品與健康飲食相比,可增加患多動癥的風險。研究表明:多動孩子攝入的糖越多,其注意力將更不容易集中且脾氣暴躁、破壞性更強。而經常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肉、豬肉、家禽、魚類、雞蛋、豆類、大豆和乳制品。人工食用色素和香料,以及防腐劑,可使本沒有多動癥的兒童變得過于活躍。
圖源:攝圖網 玉米、大豆等食物會導致兒童過敏,甚至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變得更加活躍。 有專家建議,兒童在接受多動癥治療前最好要進行食物過敏篩查。 
圖源:攝圖網 維生素B: 兒童補充維生素B,可以提高智商(16分),減少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鋅、鐵和鎂: 鋅是治療多動癥藥物的重要組成微量元素,孩子體內含量低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有關。 鐵也是多動癥孩子需要補充的微量元素,因為有84%的多動癥兒童鐵蛋白水平(鐵儲備的一個指標)較低。 低鐵水平與認知缺陷和多動癥的嚴重程度相關。 鎂也會對大腦會產生鎮靜作用。 Omega-3脂肪酸: 一項研究表明,患有多動癥的孩子大多缺乏omega-3脂肪酸。而在沙丁魚、金槍魚和鮭魚等富含脂肪的魚類中含有大量omega-3脂肪酸。目前,還沒有研究表示飲食可以完全取代藥物在治療ADHD中的作用。 國內外都推薦6歲以上ADHD兒童和青少年進行藥物治療。 但家長切不可自行用藥,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遵循醫囑,做好用藥記錄,及時向醫生反饋以便醫生調整用藥劑量、時間,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下次見哦!
如果想看更多關于孩子其他的話題,一定要在文末給西西留言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