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文、賞析 / 嚴勇、音頻 / 張佳
“我”來到沙丘城,究竟是為了什么事情?一直閑居高臥在沙丘城內。
沙丘古城邊,有一棵蒼老的古樹;早晚都聽到秋風吹過它的蕭瑟之聲。 魯地酒薄,無法令詩人酣醉;齊地歌淺,無法表達詩人情意。 “我”對你的思念,就好像這浩浩蕩蕩的汶水,好想一同流到你的身旁。 來:將來,引申為某一時間以后,這里意指自從你走了以后。南征:南行,指代往南而去的杜甫。一說南征指南流之水。 天寶三載(744)四月,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在洛陽遇見了杜甫,二人相約同游開封、商丘。這是二人第一次見面。同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梁宋,這是第二次見面。在商丘,他們遇見了詩人高適,遂一同游玩。第三次見面是在第二年的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相見。之后,杜甫去了長安求取功名,卻不料困守長安十載,而李白也開始南下,漫游吳越,尋仙訪道,二人從此再也沒有見過。李白在魯郡東石門送別杜甫后,南游江東之前,曾一度旅居沙丘城。因懷念杜甫,寫下此詩寄贈。縱觀李白杜甫的交往,杜甫一生為李白寫過十三首詩,而李白只給杜甫回了三首,但這絲毫不影響二人深厚的感情。沙丘城在哪里?沙丘城,即今香城固。隋唐曾兩度在臨清縣西部設沙丘縣,香城固為沙丘城治所。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首聯是說,“我”來到沙丘城,究竟是為了什么事情?一直閑居高臥在沙丘城內。這是詩人寫“心情之復雜”。“高臥”二字,言詩人在此無所事事,每日高臥清閑,也沒有什么目標與計劃,整日悠閑度日。一個“竟”字,是詩人對自己的一聲反問,到底還能不能這樣悠閑下去,虛度年華呢?“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頷聯是說,沙丘古城邊,有一棵蒼老的古樹;早晚都聽到秋風吹過它的蕭瑟之聲。這是寫詩人“內心之孤獨”。“城邊”,已有荒涼之意,“古樹”,更增添了一份孤獨,而“秋聲”,更增加了內心的悲涼。在沙丘城,看上去悠閑自在,實則詩人內心無比寂寞,因為他的內心有好多夢想還沒有實現,不想在此虛度年華。“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頸聯是說,魯地酒薄,無法令詩人酣醉;齊地歌淺,無法表達詩人情意。這是寫詩人“生活之無趣”。“魯酒不可醉”,語自《莊子·肽篋》:“魯酒薄而邯鄲圍。”“魯酒”“齊歌”,既交代了詩人身處齊魯大地的現狀,又道出了詩人最近的生活,無非是飲酒、歌吟。喝酒、唱歌,多么無趣,多么無聊,這哪里是詩人想要的生活呢?詩人的理想是:“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所以,此地的酒無法使得詩人喝醉,此地的歌曲無法表達詩人的感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尾聯是說,“我”對你的思念,就好像這浩浩蕩蕩的汶水,好想一同流到你的身旁。這是寫詩人“思念之情深”。“思君”二字,可作全詩詩眼,亦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表達了詩人對于杜甫的知音相賞之意。杜甫在長安,讀了李白的來信,也回了一首更加深情的詩句,“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我”在遙遠的渭北,春天的樹下,靜靜地想念你啊。你是那樣的飄逸卓絕,甚至比那江東日暮的火燒云還要富有詩意。一個在山東,一個在京城,雖然天各一方,卻彼此牽掛對方,成就了盛唐星空下一首首深情的詩篇,千載而下,動人心魄。遇見是緣,點亮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