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聊天找不到話題,總是尬聊陷入冷場狀態,怎么辦? 一個有效的小技巧是,用提問代替尬聊。 不知道聊什么的時候,提問是最好用的。 怎么回事呢? 第一,提問就預設了需要回答,回答本身就讓話題得以延續。 第二,有機會在一問一答之間增進了解,找到更多拓展話題的材料。 不過像提問這樣用起來無比稱手的兵器,還是有人駕馭不了。 ![]() 為了拯救聊天小白,今天教你們一個三段式聊天套路,保管好用。 首先,當你不知道聊什么好的時候,聊吃的。 民以食為天,你的相親對象是一個吃貨的概率,要大大大大大大于不愛吃東西。 舉例。 “你知道附近新開那家很火的噴泉牛雜嗎?” 對方會回答知道或不知道,無論如何,你都能從回應中讀出TA感不感興趣。 “我吃過,排隊老長時間了”——這是對話題感興趣的信號,你可以接著問好不好吃,有機會一起去嘗嘗。 “還行,被朋友拽著去的”——這是對話題一般程度的回應,你可以轉個方向,問TA食物的喜好。 “不知道,都是跟風的吧”——可能是對跟風現象不太感冒,甚至有些反感,最好盡快切換話題聊別的。 然后接著深入提問。 “你愛吃牛雜嗎?” 回答“愛吃”。很好,你們有共同話題了,可以討論有哪家蒼蠅小店是你的寶藏。 回答“不喜歡”,你就可以延續性提問。 “那你在食物上有什么喜好嗎?” 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根據對方的回答,你就知道接下來該聊餐廳、菜系、種類,還是廚藝了。 最后,如果對方實在對美食話題不感興趣,你可以馬上從食物引導到別的方向。 “我比較能吃辣,都是當年在重慶讀書鍛煉出來的。你呢,之前是在哪里上學?” 等對方回答一個地方,你就能根據那里有名的旅游景點自由發揮了。 ![]() 重點應注意,聊天別自說自話,以引導為主,聊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有時候人們覺得自己聊天技巧不錯,跟別人聊起來都挺順的,但是和相親對象就是聊不到一起。 怎么回事呢? 有可能是你覺得聊得不錯的時候,不是你的聊天技巧好,而是對面引導得好,讓你能隨心所欲地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在一場聊天中,話題是遵循著一定的脈絡展開的,對話不會太跳脫。學會引導話題,掌握好對話的脈絡順勢而為,你們才能越聊越親密。 ![]() 總結一下,今天分享的內容很簡單,如何與不太熟悉的人聊天,增進了解。 首先建議聊吃的,因為食物大概率是你們倆相似度之間的最大公約數。 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人沒話聊時,會把話題轉向天氣——因為天氣好還是不好,是很直觀能看出來的,也是你們現在直接共同都能體驗到的,只不過作為話題本身比較難往后聊下去了。 不是食物也可以,但一定要找到你們之間的共同點去聊,不能自說自話,食物只是舉例,也是相對安全靠譜的話題。 接下來,根據上面聊的內容,給對方提出一個“是非題”。 “你喜歡xx嗎” “你對xx感不感興趣” “我平常就愛xx” 以某種興趣作為話題,讓對方用“是”或“否”來回答,根據不同的回應,再去決定話題要延續,還是換個方向。 在最后提出一個開放式問題。 “你最喜歡/印象深刻/在xx方面有什么難忘的經歷嗎?” 一場聊天下來的氛圍效果好不好,不僅取決于人,也看情景,看彼此當天的狀態和心情,所以技巧只占了其中一部分,并不是萬能的。 但框架式聊天的好處是,當你不知道該怎么聊下去,要面對尬聊了,身邊剛好有一個能拿起來就用的聊天公式,它能讓你們聊天氛圍的下限不至于太低。 希望今天分享的技巧,可以為有意增進了解卻不得要領的人們,提供一個建立聯系感的途徑。 更多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