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新感寒邪如何艾灸? 主講人:南島老師 時 間:2022年4月8日 整理、校對:自得編輯部 這已經是我們艾灸與防疫公益講座的第二講了,本次直播是我應本心禪易艾灸培訓學校艾格格的邀請,給大家開展的八期艾灸與防疫的專題講座,今天是第二講。 我們八期總體的安排是,第一講已經在周二講過了,第二講是今天這一講:新感寒邪如何艾灸?然后接下來會有兩講,講的是新感熱邪以及新感濕邪應該如何艾灸,第五講和第六講講的是伏邪和體質,第七講、第八講我們分別針對的是怎么治療以及后遺癥怎么辦?這一個系列講下來,相信大家可以做到對這個疫情比較了解,不再那么恐懼。 今天是第二講,今天晚上我安排了幾個目錄。我們今天晚上總體有這五個內容:第一個是表寒的形成過程,這一部分內容相信會刷新大家對寒邪形成過程的認知。第二個風寒,大家經常聽到的風寒感冒,把它分成傷風感冒和傷寒感冒,它們分別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我們會抓住這些臨證表現做一個辯證選穴艾灸。 注意因為它的病因是風和寒,所以在艾灸之后會經常有什么呢,有排風、排寒的反應。然后最后我們回顧一下,我們講這么多,不要忘了我們是在講一場艾灸與防疫的公益講座,那么為什么在防疫中我們首重是避風寒? 好,我們開始進入第一個部分的內容:表寒的形成過程。我先做一個調查:你認為表寒是寒氣進入身體的,你認為我們所謂的傷寒感冒是寒氣進入我們身體的,你在評論區回復5,如果你認為寒氣不能進入身體,表寒是另外的原因導致的,你扣6。 我再重復一下問題,如果你認為表寒,人的寒氣,人的這個傷寒感冒是寒氣進入身體那么你回復5,如果你不認為那么你扣6。我看很多人回復了5,回復6的以前都聽過我的課是吧?我們假設現在這不是一個人體,這是一個鐵塊,一個加熱溫度很高的鐵塊,比如說200℃的鐵塊,你把它放在空氣之中,這個鐵塊放了一段時間之后它一定會出現一個現象,就是從200℃變成空氣的溫度。 比如說外面現在是30℃。那么這個200℃的鐵塊它放在空氣之中一段時間,它一定是什么呢?一定是從200℃減成30℃,最后跟空氣的溫度是一樣的。那么在鐵塊從200℃變成30℃的過程中,是空氣中的寒氣進入鐵塊里頭嗎? 你認為在鐵塊由200℃變30℃的過程中是這個空氣里的寒氣進入鐵塊里的,你還是回復5,如果你認為不是,是鐵塊的熱量散發到空氣之中,你回復6。這個問題選的就容易很多,是吧?我看只有少數幾個人選的5,大多數的人都是選的6。也就是不存在一個什么空氣中的寒氣進入一個鐵塊里,這個在物理學里面就講的很清楚。 就是說,物理學定律就是,我們總是溫度高的物體簡單的熱擴散到了溫度低的物體,對吧?所以人會受寒,一個前提條件就一定是在一個寒冷的環境,我們正常人的體溫是36℃多,或者37℃左右,那么一般來說,你在冬天里你進入這個寒冷的環境之后,你想象一下,你肯定有過這樣的經歷,人在寒冷的環境之中,你感到冷或者你穿的衣服不夠,你第一個起來就會起雞皮疙瘩,然后你可能會全身冷得發抖,對吧。 起雞皮疙瘩的過程其實是什么?其實是毛孔閉住或者冷得牙齒都在打顫,是這樣吧。它其實分為兩個反應,一個就是減少熱量的消耗,就是毛孔閉住也好、起雞皮疙瘩也好,這時候是減少熱量的消耗。另外一個就是發抖,全身發顫,這個過程是什么呢?這個過程是在增加產熱。