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就開始對各大城市的老舊城區進行改造,而作為新的首都北京市自然也不會例外。 于是,1953年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決定對北京市的老舊城區進行徹底的改造,在改造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拆除老舊建筑,尤其是殘破的古城區和那些老舊牌坊建筑。 ![]() 而為了能讓北京市的改造計劃順利的進行,副市長吳晗特地邀請當時的社會有名人士和各領域專家開會。 而由于這次會議事關重大,還在生病中的林徽因還是決定和丈夫梁思成共同出席了這次的會議。 當吳晗說清楚這次計劃后,不少人都表示支持,然而林徽因在發言時卻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反對老城區改造,以及對古建筑的拆除。 因為在林徽因的眼中,這些古建筑都是先輩們留下來的財富,是我國歷史的見證者,不僅不能拆除反而要動用一切力量保護。 這不僅是我國歷史的象征,更是北京城這個千年古城的專有特色,堅決不能一昧的學習西方先進城市,改造城市是利用現有的建筑進行改造,而不是全拆了重新建。 可林徽因的意見并沒有引起吳晗的重視,他反駁到,北京的舊樓牌,老建筑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當下流行的是噴泉,雕塑這些歐式建筑,既然是新中國那這些老事物就該被拋棄。 ![]() 其實早在1948年時,平津戰役打響,梁思成和林徽因得知這個消息后,就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因為一旦開戰,那北京城勢必躲不掉炮灰的襲擊,古建筑會在炮灰中蕩然無存。 好在最后,傅作義宣布起義,北平得到了和平解放,這才讓這座600多年的古城得以在戰爭中幸存下來,然而這些記載著歷史的古建筑在戰亂中存活,卻沒躲得了時代的進展。 當時會議上,被奉為座上賓的蘇聯專家巴蘭尼科夫認為,古建筑的存在對于北京城的發展只會起到阻礙作用,尤其是這些古城墻和古建筑的存在,將會影響北京城的規劃和發展,所以必須要把這些古城墻拆掉。 而聽了蘇聯專家的話,吳晗也表示,北京城的四大牌樓影響到了未來的交通規劃,在過去,牌樓的作用是為人指路的,在未來規劃中,北京城將會有新的路標出現,牌樓完全失去了作用,最重要的是,在古代牌樓是砍頭的地方,所以牌樓是背負人命的存在,不吉利。 ![]() 當時林徽因聽到這里差點都要氣笑了,如果說死人不吉利,那北京城哪個地方沒有死過人,真要這么計較的話,豈不是全北京都該拆掉。 最后見這些人依舊一意孤行,林徽因拖著生病的身體拍桌而起:“如果說舊事物就該被拋棄,故宮也是舊事物,而且還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新中國成立后,如果是按照你們的思想,那應該先拆故宮,追求新風貌跟保留傳統并不沖突。” 可沒想到,吳晗不僅沒有聽取林徽因的意見,反而也著急上火的表示:“你們林家都是一群老古董,只會守著陳舊的思想,完全不懂時代發展。” 而林徽因聽到吳晗罵自己的家人,也不再給他留面子,當場指著吳晗的鼻子怒罵:“我林家滿門忠烈,你吳晗算什么東西?” —————————————————————————————————— 1953年,林徽因面對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指責自己一家都是老古板,怒罵到:我林氏滿門忠烈,你算什么東西。那林徽因為何說自己家是滿門忠烈呢?林徽因祖父名叫林孝恂,是清朝的進士,在浙江金華等地做過官。而為官期間,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和二祖父林孝寬不僅參加了公車上書,更是自掏腰包資助過“戊戌六君子”。+ 不僅如此,他的叔父林覺民也是中國民主的先驅,在1902年時就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教育,投身到中國民主革命中,后來在日本留學時期加入了中國同盟會,成為了最早的一批會員。 1911年,中國同盟會發動了廣州起義,林覺民得知此事后,從日本回國參加起義。而在起義前夕,林覺民就意識到了這次行動的危險性,提前寫下了兩份家書作為遺囑,分別是《稟父書》和著名的《與妻書》,果不其然,這次秘密起義中出現了叛徒。 最后,林覺民在廣州起義中,因為叛徒的舉報,導致行動失敗,而他本人也在起義中英勇就義,后來被人們稱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而林徽因的父親林昌民更是有亂世英杰,在1925年時,林長明參加了討伐東北軍閥張作霖的戰爭,在戰爭中不幸被流彈擊中身亡。 ![]() 當時梁啟超被他的事跡所打動,親自寫下挽聯:天所廢,孰能興,十年補葺艱難,直愚公移山而已;均是死,容何擇,一朝感激義氣,竟舍身飼虎為之。 而對于父親的突然離世,讓林家慌了神,好在林徽因后來的丈夫梁思成出手相助,才讓林家撐過了那段艱難的時期,后來林徽因跟梁思成成親后,弟弟林恒與母親就跟他們夫妻二人生活在一起。 而林恒作為林家的第三個兒子,也沒有辜負家族的期望,依靠出色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1935年“一二·九”運動中,林恒想為殘破的國家做點事情,毅然決然的走在了游行隊伍的最前頭。 但很快憲兵就開始抓這些游行的學生,而林恒也就此失蹤,得知三弟失蹤后的林徽因焦急萬分,四處尋找,最后還在一個偏僻的胡同中找到了受傷的林恒。但林恒并沒有就此放棄救國。 ![]()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面對日本的侵略行為,林恒再也看不下去,選擇了棄筆從戎,放棄了清華大學的生活,轉身考入航空學校,在入學的那一天,他就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并開始了魔鬼般的訓練。 