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戰略不能落地,那再宏大的目標也只能是浮在空中的樓閣,壘在沙地的大廈,終究難以實現和長久。 而戰略落地中的關鍵有兩大問題,一是如何在過程中配齊團隊,如何在團隊配齊過后做出結果。 而本文重點探討為什么團隊在配齊后難以做出結果。 日常工作中“難以出結果”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呢? 1.會議天天開,但會后一再拖沓無執行 2.方案制定高大上,但與公司實際經營狀況相脫節 3.工作有分配,但執行走形式,有過程,無結果 4.講起來頭頭是道,但具體實操虎頭蛇尾 ...... 01 難以出結果的常見五大因素 工作難以出結果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每家企業的具體情況又各不相同,所以難以出結果在各個公司的實際表現就會五花八門:工作沒有計劃造成不落地、工作無督導造成不落地、工作計劃太粗曠導致不落地等,不一而足。但綜合來看,難以出結果主要由如下五大因素造成的。 1、時間安排不合理,精力透支嚴重,工作狀態差 人的精力受勞作、休息、飲食、健康等多種因素相互影響,會出現周期性變化:人不可能一直都精力十足,神采奕奕,也不是一直疲憊困乏,而是在一個周期內不停的循環波動,有高潮,也有低谷。 高潮期:體力充沛,頭腦靈活,思路清晰,做起事頭頭是道。 低谷期:神情恍惚,反應遲鈍,丟三落四等。 因此,合理調配時間,確保工作精氣神足,是工作完美落地的前提條件。 2、工作不認真,應付心態重 現代社會,工作節湊快,每人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按工作的緊急、重要程度等維度進行提前編排,預先將一天的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當當。 因此對于臨時應急插入的工作,或重要性低緊急程度不高的工作,多草草了事,應付心態重:只講大而全的空話,沒有實際操作細節與方法。 例:公司早會 老板:小李,有一個緊急工作你臨時處理一下 小李:老板,我現在的工作已經爆滿了,都是些時間緊急、重要性大的工作,實在是沒有時間啊。 老板:沒有關系,你稍微加個班,很快就能做好的,這個事情就這樣定了。 小李:老板,我······ 3、專業能力差,求助無門,人為“抓大放小” 部分人的工作不落地是由于缺乏相關專業知識造成的:公司沒有相應的技能培訓;自己想短期突擊學習又無從入手;求助同事后杳無音信或恥于啟口······ 百般無奈之下,只好采用“拖”字訣。個人有意識的把大事拖小,小事拖了,直至消弭于無形,最終導致不落地。 例:剛剛入職的新員工 經理:小王,這個是我們明天開會需要的資料,你幫我整理一下。 小王:好的,我盡快整理。哇,需要的資料好專業啊,可自己一點都不懂。 網上查詢無結果 ······ 小王:張哥,請教您一個事情,張哥、張哥····· 小王:李姐,請問有時間嗎,想請教您一個問題,李姐、李姐······ ······ 無奈中,新人小王非常粗獷、非常不落地的方案新鮮出爐了。 4、激勵政策不健全,個人工作動力弱 工作人員非常熟悉工作的流程與標準,精通工作所需的技能,但由于公司相應的激勵設置不科學或配制不到位,導致相應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對工作能拖就拖,能躲就躲,態度消極,造成工作難落地。 5、缺乏完善的組織管理機制,政策執行走形式 員工日常工作走形式、不落地,工作拖沓不積極,其最根本的內在原因是公司組織體系化建設不完善或不科學。制度政策與個人的工作績效沒有真正進行無縫銜接與匹配,形式大于結果。 新人招聘無把關,大量不符合要求的人員充斥公司各崗位 培訓支撐不到位,工作技能靠摸索,操作標準全靠猜 文化建設不完善,沒能從動機上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 績效考核流形式,干好干歹一個樣 ······ 因此,只有切實完善組織機制建設,組建全系統、成體系的組織管理機制,才能從根源杜絕做不出結果的問題。 