你看生物學的書會寫的是什么?立毛肌戰栗。 我們簡單講就是冷的發抖,那抖的時候這個肌肉是可以產生更多的熱量的。所以人在寒冷環境之中一個很本能的反應,你都不用大腦指揮你自己,你就馬上變成起雞皮疙瘩,毛孔閉住,全身瑟瑟發抖,牙齦都開始顫抖起來。 那這個時候呢?有改變。人是一個相對于環境來說溫度更高的物體,他要熱擴散到低溫的物體嗎?并沒有,對不對。人體是在寒冷環境之中發現體溫很容易就要丟失了,熱量很容易在丟失,所以馬上說把毛孔閉住,馬上說趕緊肌肉顫抖起來,增加更多的熱量,所以這個時候人的應激反應是人在抵抗這個熱量丟失的趨勢。 那如果他進入冷的環境的時間比較短,比如說他從車里走到別人的門口,再敲門,等對方開門,那對方一開門就很歡迎他進去,然后就給他倒了一杯熱水,叫他坐在一個烤爐旁邊,一個溫暖的環境旁邊,這個時候你再看他,慢慢的他就不起雞皮疙瘩了,也不發抖了,身上開始微微有一點汗,甚至覺得穿多了,還要衣服稍微打開或者脫掉外套。 這個時候我們從他在瑟瑟發抖過程,到他在溫暖環境之中恢復正常,我們就不認為這個人有表寒。那如果是這個人在寒冷的環境待了一個小時,終于等到有人開門給他進去了,他進入房間之后也喝了溫水,也開了暖氣,還給他弄了一個暖寶寶,但不管怎么弄,他依然處于還是剛剛那個樣子,還是身上一點汗都沒有,毛孔閉住,瑟瑟發抖這個狀態,我們就認為說這個人身上形成了一個邪氣。 注意!我講的很具體,是這個人身上形成的邪氣而不是寒冷的冷氣進入他身體里。是他的身體為了應對這個寒冷的環境,所以他產生了一個應激的機制,這個應激的機制一時之間回不來,我們就把他這種很怕冷,不管在什么環境里他都很怕冷、冷得發抖,身上一點汗都沒有,我們就把它稱為是表寒。 所以你如果聽得明白剛剛那個過程,你就理解了一個知識點,表寒不等于寒氣進入身體。表寒是什么?表寒是人體為了應對寒冷環境之中丟失體溫的趨勢,而應激起來的反應。只是這個反應呢,正常人可以恢復,他一時恢復不了,所以表寒是人體產生的。 那關于表寒是人體產生的你聽得明白嗎?你認可這樣的觀點的話你扣個5,你不認可你扣6。不認可的是少數,認可的是多數是吧? 好,也就是說我們人體只要處于一個丟失陽氣,你可以把丟失熱量換成中醫的名詞,叫丟失陽氣,人體只要處于一個丟失陽氣的過程,這個時候他就可能形成表寒。 所以你從冰箱里頭拿東西出來吃,這時候是你的胃陽受到損害,如果你的胃陽跟你的表陽相比而言,表陽更虛,那么他就有可能吃了冷東西之后表現出來是感冒的癥狀。也就是,吃了冷東西之后有的人表現出來是脾胃的陽氣丟失,表現為腹痛、拉肚子,這個你認為很正常,可以接受。 但是有的人他的表陽更虛,所以他吃了冷東西之后表現出來是什么?表現出來是他像感冒,吃了冷東西之后鼻塞,吃了冷東西之后呢,就是表現出來是有點惡寒。如果一塊冰塊直接放到肚子里呢,這不是寒直接接觸了身體,是人體為了使得把這個冰塊加熱到37度,人體要消耗自己的熱能,也就中醫講的人體要耗自己的陽氣,而不是說把寒給它吸收進去了,請你理解這一點。 好了,那關于這個第一點就是我的觀點:寒不是寒氣進入身體。所以你不要想著說灸哪個位置,是把寒氣排出去,而是灸哪個位置可以恢復人體健康的狀態,從這個應激過度無法恢復的這個表寒的狀態,恢復到一個它是一個正常的狀態。 好,我們看第二個部分。關于我講的東西,如果你有疑問,可以在學員群里討論,可以在我們這個公益群里討論,我會正面回復大家的提問。 好,我們先跟大家普及一下我們人體的表。