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又被稱為《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斷代史,具有極高的文學和史學價值,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并稱為中國史學“前四史”。老黃為您講述精彩的《漢書》故事。 黃河歌者金石點評: 冒頓強大起來之后,剛剛統一中國的劉老三自認為了不起,出兵進擊匈奴,結果在白登山差點送了老命。此后漢朝就被匈奴人嚇破了膽,實行屈辱的和親政策。冒頓甚至寫書信侮辱呂后,建議兩人“互通有無”。氣得呂后牙根直咬,心中大罵:“孫子你等著,等我的重孫再來收拾你們!” 請看《<漢書>研讀》第466章: 匈奴傳(二)白登山之圍 從淳維直到頭曼的一千多年間,匈奴人時大時小,別散分離,時間太久遠,所以無法把他們的世系排列出來。到了冒頓單于時期匈奴最為強大,北方蠻夷全部服從其管轄,南面和中國成為敵國,此后他們的國號、官號才得以記載下來。 單于姓攣韃氏,他們的臣民稱呼君王為“撐犁孤涂單于”。匈奴人把“天”叫做“撐犁”,把“子”叫做“孤涂”,“單于”的意思是廣大的樣子,這稱呼是說單于像天一樣廣大。 匈奴設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匈奴對賢良的人尊重為“屠耆”,所以經常任命太子為左屠耆王。從左右賢王以下到當戶,大的有一萬多騎兵,小的人數千騎兵,一共二十四長,立封號為“萬騎”。大臣們的官位都是世襲的。匈奴有呼衍氏、蘭氏,后來又有了須卜氏,這三姓是他們的貴族。諸位左方的王居住在東方,直到上谷郡以東,東面接連穢貉、朝鮮;右方的王居住在西方,直到上郡以西,接連月氏、氐、羌;單于的王庭一直延伸到代地和云中郡:他們都有各自領地,逐水草移徙。其中左右賢王和左右谷蠡王官職最大,左右骨都侯輔佐單于治理國家。二十四長也都各自設置千長、百長、什長、裨小王、相、封都尉、當戶、且渠等下屬。 每年的正月,諸長小會于單于王庭,祭祀天地。五月大會于龍城,祭祀其先祖、天地和鬼神。秋天戰馬正肥時,大會于蹛林,考核和計算各地的人畜數量。匈奴人的漢法律規定,故意殺人或者把刀從刀鞘中拔出超過一尺都算死罪,盜竊的沒收其家產;罪行輕的壓碎骨頭,罪行重的直接斬殺。判刑入獄最長的不超過十天,所以國家中的囚犯不超過幾人。 單于早晨出營,去叩拜初升的太陽,晚上則叩拜月亮。匈奴人的坐次,年長的向北坐在左邊。他們以戊日和己日為吉日。匈奴人的喪葬習俗,去世后穿著皮裘,有棺槨和金銀陪葬,沒有墳墓和樹木以及喪服;其近臣和寵幸的姬妾都殉葬而死,多的達到幾千百人。匈奴有大事要觀察月亮情況,月明時起兵進攻,月亮虧缺時就會退兵。他們的攻戰,斬首俘虜一人賞賜一杯酒,所捕獲的戰利品歸其所有,所俘獲的人則作為其奴婢。所以匈奴人作戰,人人都為自己的利益賣命,他們還善于引誘敵兵后包圍襲擊。所以匈奴人看到敵軍后會為逐利爭相向前,就像鳥兒云集而來;一旦戰斗失利,馬上也會土崩瓦解作鳥獸散去。戰爭中把陣亡將士尸體搶回的,死者的全部家財歸其所有。 冒頓后來又向北征服了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家,匈奴貴族大臣們全都服氣,認為冒頓單于最為賢良。 這個時期,劉邦剛剛統一全國,把韓王信改封到代地,韓王信把都城遷徙到馬邑,匈奴軍兵大舉進攻馬邑,韓王信投降了匈奴。