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戰爭劇《亮劍》的名場面: 這段戲很好的表現了李云龍的個性,可以說是《亮劍》中很經典的一段戲,中國人看了也都不禁哈哈一樂。 不過要是較真一下,中國劍術和日本劍道的師徒名份,是否真的在唐朝就已經有定論了?恐怕就會有所爭議。 愛國群眾會說這還用說?小日子的一切不都是跟中國學的?而有些人則會說,人家劍道現在發展的如火如荼,中國就剩了幾個“大師”,怎么就是跟中國學的呢?有什么證據? 其實吧,先說我們的看法。“師徒名份早在唐朝就已經有定論了”這話,并不是全部,但絕對沒有錯。中日兩國千年的歷史上有過多次的碰撞交流,互相的學習都有,特別是明代,舉一個例子:戚繼光在抗倭戰爭中繳獲了日本的刀譜《陰(隱)流之目錄》,影響了中國刀法的發展,并創造了《辛酋刀法》,而再后來這本書竟然在日本失傳,又由中國回傳給日本。日本古武道學者則認為,戚繼光所得之書即為“日本劍道三大源頭”之一的“陰流”流祖愛洲移香齋(即日本兩大劍圣之一的上泉信綱的師父)之子愛洲小七郎于明朝時期游歷中國(游歷估計是“當倭寇”的一個委婉的說法,可見當時倭寇中不乏日本最頂尖的高手)時所傳的“猿飛陰流”劍術傳書。 不過在唐朝這段時間,中國的刀劍之法和刀劍鑄造之術,傳入日本推動了日本的武道前進,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下。 日本刀劍起源于中國(部分通過朝鮮傳入),這一點毫無疑問,日本學者清水橘村于昭和七年(1932 年)刊布《刀劍大全》一書,記述道:我國古代衣食住乃至工藝美術、百工之技術皆由中國傳來,刀劍既非本邦特有之器物,則其初之鍛刀皆為舶來品,乃任何人不能爭論者。 很多人對日本刀劍的印象就是后世日本武士片和抗日劇中的日本雙手彎刀造型: 其實這不是全部,日本最早的刀劍也是雙刃劍。比如日本古代三神器之一的草薙劍就是雙刃直劍。日本民族的祖先,可能是來自中國和朝鮮大陸的移民(也就是徐福的時代),而現在的蝦夷族,則是日本被移民征服的原住民之一。日本最早的雙刃劍,可能就是春秋戰國時代帶過去的雙刃青銅劍。 ![]() 大導演黑澤明的《羅生門》中,三船敏郎自稱在古墳(所謂古墳時代)里挖出一把劍,就是一把很中國感覺的雙刃直劍,雖然造型有點往后…… 日本和中國大陸最早的官方往來是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遣使到洛陽,漢朝賜其王以金?。ㄒ姖h委奴國王金?。?。漢安帝永初元年,倭國王帥升又遣使來朝,到了三國時期,邪馬臺國成為許多小國的共主,其女王卑彌呼(還是母系社會)于景初三年遣使到洛陽,隨著遣使雙方還互贈禮物,日本獻上的禮物基本為魚干,茅草,唯一拿得出手的是“生口”(奴隸),據說有美女,不過那時候的美女估計也就說說而已。而漢、魏賜“親魏倭王”金印及錦緞、銅鏡(為啥三神器還有鏡子,明白了吧)等各種禮物,其中首次賞賜的物品,其中便有“五尺長刀五口”。這五口刀無疑便是漢代的環首刀,日本也通過輸入和仿制開始了日本刀的環首時代。在今天出土的日本古墳時代兵器中就有環首刀。 日本出土環首刀 我們今天常說的遣唐使,其實在之前便有遺隋使,日本第33代推古天皇時期,當時日本圣德太子攝政,于公元600年、607年、608年、610年、614年五次遣使入隋。這位推古天皇就曾明確表示:“要說太刀,還是句禮的真鋤”,這句話里,“句禮”是指中國吳地,“真鋤”就是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刀劍還得是看中國的??梢娝宓妒钱敃r中國對日本的主要文化輸出之一。 