就你摸到自己的皮膚,你摸上去的話,他正常人的皮膚感覺是溫暖的,感覺是溫暖的。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他有陽氣。而在陽氣最最靠近皮膚,甚至比皮膚還要外越一點點,我們會把它稱為衛氣,或者你把它理解成右邊這個圖啊,你把它理解成衛兵,就是我們派出去巡邏,就像一個城堡,它的外面呢,我們派一個兵上去巡邏一圈,那這個巡邏呢,我們就把它稱為衛兵。 而你健康的人呢,你除了說你是有保衛力量之外,有溫暖之外呢,你還可以看到健康的人會怎么樣,健康的人會出汗,會微微出汗。你運動的時候汗可以出來,那么這個汗是從哪里出來的呢?不是從這個衛陽出來,而是從營陰出來,也就從營地里頭出來。 所以你簡單理解這個模型是什么呢?就我們體表有兩層防衛的力量,一個叫衛一個叫營。就像我們城市有兩道門,一道是外面的鐵門,另外一道是里面的木頭的門。這兩個門之間在人體的表層里頭,它不是截然對立的。我把它弄了一個公式,叫營地和衛兵。 如果你把他派出去了他就是衛兵,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保衛的作用。如果你把他叫回來呢,他這時候叫歸營。也就是出去了叫衛兵,回來呢,就是回到我們的營地里頭。 那么這時候如果是傷寒的狀態,它主要是寒傷的衛,也就是寒如果在寒冷環境之中,你這個人表現出來的突出的癥狀是惡寒,就是好怕冷。這個惡寒的意思不只是怕冷,而是他不管在什么樣的環境之中他都會怕冷,他都是蓋幾床被子都很怕冷。在怕冷的時候還發熱,這種發熱跟他怕冷是同時而作,沒有什么時候說停下來不冷了。 然后你這時候去觀察摸他身上,通常身上是沒有汗的,因為他的衛兵被閉住了,所以他的營地無法排泄出去這個汗,所以他表現出來是無汗。那么無汗的狀態下,你這時候就會發現他這個人會喊他身上不舒服,哎呀好痛,好冷的,哎呀又冷又痛啊,就是這種。 他的陽氣是夠的,但是他的衛兵本來要出去巡邏,被人家壓抑住的,被這個表寒形成壓抑住的,使得它的營陰本來應該出點汗不能汗出,所以這時候他相對來說,就是在體表的津液就太多。所以他經脈上面就表現出來,沿著足太陽膀胱經表現出來就是身痛、腰痛,腰痛很突出,然后身上骨節疼痛,這個很多。而且他隨著惡寒程度的加重,他的疼痛程度會越來越厲害,而且越惡寒身上越沒汗,發熱有可能很高,有的人陽氣很足,一燒燒四十度。 這時候你如果去摸他的脈,有機會去摸他的脈,你就會發現他的脈輕輕搭到皮膚上就摸到了,而且按下去邦邦邦很有力。這是因為他就整個門被關起來了,所有的資源都在里頭抗爭,所以他表現出來就突出特點。大家抓住這幾個點,就是惡寒、身上會痛、會腰痛、無汗、然后發熱,最后脈浮緊。 如果倒過來,這個人是傷風感冒呢,我們老說傷風感冒,傷風感冒,它實際上是什么呢,是比如說你對著冷風吹吹吹,對著冷風吹的時候呢,它那個趨勢是什么,是你不停的汗要蒸發掉。所以人體為了保護皮膚始終是滋潤的,他又不停的分泌汗液出來,結果分泌的太多,無法恢復。 就表現出來這個營地里頭,你想象就是營地里的這些礦泉水,糧食不停的丟失,表現出來這個人叫有風則冷,不能吹風,吹風就覺得好冷。然后沒有風的時候就還好,就是不吹到風穿多件衣服他是不覺得很冷,但是因為他這個傷風,它表現出來通常是鼻塞、鼻鳴,我們會講他鼻鳴甚至有點干嘔,然后這時候他會有汗出,注意他這時候的汗出不是持續不斷的出汗,而是一陣一陣的出汗。 