匈奴得到韓王信后,在其指引下向南越過勾注進攻太原,一直攻到晉陽城下。劉邦親自率軍迎擊。這時正值冬天大寒雨雪,漢軍的軍卒中,凍掉手指的占到十分之二三。 冒頓詐敗退走,引誘漢軍追擊,漢軍果然隨后追擊。冒頓把精壯軍兵隱藏起來,只讓漢軍探子看到老弱士兵,于是漢軍全軍出兵,其中多數為步兵,共計三十二萬,一路向北追擊匈奴。 劉邦率領先頭部隊到達平城,后續步兵沒有跟上,冒頓出動精兵四十萬把劉邦包圍在白登山上七天七夜,漢軍內外斷絕,糧草用盡。漢軍發現,匈奴的騎兵部署,西方全是白馬,東方全是青驄馬,北方全是烏騅馬,南方全是紅馬。劉邦派出奸細秘密送厚禮給匈奴閼氏。 閼氏對冒頓說:“兩位君主不能相互圍困。現在我們就是占領了漢朝的土地,卻最終不是大單于所能居住的地方。何況漢王也有神助,請大單于明察。” 冒頓和韓王信的將軍王黃、趙利約定了會師的日期,但王黃和趙利的軍兵卻遲遲不到,冒頓懷疑他們和漢軍有串通,再加上聽信了閼氏的話,就命令放開包圍圈的一角。劉邦命令軍士們都拉滿弓備好箭向外前進,悄悄地從一角中逃脫而出,終于和漢軍大隊會合。冒頓隨后率軍退走,漢軍也返回,劉邦采納了婁敬的計策,開始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 以后韓王信作為匈奴將軍,和趙利、王黃等人多次背叛盟約,侵犯劫掠代地、云中等地。過了不久,陳豨造反,又和韓王信合謀進攻代地。劉邦派樊噲前往迎擊,收復代地、雁門、云中各郡縣,但沒有出塞。 因為匈奴任用漢朝投降將軍,所以冒頓能經常往來侵襲代地。劉邦為此感到擔憂,就派劉敬奉送漢朝宗室的公主作為單于閼氏,每年還奉送絲、棉、酒、米、食物等,締結盟約互為兄弟和親,冒頓侵襲的次數這才少了很多。后來燕王盧綰造反,率領自己的宗族數千人投降匈奴,往來禍害上谷郡以東的地區,一直到劉邦去世。 漢惠帝和呂太后時期,冒頓匈奴更加驕橫。他派使者送信給呂太后說:“我作為孤獨無依的國君,出生在潮濕的沼澤之中,成長在沒有城池的曠野牛馬之間,多次到達漢朝邊境,希望能到中國游玩。陛下現在獨立為君,也是獨自一個居住。兩個君主都不快樂,也沒有自娛自樂的項目,希望兩人互通有無。” 呂后看到后勃然大怒,召集丞相陳平和樊噲、季布等人商議這事。樊噲說:“臣我愿意率領十萬軍兵,橫行于匈奴之中。”呂后問季布的意見,季布說道:“樊噲說這話應當斬殺!之前陳豨在代地反叛,漢軍出動三十二萬軍兵,樊噲擔任上將軍。這時匈奴在平城包圍了高皇帝,樊噲卻不能解圍。天下人歌唱道:'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這歌聲還沒有斷絕,我們國家的戰爭創傷還沒有修復,而樊噲竟然想動搖動天下,胡說憑自己就能率領十萬軍兵橫行于匈奴之中了,這是當面欺君!何況這些夷狄就像是些禽獸,聽到其說好話不值得歡喜,聽到說惡言也不值得憤怒。” 呂后說:“季布講得好。”她命令大謁者張澤回復說:“單于沒有忘掉我們這破敗的國家,賞賜給我們書信,我們非常惶恐不安。我退朝后暗自思慮,自己已經年老氣衰,頭發牙齒全都脫落,行走起來腳步踉蹌。單于聽信別人錯言,根本不值得自污。我們國家沒有什么罪過,應當受到赦免。我有兩輛御車和兩駟馬匹,送給單于作為日常座駕。” 冒頓收到回信后,再次派使者前來道歉說:“我不了解中國的禮義,幸蒙陛下沒有怪罪。”單于獻來馬匹,雙方繼續和親。 狂妄的匈奴 黃其軍 作于2022年3月15日(古歷壬寅年二月十三) |
|
來自: 新用戶6688532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