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虎城 一、楊虎城 1893年11月26日,楊虎城出生在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孫鎮甘北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他的父親楊復興,老實勤快,忙時種地,閑時兼做木工。 他的伯父楊全興,接受過革命思想,是反清組織——哥老會的重要成員。 楊虎城自幼胸懷大志,有勇有謀,極有主見。 ![]() 哥老會 二、血海深仇 1908年,清朝在多次搜捕楊全興沒有結果的情況下,將楊復興抓去頂案,并判處絞刑。 尸體懸掛在西安城門前。 ![]() 西安城門 15歲的楊虎城悲痛欲絕,向鄉親借了一輛架子車,步行二百里將父親的遺體接回家鄉安葬。 不久,楊全興也被清朝捉住打死。 楊虎城與清朝結下血海深仇。 ![]() 楊虎城 三、李楨 李楨,是清朝秀才,也是村里的惡霸。 欺男霸女,無惡不作。 ![]() 秀才 一個農民,因為交不起田租,被李楨逼死。 逼死之后,李楨還把這個農民的尸體吊在樹上,給村里人看。 全村人都對李楨又恨又怕。 ![]() 地主惡霸 四、名聲大震 楊虎城雖然年少,卻膽識過人,決心為民除害。 他假裝給李楨送信。 見到李楨后,便出手將李楨除掉。 楊虎城的這次俠義壯舉,讓他名聲大震,也贏得了附近百姓的齊聲稱贊。 ![]() 楊虎城 五、陜西護國軍 除掉李楨后,楊虎城落草上山。 不久,楊虎城就拉起了一支隊伍。 通過攻滅欺壓百姓的惡霸和山匪,楊虎城率領的隊伍不斷壯大。 ![]() 楊虎城的隊伍 1915年12月,袁世凱自立為帝,改元洪憲。 楊虎城率眾參加陜西護國軍,擔任營長。 ![]() 袁世凱 六、靖國軍 1917年夏,孫中山發起護法運動,反對段祺瑞踐踏《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于右任在陜西三原組建陜西靖國軍,響應孫中山。 楊虎城擔任陜西靖國軍第一支隊司令,率領六千多人,對抗北洋軍。 ![]() 孫中山 ![]() 于右任 1920年,曹錕取代段祺瑞,對陜西靖國軍施行分化收編的策略。 陜西靖國軍都接受了曹錕的收編,只有楊虎城拒絕收編,依舊高舉陜西靖國軍的旗幟,支持孫中山。 ![]() 曹錕 七、兩虎守西安 1926年,隸屬北洋軍的劉鎮華統率十萬鎮嵩軍進攻西安,意圖吞滅陜西靖國軍。 楊虎城和李虎臣率萬余人防守西安。 劉鎮華圍困西安八個月,久攻不下,無奈撤軍,卻造成西安城內六萬余百姓傷亡。 ![]() 劉鎮華 楊虎城守西安,名揚天下。 然而看著橫尸遍野的西安城,楊虎城含淚寫下了:“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滿三秦,怨滿三秦。” 因防守西安有功,蔣介石任命楊虎城為第十軍軍長,隸屬于馮玉祥的西北軍。 ![]() 楊虎城 八、奇襲駐馬店 1929年,蔣介石和馮玉祥關系破裂。 楊虎城率部依附于蔣介石,駐防在河南省南陽市。 ![]() 馮玉祥 12月,唐生智聯合馮玉祥、閻錫山反對蔣介石,司令部設在駐馬店。 楊虎城趁著大雪,率部奔襲駐馬店,并于1930年1月1日攻入唐生智的司令部。 1月9日,唐生智宣布下野。 楊虎城用奇襲的戰法,一舉改變戰爭全局,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被世人譽為“名將”。 ![]() 唐生智 九、中原大戰 1930年,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聯合起來反對蔣介石。 中原大戰爆發。 ![]() 閻錫山 ![]() 李宗仁 ![]() 白崇禧 楊虎城率軍攻占潼關,切斷了西北軍的退路,使馮玉祥的西北軍陷入重重包圍,最終全面瓦解。 10月24日,蔣介石任命楊虎城為陜西省主席。 楊虎城開始主政陜西。 ![]() 楊虎城 十、蔣介石 楊虎城發于微末,起于軍伍。 從落草上山,到拉起隊伍。 他支持孫中山,即使面對數倍于己的強敵,依舊堅決支持。 ![]() 孫中山 孫中山病逝后,他選擇支持蔣介石。 在幫助蔣介石對抗唐生智、馮玉祥時,屢立戰功,被蔣介石重用,主政陜西。 蔣介石把楊虎城當作牽制馮玉祥西北軍的重要棋子。 ![]() 蔣介石 十一、出現裂痕 1931年,楊虎城命孫蔚如為甘肅宣慰使,消滅了盤踞甘肅的北洋軍吳佩孚殘部,攻占了甘肅。 蔣介石擔心楊虎城做大,不但沒有同意楊虎城舉薦的人主政甘肅,而且任命自己的親信主政甘肅。 楊虎城、蔣介石之間出現裂痕。 ![]() 楊虎城 隨著馮玉祥的西北軍全面瓦解,楊虎城失去了牽制西北軍的作用。 而作為主政陜西的一方諸侯,蔣介石開始對楊虎城猜忌防備。 ![]() 蔣介石 十二、恨之入骨 楊虎城想要將自己的部隊擴編為三個師,提升實力。 蔣介石只讓楊虎城擁有兩個師。 之后,蔣介石更是策反了楊虎城手下的師長——馮欽哉,使得楊虎城僅僅掌控一個師。 ![]() 馮欽哉 不久,蔣介石還派人策反了楊虎城手下的數名團長。 蔣介石的一味打壓,讓楊虎城對蔣介石恨之入骨。 ![]() 楊虎城 十三、主張抗日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侵占我國東北。 楊虎城立即發表公開聲明,主張抗日。 顯然這與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背道而馳。 ![]() 九一八事變 1935年,蔣介石沒有和楊虎城商量,直接罷掉楊虎城陜西省主席的職務。 楊虎城生氣道:“官不做,沒有關系。只是這種做法太惡劣了。” ![]() 楊虎城書法 十四、張學良 不久,蔣介石更是讓張學良統率十數萬東北軍進駐陜西。 楊虎城在陜西的地位一落千丈,被逼入絕境,和蔣介石的關系更是勢同水火。 ![]() 蔣介石和張學良 張學良的東北軍進入陜西后,和楊虎城的軍隊產生沖突。 楊虎城告誡部隊和東北軍搞好關系,并針對東北軍上下普遍希望打回東北老家去的需求,力勸張學良聯合抗日。 ![]() 楊虎城 十五、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逼迫蔣介石抗日,在西安實行了兵諫,扣押了蔣介石,史稱“西安事變”。 后來根據張學良的口述:西安事變是楊虎城主導的,張學良只是名義上的主導。 ![]() 張學良和楊虎城 宋美齡、宋子文飛往西安談判。 最終,蔣介石同意:中國全面停止內戰,聯共抗日。事變參與者,不追究責任。 張學良親自護送蔣介石,返回南京。 結果剛下飛機,就被抓捕。 ![]() 張學良和楊虎城 十六、為國為民 楊虎城一直主張不釋放蔣介石。 曾經,他對我黨說道:“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就意味著我被犧牲掉。” 然而,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聯合抗日,他還是選擇放蔣介石離開。 ![]() 蔣介石 當時楊虎城手握一個師的兵力,是完全有能力除掉蔣介石的。 但是,他沒有這么做,他選擇為國為民,將自身安危置之度外 正因為他一心為國為民,楊虎城才被稱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 楊虎城 十七、歸國抗日 1937年1月,蔣介石將楊虎城撤職。 6月,楊虎城被迫出國考察。 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全面入侵中國。 ![]() 盧溝橋事變 楊虎城多次向蔣介石發電,要求歸國抗日,均遭拒絕。 當時,許多人都勸告楊虎城:蔣介石對你恨之入骨,如果歸國,必遭毒手。 然而,為了國家,為了民族,愛國心切的楊虎城于1937年12月毅然歸國抗日。 ![]() 出國考察的楊虎城 結果,剛剛歸國,楊虎城就被蔣介石下令關押。 這一關,就是十二年。 ![]() 歸國抗日的楊虎城 十八、愛國將領 1949年9月6日,蔣介石在棄守重慶前夕,讓毛人鳳派人將楊虎城暗害。 楊虎城享年五十六歲。 ![]() 毛主席 得知楊虎城被害,毛主席滿含感慨道:“以身殉志,不亦偉乎!” 新中國成立后,楊虎城被安葬于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楊虎城將軍烈士陵園。 ![]() 楊虎城將軍 我黨評價楊虎城:著名的愛國民主將領,為促進國共合作、推動抗日而獻身的歷史功績不可磨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