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讀者想來,著作等身的作家,該是極為威嚴、讓人仰視的。不過,我讀老舍先生的作品時,感覺仿佛在和一個非常有趣的靈魂對話。 我曾經拜訪過老舍先生在山東濟南和青島的故居,近距離地感受了老舍先生的日常起居。他是愛濟南的,視之為第二故鄉。他筆下的濟南,具有獨特的韻味和色彩。“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墻,環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么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老舍先生在濟南的小院子里度過了非常幸福的時光。在濟南老舍故居,我看到了他深情寫下的文字。在一張全家福照片上,他提筆寫下:“爸笑媽隨女扯書,一家三口樂安居。濟南山水充名士,籃里貓球盆里魚。” 老舍先生有一篇《有了小孩以后》,其中說:“在沒有小孩的時候,一個人的世界還是未曾發現美洲的時候的。小孩是哥倫布,把人帶到新大陸去。這個新大陸并不很遠,就在熟悉的街道上和家里。你看,街市上給我預備的,在沒有小孩的時候,似乎只有理發館、飯鋪、書店、郵政局等。我想不出嬰兒醫院、糖食店、玩具鋪等的意義。”在老舍先生看來,孩子讓大人發現了未知的世界。文章最后的“一看胖手腕的紅線,我覺得比寫完一本偉大的作品還驕傲”,讓人深切地感受到他作為一個父親的可愛之處。 老舍先生在青島的故居,一進門卻是刀、槍、棍、棒。這位文學大師不僅能舞文弄墨,更能舞刀動槍。老舍先生1934年受聘于山東大學,定居青島,寫作累了,就喜歡練會兒拳腳。據說,當年詩人臧克家去老舍家拜訪,剛進門便嚇了一跳,只見刀、棒掛了一墻,以為進了一位武士的住所。老舍卻答:“我在鍛煉身體。” 老舍先生極愛花,曾專門寫過一篇《養花》,說養花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要是趕上狂風暴雨或天氣突變,就得全家動員,搶救花草,十分緊張。幾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搶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第二天,天氣好了,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不過,每每有人說花真香,或是家人秉燭夜賞曇花時,他都會格外快樂。 老舍先生也愛貓。他養貓,并把貓寫入自己的作品里。在他筆下,貓具有特殊的靈性,扮演著各種角色,有的溫柔可愛,有的好吃懶惰,有的狡猾,有的慈愛。他的《貓城記》把黑色幽默表現得淋漓盡致。老舍先生常說貓是天下最頑固的家伙,高興時把脖子伸得長長的讓你給它抓癢,還會咕嚕咕嚕地叫;可要是不高興了,你說多少好話也不起作用,它不是悶頭睡大覺,就是上房一天一夜不回家,誰叫它也不搭理。 品讀老舍先生的作品,總是被其中的詼諧幽默所打動,仿佛一位穿著長衫的老者,正站在我面前,把他的生活瑣事細細講來。這是一位“人民藝術家”最真實、最可愛的一面:幽默、快樂,生活充滿了趣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