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的時候,經常能碰到這類患者: 四肢不是很胖,但肚子很大,摸起來還有點硬邦邦的;腰和腿看上去很壯、很粗;平時稍微活動一下就滿頭大汗的,叉著腰喘粗氣;舌頭也是胖胖大大,舌苔白膩、齒痕明顯。 而且他們好像喝口水都能胖,減肥還很困難,怎么回事呢? 中醫認為,容易引起肥胖的原因,除了先天遺傳之外,后天飲食不節、勞逸不當、情緒反應過度、脾胃虛弱、痰濕水飲等也是至關重要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幾種因素是如何造成肥胖的。如下圖: ![]() 綜上所述,肥胖的形成主要與“濕、痰、虛”有關,所以我們減肥就要從健脾祛濕、理氣化痰和扶正補虛這三個方面著手。 如果我們平時有大肚腩、腰腿粗,大多是因為脾虛,脾的運化能力不足,就會導致營養物質無法正常傳輸到全身,從而使身體氣血不足;氣機不通,加上水液代謝異常使得痰濕內生積聚在中焦脾胃,就會出現腹部贅肉多、腰腿粗的情況。 針對此類問題,今天給大家解讀一個調脾減肥名方,它出自醫圣張仲景之手,被記載在《金匱要略》中,原文記載:“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簡單理解就是大肚腩等情況是因為身體代謝功能失常,水濕內停,這時候用枳術湯就很合適。 這個方子很簡單,只有2味藥,那就是枳實+白術。 枳實能消積理氣,是治標之藥,它行氣的功效很強,正所謂氣行則濕化,人體的氣機通暢了,痰濕自然就化掉了;白術是治本之藥,既能補氣健脾,又能燥濕利水,什么是燥濕?我們把濕衣服用火烘干,這個烘干的過程就是燥濕的過程。 這個方子的劑量很有意思,如果枳實的量大于白術的一倍,能起到行氣散結、除水飲的作用;如果白術的量小于枳實的一倍,就能起到健脾利水的功效,適用于因實而致的脾虛。 這兩味藥搭配在一起,有行氣散結、健脾利飲之功效,而且一消一補,從傳統氣機上講是一升一降,正好符合脾氣往上升、胃氣往下降的生理特性;它們的藥性都比較溫和,消補兼施、標本兼治,深得脾胃的喜歡。 以這個方子為基礎方,如果是脾虛比較重的胖友,就可以酌情加入黨參、茯苓等;如果是胃寒比較重,可以酌情加入干姜、砂仁等;如果有惡心想吐、食欲不振等癥狀,可以酌情加入橘皮、半夏、炒麥芽、萊菔子、雞內金等藥。 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吹竭@里大家也應該明白,這個方子雖然很簡單,但是我們在調理腹部肥胖等癥狀的時候,還是需要根據個人具體癥狀來進行加減化裁,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所以在這里沒有放上劑量。 各位胖友可以就近咨詢醫師,針對性的開個方子,或者有相關疑惑的也可以在評論區或者后臺私信我咨詢。我是長沙市中醫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劉用,忙完后,我會第一時間上線回復,謝謝。 |
|
來自: 昵稱3439816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