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同學問到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公積(或股本),在合并層面怎么處理,剛好今天寫講義的時候寫到這一節,于是分享給大家。 按理說,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也是像提取盈余公積那樣,屬于公司內部所有者權益重分類,沖掉就完事兒了。但是,《監管規則適用指引——會計類第1號》冒出了個新玩意兒,我們看原文: 1-4子公司以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時,母公司的會計處理 在不存在等值的現金選擇權的情況下,子公司以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與資本公積轉增資本的實質一致,僅為子公司自身權益結構的重分類,母公司不應在個別財務報表中確認相關的投資收益。 監管實踐發現,部分公司對于子公司以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且提供現金選擇權情況下,母公司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存在分歧。現就該事項的意見如下: 若子公司在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時,向包括母公司在內的所有股東提供了等值的現金選擇權,該交易實質上相當于子公司已經向投資方宣告分配了現金股利。在這種情況下,母公司在個別財務報表中應當調整其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確認投資收益。若母公司并未行使現金選擇權,則可以將該交易理解為,子公司先向母公司分配現金股利,然后母公司立刻將收取的現金股利對子公司進行增資。 它的意思是,在轉增資本時,同時提供現金選擇權的,也即是你想要錢就給你錢,如果不要錢,就給你增加股份。這種情況,要視同子公司先給錢母公司(即分紅),母公司再把錢投進去。 如果沒有現金選擇權,就參照提取盈余公積的處理方法。 假設子公司10萬未分配利潤轉做資本 情況1,無現金選擇權的處理 沒有現金選擇權,母公司單體報表不做會計處理,子公司的會計處理是, 借:轉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10萬 貸:實收資本(或股本) 10萬 “轉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這個科目跟“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一樣,都是未分配利潤下的二級科目)。 既然是所有者權益內部的重分類,在合并層面直接沖掉就是了,也就是做相反分錄: 借:實收資本(或股本) 10萬 貸:轉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10萬 情況2,有現金選擇權的處理 有現金選擇權,視同先分配股利,再投資,那么,母公司賬上的分錄是: 分紅時, 借:銀行存款 10萬 貸:投資收益 10萬 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萬 貸:銀行存款 10萬 兩筆分錄合起來: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萬 貸:投資收益 10萬 子公司賬上的分錄是: 借:轉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10萬 貸:實收資本(或股本) 10萬 那么,合并報表層面的抵消分錄是: 借:投資收益 10萬 貸:轉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10萬 借:實收資本(或股本) 10萬 貸:長期股權投資 10萬 也就相當于把母子公司的分錄全部沖掉。 小哥覺得,搞個現金選擇權出來就是瞎胡鬧。既然達到了控制,無論是董事會還是股東大會,母公司的表決權肯定超過1/2,超過了1/2表決權,能決定分多少紅,轉多少股。母公司無論是想分紅,還是想轉股,都是它說了算,沒必要搞個選擇權出來,想干啥明說就是了,扭扭捏捏,不像話。 以上這些抵消分錄,僅僅是針對“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公積(或股本)這件事的,不是完整的分錄。 咱們假設母公司持股90%,今年設立的,母公司投了90萬,子公司投了10萬。今年實現了20萬凈利潤,未分配利潤轉增實收資本10萬,沒有現金選擇權。那么,完整的分錄如下: (1)抵消設立日的 借:實收資本 100萬 貸:長期股權投資 90萬 少數股東權益 10萬 (2)切掉本期實現的凈利潤 借:少數股東損益 2萬 貸:少數股東權益 2萬 (3)沖掉未分配利潤轉增實收資本 借:實收資本(或股本) 10萬 貸:轉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10萬 先抵消設立日的(如果是連續編報,上期已經做合并了,那就把上期的分錄抄過來,上期分錄中影響到未分配利潤的,全部換成年初未分配利潤),本期有什么變動,就處理什么,每一種變動,對應一筆分錄,思路清晰,操作穩健,這就是“累計調整法”。 |
|
來自: 新用戶12603780 > 《CPA審計雜貨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