02 做出結果的七大核心 工作系統、科學、有序的落地執行,需要公司搭建完善的組織機制系統來支撐。沒有機制保障,僅靠個人的一腔熱情或沖動來推進的工作或任務,都注定不會走遠。 推動工作落地執行,組織機制建設需要從如下六個方面開展: 1、制定完整工作計劃,確保落地按部就班有頭緒 工作方案制定或分配后,要及時提供配套的落地實操時間計劃表進行指導與跟進,定期追蹤方案的執行情況:工作進展、計劃日程推進、遇到的問題、需要改進的要素等等。唯有如此,才能切實將工作落地實處。 工作方案若脫離了計劃表的約束和指導,工作實操落地就會面臨走一步看一步,邏輯性差或遙遙無期的窘境。 2、落地執行采用MECE法則,確保要素不重疊、不遺漏 工作方案執行時,采用MECE法則進行拆解,對每個方案要求都做到:橫到邊,縱到底,項目分解“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切實可執行,可實操,無重復、無遺漏。 3、制定落地標準,工作執行有參照 工作任務分配完畢后,也制定了相應的工作進度計劃表,這樣就能確保工作順利完成,方案能精準落地? 答案是:不一定! 工作的落地執行還需要一套科學、規范且標準統一的追蹤督導評估標準。 標準是評估工作好壞的參照物,是評價標尺,若標準不統一或模糊不清晰,那工作精準、無誤落地執行就成為空談。 4、專人專項,人人有指標,個個扛責任 人是工作開展的基本保障。方案制定的再好,若無人進行推進、執行也是廢紙一張,因此為工作配制專人負責就顯得尤為重要。 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可根據工作的重要、緊急程度,安排專人或兼職負責執行。唯有如此,才能確保“人人有工作,個個擔指標”,杜絕人浮于事。 5、配備操作工具,落地執行有抓手 古人云:好馬配好鞍,寶劍配英雄。 失去了金箍棒,孫悟空就是潑猴一只。 沒了緊箍咒的加持,唐僧也不可能將猴子調教的服服帖帖。 沒有了風火輪、混天綾、乾坤圈,叱咤風云的哪吒就是鄰家小屁孩。 ······ 一個人能力再強,在開展工作時都需要稱心應手的工具,否則很難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發揮智慧的潛能。因此工作的落地執行需要工具:訪談提綱、工作/客戶人員電話、調研問卷、手機、神秘客戶名單等等。 6、配備充足資源,落地執行有保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資源是確保項目/方案順利落地執行的先決條件。為了確保項目/方案的順利開展,落地,公司需要根據項目的特點及落地具體要求提前籌備好。 公司需要籌備的資源:活動預算、廣告編制、代言人簽約、宣傳條幅、大型音響、運輸車輛等等。活動所需的資源都要提前籌劃、準備,唯有如此,項目才能順利開展與落地執行。 7、定期復盤總結,經驗智慧需沉淀 工作正式結束后,很多人通常都會長長大出一口氣,然后渾身放輕松:工作終于做完了! 工作真做完了嗎? 形式上的工作是做完了!但本質上的工作距離完成還差一步:工作復盤。 只有進行總結復盤,才能將工作落地過程中的經驗及教訓都要進行分析、總結、沉淀,并最終成為公司的知識財富,為后序其他工作落地執行做知識沉淀。 04 總結 工作最終產生結果不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也不是一時的沖動興起,它需要完善的流程指導、細致的操作要領、詳細的工具表格、充足的物質儲備、持續的激勵扶持等,因此工作落地需要系統的組織機制系統進行保駕護航,否則工作落地執行將成為一句空話。 任務完成后,還要進行深度的復盤、總結:沉淀為知識,升華經驗,為后續更好的開展工作進行智慧積累。 END 花一秒鐘就看透世界本質的人注定擁有不凡的人生! 國海咨詢是這個時代企業經營方法論務實的踐行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