日本國寶,丙子椒林劍(名為劍,實為隋代鋼刀),現在為日本四天王寺收藏,定為國寶,刀長65.8厘米,刀上刻字“丙子椒林”。 圣德太子像,所佩劍可能便是丙子椒林(圣德太子另一把佩劍為七星劍,同樣為隋刀) ![]() 許先哲的《鏢人》,根據這件國寶,創作了丙子椒林的故事。中國隋唐刀劍,保存最好的幾把都在日本,這是非常可惜的,但也可以看到日本對隋唐刀劍的重視。 經過長期的學習,日本人覺得自己已經出師了,小中華決定和大中華掰掰手腕了。 歷史上朝鮮半島曾經存在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國鼎立,史稱韓三國的漫長時期。 中原王朝唐建立以來,這三國聯合島國日本和唐王朝,彼此攻伐爭斗不串休。公元663年8月這一平衡被打破,東北亞將迎來新的時代。 長期以來日本與百濟結盟,插手大陸國際關系事務。公元660年, 唐高宗派左衛大將蘇定方統水陸軍共一萬三千出兵百濟,以解新羅之危。蘇定方大軍從成山(今山東榮成)由海路出發,攻打百濟,船帆千里,隨流東下。新羅武烈王聞訊即率軍五千與唐軍會師。同年七月,百濟被唐、新聯軍所滅。 百濟雖亡,但百濟將軍武王從子鬼室福信與浮屠道琛等人率部死守周留城,誓死抵抗唐軍,并向日本乞救兵。 663年8月,劉仁軌率唐和新羅海軍駛向白江口,北上進逼周留城。當劉仁軌所率海軍駛抵白江口時,與先期前來的日本海軍相遇。劉仁軌立刻下令布陣,170艘戰船按命令列出戰斗隊形,嚴陣以待。 663年8月27日上午,日軍戰船首先開戰,400余艘大小不一的戰船沖向唐軍水陣。唐軍統帥見日軍軍旅不整,蜂擁而至,便指揮船隊變換陣形,分為左右兩隊,將倭軍圍在陣中,開始用火器攻擊。 日軍被圍,艦只相互碰撞無法回旋,火勢迅速蔓延,日軍士兵大亂。日軍大將樸市田來津在亂軍中突圍率領小船沖擊唐軍巨艦與唐軍展開接舷戰,這是朝鮮三國角力背后兩國的第一次白刃戰正面交鋒。 日本當年作為把百濟的鐵質“七支刀”都奉為國寶的國家,雖然引進了部分大陸刀劍,但面對唐軍全軍普及的鋼制刀劍,被殺得血肉橫飛,大將樸市田來津戰死,日軍大敗,落水而死者不計其數。 日本國寶七支刀 《新唐書》記載:此次海戰“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日本扶植百濟的復國運動徹底失敗,日本也再無力插手大陸事務。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信條,日本開始再次全面學習唐朝各種技術和制度,小日子這回動了真格的,在其后數百年間,把自己變成了“具體而微”的唐朝翻版模型。 而經受過白刃戰的洗禮的日本,也開始向唐朝學習冶煉制刀技術,如鍛打、夾鋼、包鋼、切刃造、鎬造,覆土燒刃等技術進入日本,并迎回了數把唐刀在神廟供奉。日本開始大量仿制唐刀,各種唐裝的刀劍成為了身份的象征。 在日本唐刀中最著名的一把:金銀鈿飾唐大刀。除了華美,最大的特點是刀頭反面開刃,雖然是刀,但可以刺和反挑。 后人還原的劍形唐刀工藝品 后人復原唐刀工藝品 日本貴族的梨地螺鈿金裝飾剣 后在唐刀的基礎上,日本開始了流行至今的日本刀。一般公認的第一款日本刀“小烏丸”,雖然傳說是天神派來的烏鴉所賜,但看刀型和設計思路就能看出完全來自唐刀,主要區別是刀身從直線變成了有弧度。 有關日本刀為何出現弧度,技術上講是由于刀條和刀芯收縮比例不同, 淬火時產生的結果。但為何唐刀是直刀,而日本刀同樣的做法出現了弧度,說法不一。但弧度變成了日本刀獨特的象征,自此日本刀開始脫了唐刀走上了自己的發展道路。 日本刀淬火的神奇變化 很多人認為日本刀只有一種造型,其實日本刀從鍛造方式、刀型、刃紋等都能分出很多種類。 