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診法”(望、聞、問、切)是中醫診病的基本方法。春秋戰國時代的民間醫生扁鵲,對四診法的形成與確立,曾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 扁鵲,原姓秦,名越人,渤??む|(m6)州(現在河北省任丘縣)人,關于他的出生年月,有人認為他是公元前5世紀人,也有人主張他是戰國中期的歷史人物。他的出身現在已無從查考了,但知他青年時代曾經在客館里作過舍長(管理員)。 當時,在他的客館里有一個很有學問的名叫長桑君的旅客,扁鵲對他很尊敬。長桑君經過長期考察,也覺得扁鵲是一個可造就的人,決定將自己的醫術傳授給他。有一天,長桑君把扁鵲喚到自己房中,對他說:'我有許多秘方,現在我已經老了,準備將這些秘方傳授給你!'扁鵲聽后欣然地拜長桑君為師,經過十多年的勤奮學習與反復實踐,他終于掌握了長桑君的全部醫術,成為當時出色的醫生。 司馬遷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介紹了許多扁鵲的事跡。據記載,扁鵲有一次行醫來到陜西的虢國,聽說虢太子突然死亡,已半天,尚未入殮,人們正憶著為太子籌備喪事。 扁鵲從中庶子(侍從官)那里了解到虢太子發病經過,死后癥象,他覺得很可疑,于是他對中庶子說:'看來太子還沒有真死,我能夠救活他。'經扁鵲說服,中庶子才入宮報告虢君,虢君在驚疑中將扁鵲請入宮內,扁鵲當即對太子進行了詳細的診察,發現病人尚有微弱的呼吸,兩股內側還有溫熱,扁鵲斷定太子不是真死,當時他對周圍隊說:“太子因為脈亂,故病體靜如死狀,此稱為'尸厥癥'(現代醫學稱為休克或虛脫)?!?/p> 扁鵲立即叫徒弟子陽用針來針刺三陽五會(即百會,在顱頂正中直兩耳尖)等穴位,太子不久便蘇醒了。他又命徒弟子豹在兩脅下用溫熱藥進行熱敷,再以湯藥調養20日,終于使太子恢復了健康。 ![]() 從以上記載,知道扁鵲已綜合地應用'切脈、望色、聽聲、寫形(問診)“等四大診術來診察病情。在治療上,則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采用針灸、按摩、燙貼和湯藥等不同方法。由于扁鵲在診斷上掌握了切脈診病法,因此,司馬遷高度贊揚他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p> 扁鵲不僅精于切脈,又善于望診。據載,扁鵲有一次來到齊國的都城臨淄,齊桓侯田午接見了他,扁鵲通過察言觀色,看出齊桓侯有病,當時他對桓侯說:“君有疾,目前尚在腠理(即比較淺表的疾病),如不早治,病勢將內攻。” 桓侯聽了不以為然地說:“我根本沒有病啊!”扁鵲走后,桓侯對他左右的人說:“醫生都是好名利的,他們故意把沒有病的人說成有病,借此來邀功請賞?!?/p> 隔了五天,扁鵲又見到桓侯,他對桓侯說:“你的病已經到了血脈,再不治.將會更加嚴重?!被负盥犃撕懿桓吲d。 又隔了五天,當扁鵲看到桓侯時,又鄭重地對他說:“你的病已經蔓延到腸胃,再拖延下去,恐怕要來不及醫治了。”這回桓侯聽了很生氣,仍然不理睬扁鵲。 又過了五天,當扁鵲遙遙地望見桓侯時,知道病已發展到不可醫治的階段了,立即避而他去。這時桓侯派人去問他。扁鵲回答說:“病在腠理,應用湯藥、熱熨就可以治好了;病在血脈,可用針灸治好;病入腸胃內臟,可以內服酒醒湯藥治好;現在桓侯的病到了骨髓,已沒有辦法治好了,所以我只好躲開?!?/p> 又過了五天,桓侯果然感到自己不舒服了,他急忙派人去找扁鵲,這時扁鵲已離開齊國到了泰國。不久,齊桓侯病死了。 故事表明扁鵲對疾病的認識,已能由外及里,由淺入深,并能根據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另一方面,表明扁鵲已具有防微杜漸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思想。司馬遷因此寫下:“使圣人預知微,能使良醫早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p> |
|
來自: 《經絡與營養... > 《望、聞、問、切 四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