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患者咨詢我一類問題:
什么時候啟動藥物治療,是一個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今天統一幫大家解答一下。 指標異常了就需要用藥治療嗎? 不一定。 指標高了會危害身體;但如果只是輕度升高,危害是比較小的,如果指標輕度異常就用藥的話,反而藥物的副作用,會比輕度升高的指標的危害還要稍大一點。獲益小于風險,用藥得不償失。 腎病常見的相關指標:尿蛋白 四高 慢性腎臟病最普遍的表現是尿蛋白升高。此外,大家還知道“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 而在腎病領域有“四高”的說法,就是在三高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個“高尿酸”,四高會誘發或加重腎臟病。 所以我們今天介紹一下:四高 尿蛋白,這5個指標高到什么程度就需要用藥治療? 一、尿蛋白關鍵數值:0.5g。 健康人的尿液中會有少量的尿蛋白。我們發現,24小時尿蛋白定量0.15g以上的人,往往是腎臟異常導致的,所以將尿蛋白的高限定為0.15g。 我們還發現,如果尿蛋白沒有超過0.5g,那么對腎臟的影響很小,這樣的輕度蛋白尿,基本不會引起腎功能衰竭。 所以,一般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0.5g的患者才需要用藥治療。0.5g也是原發性腎病臨床治愈的標準(如果能降到0.3g以內是最好的)。 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繼發性腎病,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狼瘡性腎病等,導致腎損害的最大原因不是蛋白尿。在蛋白尿很少時,血糖、血壓和狼瘡就已經對腎臟造成了巨大威脅,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來避免腎功能受損。 二、血尿酸關鍵數值:540μmol/L。 尿酸輕度升高無需服用降尿酸藥,主要手段是飲食控制,低嘌呤飲食 大量喝水可以降低血尿酸70-90μmol/L。 但如果尿酸較高,或是危害較大,則需要降尿酸藥物治療,包括3種情況: 1、如果通過飲食控制,血尿酸仍然居高不下; 2、尿酸超過540μmol/L,這個程度的血尿酸單純飲食控制難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需要在藥物的幫助下降尿酸; 3、高尿酸同時伴有家族遺傳、或已經伴有痛風等相關疾病的人。 三、血壓關鍵數值:150mmHg。 如果收縮壓(高壓)達到了150mmHg,則需要用降壓藥。 如果不伴有其它疾病、僅有高血壓,血壓目標值是降至140/90 mmHg以下。 如果伴有糖尿病或心、腦、腎疾病,應將血壓降至130/80 mmHg以下。 另外,收縮壓剛到150mmHg的患者,如果是肥胖引起的高血壓,而心腦腎都沒什么問題,則不用急著吃藥,可以先拿出兩三個月的時間去減體重,血壓可能會降到140/90 mmHg以下;如果已經患有腎病、糖尿病、冠心病或腦血管病,那就需要馬上吃藥了。 四、血糖血糖高,可能是糖尿病(多數要用藥),也可能是還沒發展到糖尿病的糖尿病前期(無需用藥)。 首先要看,是否是糖尿病? 1.糖尿病,需要兩次空腹血糖高于7.0,或者餐后兩小時血糖高于11.1,或者隨機血糖高于11.1,才能確診(一般同時伴有口干多飲、多食、多尿,以及消瘦乏力,即“三多一少”癥狀)。 2.糖尿病前期,是空腹血糖高于6.1,或者餐后兩小時血糖高于7.8,但是沒有達到糖尿病的標準。 如果血糖輕度升高,就需要首先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也就是清淡飲食,多吃蔬菜;同時增加運動,促進體內熱量的代謝和分解,有助于控制血糖。 如果在控制飲食與增加運動以后,血糖沒有恢復到正常,就需要藥物治療。 五、血脂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 1.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輕度增高的人,不要急著用藥,要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少喝或者不喝酒,來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如果甘油三酯嚴重升高,超過了5.6 mmol/L,應該盡快用藥治療(首選非諾貝特),否則很容易發生急性胰腺炎(重癥病死率高)。 2.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血脂檢驗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是對心血管危害最大的一種血脂。 如果你已經確診冠心病或是腦梗,即使化驗單顯示膽固醇沒超標,也應該馬上吃藥,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1.8 mmol/L以下;如果沒有冠心病、腦血管病、腎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并且不吸煙、不肥胖,那就不需要吃藥。 如果是沒有伴隨疾病的健康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過4.9 mmol/L,或是總膽固醇超過7.2 mmol/L,也屬于高危人群,應該馬上用藥降低膽固醇。 基礎疾病不同的人,膽固醇的數值意義差別很大。所以它的數值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看患者伴有什么疾病。雖然化驗單上標注著參考值,不同醫院可能是3.4 mmol/L、4.1 mmol/L,4.53mmol/L,但這些參考值基本沒有意義,超標的人不一定要吃藥,要吃藥的人也不一定超標。不要看著有向上的箭頭就吃藥,或是有向下的箭頭就停藥,服藥或是停藥一定要遵醫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