在日本刀逐漸興起的同時,唐刀則由于大唐帝國的衰落,以及單兵刀劍形制的改變(后以單手刀盾為主),刀本身和刀法均失傳(有一個說法認為,因為中國戰爭規模的擴大,不再像之前的府兵制和日本的武士制度一樣,追求一把世代相傳,千錘百煉的寶刀,而是要大規??焖偕a大量的武器)。相關刀法和刀后世只能再重學于日本。 有人可能會說,你說的是中國刀劍傳入日本的歷史,并沒有說中國刀劍武術傳入日本的歷史。確實,連很多唐刀是從中國傳入還是日本仿制在歷史界都有爭議,沒有實物的武藝就更難難證,但常理可以推測,早期只有劍沒有刀的日本,在傳入中國的環首刀和唐刀之時,不可能不同時吸收中國的刀劍之術,在唐朝,遣唐使全面學習中國的文化,制度,藝術,科技,軍事,不可能放著強大的唐軍的刀劍武藝不去學習。 其實日本的武士制度與中國唐朝的府兵制非常相似,唐朝的府兵都是脫產的小地主,其實就是他們類似于日本的“武士”階級,西方的”騎士“階層。他們可以平時帶刀、弓、騎馬、甚至當街殺人,不受民政官、民政律法管理,歸屬專門的機構管理。平時他們除了訓練就是坐在一起喝酒,或唱大角戲、摔跤、射箭為娛樂...........所以唐軍的府兵要求是適用各個戰位都要勝任。很多府兵還會攜帶備用武器,如唐人筆記曾記載,有些府兵上陣,甚至有人自備了五把橫刀(一般是備用兩把)........因為橫刀這種武器在劈砍敵人過多后,容易斷裂或豁刃,所以很多府兵都攜帶了一定數量的備用武器........ 人均足利義輝了屬于是…… 金銅黑漆唐裝直刀、唐刀柜 這把刀是日本國寶唐刀,供奉于日本鹿島神宮,此刀的特點為身長,全長256厘米,刃長223厘米。典型的直背、切刃造。刀譚為明顯的漢式風格,隨此刀保存的難得的唐代盛刀盒——“唐柜“,又名”金銅黑漆裝唐直刀“。 鹿島神宮不是普通的神宮,也是日本劍道的圣地,它是祀奉日本武神,武甕槌神的神宮,在這座神宮中的道場里,終日響徹著木刀碰撞的聲音。換句話說,近代日本劍術的創始者就是當年在這座神宮中祀奉武神的神職人員們。 距今約1600年以前,國摩真人創立了“鹿島之太刀”,被譽為日本劍道之祖。 在這個過程中,也正環首刀傳入日本,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遣隋使來中國的時期。 后來,被稱為日本兩大劍圣之一的冢原卜傳出世(另一位是上泉信綱,也曾向冢原卜傳學劍),以鹿島太刀為基礎,發展出香取神道流的鹿島新當流。 日本游戲《太閣立志傳》中的冢原卜傳……現在你知道為啥游戲里這老頭這么難打了吧?~ ![]() 宮本武藏在冢原卜傳死后出生,但有人畫過這樣一幅畫:武藏去找冢原卜傳,不講武德,偷襲,結果正在吃火鍋的老劍圣用鍋蓋就擋開了 在大河劇《冢原卜傳》的最后,冢原卜傳閉關領悟劍術真諦,最后見到日本劍道之祖,鹿島太刀創始人國摩真人下凡,持一把唐刀指導冢原卜傳,使其領悟“一之太刀”的最高境界??梢娫谌毡救丝磥?,日本的刀劍和刀劍之法來自中國,也是一件不需避諱的事情。 幾何形的刀頭,比冢原人還高(長兩米五,劇里被雷劈了一下變短了,方便國摩真人指點劍術),正是鹿島神宮供奉的金銅黑漆唐裝直刀的特點 國摩真人下凡,和冢原卜傳持短版鹿島神宮雙耳掛懸唐刀對打 結語 戰后,日本刀迅速通過漫畫影視這些新媒體成為日本文化的象征風靡世界。而唐刀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所幸近年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唐刀也開始有人復原再造,中國的動漫作品也出現了唐刀的身影。未來唐刀能否跟隨時代迎來自己的新生,未來可期! 漢威出品,鏢人同款,朱雀環首隋唐刀,客服kf339981 |
|
來自: 昵稱7465035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