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遍布于全身各個部位,其作用是運輸血液、營養物質和氧氣,排出二氧化碳。一旦血管狹窄或堵塞,就會使得相應器官缺血缺氧,導致器官功能受損,甚至威脅生命。血栓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因素,因此應積極避免血栓生成。 血管堵塞后身體有哪些癥狀?1、記憶力下降 造成記憶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睡眠不足、背負著巨大壓力、太疲勞等。不過也有可能是腦血管病變,由于腦血管狹窄或堵塞,使得腦組織得不到足夠血液供應,從而造成記憶力減退,同時伴有看東西模糊、頭痛頭暈和失眠多夢等。 2、腿痛 下肢血管的作用是為雙腿提供血液和氧氣。一旦下肢血管堵塞,就會影響腿血液循環,導致腿麻木和疼痛等,主要表現為間歇性跛行,即走路幾分鐘腿痛,休息后有所緩解,再走路幾分鐘后又疼痛。 3、胸悶 心血管狹窄或堵塞后,流向心臟的血液量減少,易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導致心跳速度加快,從而引起胸悶或胸口疼痛。 4、肢體麻木 由于血管中有血栓生成,血管逐漸狹窄,四肢得不到足夠血液供應,從而造成肢體麻木或無力。 如何維護血管健康?1、堅持運動 長時間坐著、站著、運動量不足等,可減慢血液流通速度,增加血液黏稠度,使得血液中一些物質堆積在血管壁,久而久之生成斑塊,導致血管狹窄或堵塞。因此應多運動,比如騎自行車、打太極拳或慢跑以及游泳等,每次運動不能低于30分鐘,一周堅持4~5次,能加快血液循環速度,提高血管運動能力,延緩血管衰老。 2、充足睡眠 晚上睡眠過程中是各個器官修復的時間段,但仍然熬夜會使得大腦過度興奮,擾亂激素平衡,造成血管異常收縮,易生成血栓。因此拒絕熬夜,不管自己有多忙,晚上11點之前必須入睡,哪怕第2天早起再忙碌。 3、多補充水分 血液中水分含量達到70%左右,缺水可降低新陳代謝速度,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管健康,因此應提醒自己多喝水,一天的喝水量不能低于2000毫升。若不喜歡喝平淡無奇的白開水,不妨在水中加入懷菊花,其中含類黃酮,這屬于抗氧化物,能保護血管,避免受到氧化損傷;懷菊花中也含有膽堿,能促進脂肪和膽固醇代謝,避免血液黏稠,防止血栓生成;同時也含有硒元素,能幫助強健血管,維持血液流通順暢。 家醫君寄語血管健康是身體健康的基礎,因此應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嚴格控制食鹽、精制糖攝入,分別不能超過6克、25克;遠離高膽固醇食物,包括動物內臟、肥肉和蟹黃等;著重吃新鮮蔬果,增加粗糧攝入比例,每周吃2~3次深海魚。保持規律作息和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及時消除負面情緒;保持適度運動,積極控制體重。
|
|
來自: 悠閑龍夫 > 《★★科學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