在汗出的時候,他惡風就不是很明顯,在汗不出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他的發熱的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高,之后出一陣子汗,然后就開始不怎么怕冷了,發熱的程度也減輕了。這個時候有鼻塞,然后有汗出,有發熱,有怕風,摸著脈是軟軟的,就是有點浮,然后按下去是軟軟的,不像這個傷寒的脈是硬邦邦響的。 所以這個時候他分別一個是傷了衛,一個是傷了營,那這兩個是不同層次的。大家先理解這一點,后續我們會看到這在艾灸選穴的時候是很有用的。那關于這個營地和衛兵大家聽明白了吧。好,我們看下面這個。 我們剛剛講了兩個不同的內容,那么這時候我們就理解到,其實傷寒的過程,外感風寒感冒的過程,實際上要么就是衛受了傷,要么就是營受了傷,所以調和營、衛始終貫穿著我們治風寒的一個過程。 如果他以寒為主,就是剛剛講的惡寒,然后身上沒有汗,身上會痛,然后脈浮緊,這個時候你給他解掉這個寒,以通陽解表為主,那么艾灸首選就是大椎穴。大椎穴怎么找?你低頭摸到后脖梗,這個地方有一個很高的骨頭,摸到后脖梗一個很高的骨頭,然后你兩邊轉一下頭,如果你摸到這個高骨頭會動的,那個是頸椎,如果這塊高的骨頭不會動的,那這個是胸椎。 大椎穴在第七頸椎棘突下,也就是如果會動的骨頭就是下方一點,如果這個骨頭不會動那就是上方一點點。灸大椎穴我建議大家不管怎么樣都往上面一點找,就是灸感好的地方都往上面點找。特別是他很怕冷,頭上也怕冷,怕風吹,這些你都在大椎往上找,往上找之后灸到他身上微微汗出,這時候一般一次灸一個半小時,就可以解掉他這個外感風寒,特別是剛起的時候。 那外感風寒,我們怎么解掉他的這個問題呢,我們要用一些比較辣的藥,或者我們在家里最簡單就是切個蔥,然后煮多點生姜,然后就用蔥姜煮湯,叫他喝這個湯,或者有人家里用那個香豉,也就是豆豉,用姜和豆豉熬個湯給他喝,這個叫姜蔥湯或者姜豉湯。 你要覺得這樣做太麻煩,你干脆就做個姜蔥面給他吃,吃了后他那個一陣陣的汗出來了,你再看他這個惡寒就大大減輕了,再看他這個怕冷的現象,身上痛、汗不出,從汗不出到汗可以持續出來,那這時候他的表寒就解掉了。所以這是外感風寒,如果偏寒為主的時候,我們是通陽解表,艾灸用大椎穴。然后我們日常在家里可以用姜蔥湯、姜豉湯、姜蔥面這些都可以。 如果是外感的風,主要以傷風為主,他傷的是營分,這時候我們除了要給他再出點汗,發汗、出出汗之外,我們重點是解掉他表的風邪,艾灸選穴就是風門穴。 風門穴在什么地方呢?風門穴在我們身柱穴旁邊一點點,你如果拿左手去摸自己右邊的肩膀,大概就是你摸肩膀這塊肌肉往后,或者你網上搜一個圖。灸風門穴的時候,一般來說灸了之后,比如說他受風寒之后鼻子鼻塞,你灸風門穴的時候可以同時出現他的鼻子不塞。以及說他有一點點怕風,那灸完風門穴再出門,他就不太怕風。風門穴還可以預防中風,所以如果家里有老人家血壓不是很好,或者是怕他有中風的傾向,那可以多灸灸這個風門穴。 那因為他傷的營,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給他不能單純用純是辣的這些藥物,我們要用什么呢?我們要加點酸,這個時候首選是酸辣湯,或者是酸辣粉,那具體做法,我不是搞廚師的。但是酸的話,你可以加醋嘛,比如說加蔥然后加姜,給他煮面的時候你再放比較大量的醋, 這時候做成的酸辣湯或者酸辣粉喝下去之后,他不僅是可以出汗,它同時還顧護他的汗液不會很大的出來,因為他本身傷了風,他自己就會一陣一陣出汗。