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小王在近期的單位體檢中發現空腹血糖為6.5mmol/L,醫生說是糖尿病前期。他很擔心發展為糖尿病,忙問藥師,糖尿病前期需要吃藥嗎? ![]() 一、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與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已然成為一個流行病,2013年的全國性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0.4%。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發病前的過渡階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損(IFG)、糖耐量受損(IGT),以及兩者的混合狀態(IFG+IGT),是在正常血糖與糖尿病之間的中間高血糖狀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999糖尿病前期的定義和診斷標準(表1),我國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15.5%,預估有1.48億人,較糖尿病患者數量更為龐大,其中IFG、IGT及IFG+IGT分別為3.2%、11.0%及1.9%。 ![]() 二、糖尿病前期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前期標志著發生糖尿病的風險增加,高血糖對身體的損害在糖尿病診斷之前就可以發生,糖尿病前期與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變、腫瘤、癡呆、抑郁等疾病的風險增加相關。每年約有5%~10%的糖尿病前期個體進展為糖尿病。及時發現糖尿病前期人群并對其進行有效干預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發生的關鍵。 三、糖尿病前期如何干預 糖尿病前期個體的干預目標是通過適當的干預方法使其血糖逆轉為正?;蛘咧辽偈蔷S持在糖尿病前期, 從而預防或延緩其進展為糖尿病。干預原則應依據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高低進行分層管理(表2)。 ![]() ![]() 糖尿病危險因素有下列 ![]() 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兩者同時存在)史 超重(體重指數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 cm,女性腰圍≥85 cm) 靜坐生活方式 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婦女 高血壓[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血脂異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或伴有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臨床狀態(如黑棘皮征等) 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或抗抑郁藥物治療和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 根據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風險分層(表2),低風險者先實施生活方式干預6個月后未達到預期干預目標(超重或肥胖者BMI達到24kg/m2或體重至少下降5%,IFG者空腹血糖<6.1mmol/L,IGT者糖負荷后2h血糖<7.8 mmol/L)或高血糖進展和(或)無法嚴格遵守生活方式者可考慮啟動藥物干預。高風險者或具有健康需求、有經濟和醫療條件者,可考慮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同時啟動藥物干預。 ![]() ![]() 生活方式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應作為預防糖尿病的基石并貫穿于糖尿病前期干預的始終。關鍵在于合理膳食和適度運動。推薦糖尿病前期人群合理膳食、控制熱量攝入(每日飲食總熱量至少減少400~500kCal),并進行每日>30min中至高強度的體育運動。合理膳食是指以谷類食物為主,輔以高膳食纖維、低鹽低糖低脂肪的多樣化膳食模式。 ![]() ![]() 藥物干預 藥物干預方面,臨床試驗顯示,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GLP-1(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奧利司他等藥物干預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其中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長期應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證據較為充分。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指南也建議對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特別是BMI>35kg/m2、年齡>60歲、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無論生活方式干預能否降低血糖均可考慮使用二甲雙胍預防糖尿病。而阿卡波糖是目前唯一在我國獲得IGT適應癥的藥物。因噻唑烷二酮類不良反應較大,GLP-1受體激動劑尚缺乏長期的費效比數據,且均未獲批用于預防糖尿病的適應癥,故這些藥物僅在進展為糖尿病風險極高且經阿卡波糖或二甲雙胍干預無效的個體中方可選擇使用。 ![]()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特殊人群應該根據具體情況給予個體化區別對待,對于老年或超老年、老年癡呆、精神障礙、重要臟器功能嚴重受損、預期壽命<10年、獨居老年人等情況的糖尿病前期個體,重點是健康教育、高血糖之外的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控制及定期的血糖監測,一般不需要針對高血糖做特別干預。 ![]() 綜上所述,對于小王來說,還應進行糖耐量測試,看自己是否有IGT,并對照糖尿病前期風險分層表,查看自己的風險分層,如為低風險者先實施生活方式干預6個月后如未達到預期干預目標再吃藥,高風險者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同時啟動藥物干預,藥物首選二甲雙胍或阿卡波糖。 來源:北京友誼醫院藥學部 |
|
來自: 昵稱33555554 > 《內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