淞滬會戰結束后,我國能用的飛機少之又少,而還能起飛的飛機絕大多撒都是民用機改裝的。 這在裝備精良的先進日本飛機面前,簡直不堪一擊,曾經有人統計過飛行員從畢業到戰死的時間,平均下來只有六個月,在那時,航校學員幾乎跟送死緊緊的鎖在了一起。 1940年,林恒從航空學校畢業,并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成為了當時的優秀飛行員,1941年,日本派出大量飛機對四川成都展開轟炸。而作為優秀畢業生的林恒自然首當其沖,開始迎戰數倍于己的日本敵機。 雖然林恒憑借自己的優秀技術成功擊落一架敵機,然而在先進的日本飛機面前,林恒還是沒有擺脫被擊落的下場,1941年4月13日,林恒在成都空戰中犧牲,年僅23歲。 ![]() 事實上,當年在廣州起義中犧牲的林家人不止有林徽因的叔父林覺民,還有另外兩個叔父林尹民跟林文,他們二人跟林覺民被稱為“黃花崗三林”,林尹民、林覺民和林文三人同年出生,先后前往日本留學,在留學期間,林文受林覺民的影響,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 而林尹民則是在林文的介紹下加入的中國同盟會,后來二人跟隨黃興等革命黨人參加攻打廣東督屬時,作戰而亡,跟林覺民一起成為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而林覺民、林尹民和林文戰死時,年僅二十四歲。 ![]() 此外,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一生都在保護中國古建筑,更是一手創立了清華建筑系,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的優秀建筑人才。 因此林徽因說林家滿門忠烈沒有任何問題,他們林家人在那個黑暗年代,都是走在最前沿的人,不管是父親還是幾位叔父,就連弟弟就是死在了跟賊寇戰斗中,哪怕是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沒有為革命做出貢獻,但他們也在為中國的建筑領域發光發熱,而林徽因更是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 —————————————————————————————————— 1953年,林徽因為保護北京古建筑,不顧病體指著吳晗怒罵:我林氏滿門忠烈,你算什么東西。那林徽因保護的北京城舊建筑后來怎么樣了,被拆了還是被保護起來了呢?林徽因1904年在浙江杭州出生,自幼就跟隨姑母林澤民身邊讀書,后來跟隨父親林長民搬到了北京,來到北京后,林徽因則被送到了英國教會辦的女子中學讀書,在這里她接觸到了歐洲先進的知識。 1920年,林徽因因為父親工作原因,在歐洲游歷時認識了一個女房東,這個女房東是一位女建筑師,受她的影響,林徽因也對建筑學產生了濃烈的興趣。 1924年,林徽因跟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共同前往美國學習建筑,兩人在此期間相知相識,并暗生情愫,四年后二人在美國結婚,成為了夫妻。 ![]() 后來,兩人一起學成歸國。當時林徽因和梁思成意識到我國古建筑雖然很多,但受各種條件的影響,導致這些古建筑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尤其是在戰爭年代,這些記載著歷史的古建筑隨時都會消失,于是意識到這點的林徽因,開始跟丈夫梁思成踏上了保護古建筑的旅途。 而1930年到1945年,短短十五年的時間里,林徽因夫婦二人走遍了中國15個省,親自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筑,并把它們記錄下來,不僅向全中國,還向全世界展示了這些優美的中國建筑,其中就包括趙州橋、五臺山佛光寺等多處知名建筑。 ![]() 1937年,被林徽因夫婦所發現的唐代佛光寺填補了唐代木建筑的空白,徹底打破了日本人留下的狂言,當時全世界都認為木建筑是日本獨有的。而佛光寺的發現,則是向世界證明,木建筑是中國的,日本只是抄襲者。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林徽因夫婦回到了他們熟悉的北京城,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抗日戰爭剛剛結束,國民黨反動派就發動了內戰,為了解放全中國,我軍包圍了北平,準備武力攻城。 而熟悉北京城的林徽因,自然不忍心看到這些古建筑被炮火摧毀,于是跟丈夫梁思成連夜寫下了《全國文物古建筑目錄》,并詳細的繪制了北平的地圖,地圖上記錄了各類古建筑存在的位置,隨后送到了解放軍手中。 1955年,被疾病纏身的林徽因離世,那些被林徽因費盡心思保護的古城墻、牌樓還是沒有逃脫被拆除的命運,在北京城的規劃中,這些地方的存在嚴重影響到了交通,不得不拆除。 ![]() 可當那些古老的牌樓和城墻慢慢倒下后,有位老人內心無比籌措,他就是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對于這些古建筑的消失他無能為力,只是無奈的說了句:“還好徽因沒看到。” 沒有人比他們夫妻二人更清楚這些古建筑存在的意義有多大,可他們夫妻二人終究是勢單力薄,無法阻止這些古建筑被拆除的命運。 時間來到二十一世紀,越來越多的人認同林徽因的看法,這些古建筑的存在并不影響城市規劃,反而古建筑的存在才能彰顯北京城的獨特。于是在這些古建筑被拆除50多年后,北京終于還是重啟了古建筑的復建方案。 當時北京相關部門參考以前的資料和數據對永定門進行了復建,然而復建完成后的永定門雖然跟歷史上的一模一樣,但它卻少了永定門上的歷史感和獨特意義,這是再這么做也挽回不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