那這時候給他再加點酸,斂住這個汗,這個可以一般一次就可以搞定這個感冒了,但是一定要干預的很早,如果人家感冒一個多星期了,你最后給他做這么輕的酸辣湯、酸辣粉,那一般來說,這個幫助不是特別大。 然后避風寒,這時候就是護理的一個關鍵,護理的關鍵,那避風寒就不要對著冷風吹了,這個已經受了寒的一定要穿夠衣服,甚至你可以做捂汗,捂汗就是你蓋特別厚的被子,比如穿一身羽絨服,然后再躺下去,再蓋一床被子然后捂汗。 捂汗的標準是持續出汗,持續多久?四個小時,至少是四個小時或者三個多小時,持續的出汗,持續出汗三四個小時之后它一般風寒可以一次搞定,然后切記不要大汗。就你不能說我家里兩個羽絨服我全穿上去了,然后我家里五個被子我全部給他蓋上去了,結果呢,他是出汗了,但是出汗多的把衣服都濕透了,床也濕透了,那這個汗太大,他這個不能搞定他的病。 反而是什么呢?過汗傷陽,他甚至會形成一些其他的變證,所以你要記得說在風寒的時候干預是最好的,然后要捂汗,要持續的出汗,但是不能大汗出,就是你隱隱覺得有點出汗,但不能是覺得身上汗好大,衣服都濕透了要起來換,就是四肢末梢最好都可以出點汗,這種微微出汗是對風寒感冒都特別好,不管是傷了風,還是傷了寒,這時候捂汗都很重要。 我提醒大家,包括大家在評論區也提到,有人就是背上特別怕冷,然后這個尋麻疹之類的這些,我提出一個觀察是什么呢,就是表的風寒,它可以持續時間很長很長很長,我甚至見過幾十年的風寒,它的表現特點就是持續的怕冷,持續的一陣出汗,持續的就是怕風,就脖子吹不了風,然后脖子老是不舒服,一會脖子出點汗之后脖子就舒服一些,再過一會兒,脖子又開始僵起來。 然后它不表現為鼻塞,他表現為這根筋始終有這個風寒的影響,你問他這個脖子不舒服多久了,他說這個十幾二十年都有了,然后經常去按摩店揉一揉,揉了之后不見好,不見好的原因就是什么呢?他護理的不是很好,另外一個就不知道,這其實是很輕微的,他會跟他說你脾胃不太好啊,你的肝不太好啊,但不要忘了這是表,脖子是很高的地方,這個時候是他表的風寒沒有斷根。 也就是我們剛剛講的在衛啊在營啊,在表的營位上面,它持續的發生不協和,這個時候調和營衛就是最關鍵的,那我們給它灸啊就給他灸大椎,他不是靠左邊一點更不舒服嗎,我們就給他灸靠近大椎的那個點。然后灸了之后,他就感覺這根筋徹底松開了,松開之后就囑咐他你要回去怎么護理,你在家要再灸幾次,然后十幾年得的這個頸椎病就這么給治好了。 所以表風寒可以持續很長很長時間,你認識清楚之后呢,它處理起來就特別的快,你如果認識不清楚,你認為這是肝的問題,這是脾的問題,這些都是五臟六腑里頭的問題,但人家病的地方是什么?病的地方是脖子啊,離它五臟六腑深處還是有一段距離的,所以這個時候就在表,你就必須發汗,你就必須調和他的營衛。 那關于這個調和營衛大家聽懂了沒有。如果又傷風,又感冒,你就灸大椎穴,以大椎為主。總流清鼻涕的有時候他是手臂上受寒,手臂上受寒很多,就是特別是有鼻塞,像我這個鼻子有點鼻音,就是著急穿短袖然后在外面回來的時候呢,就打車然后車上空調開的有點猛,然后你就穿著短袖就手上的手陽明大腸經受寒。 所以早上還好好的,到了下午打車回來的時候受寒,他很敏感,經常艾灸的人很敏感,他就表現出來有一個鼻音,就鼻音比上次要重很多,所以這就是受寒很輕微。那一會兒我下播后我可能就去自己灸一下手三里。鼻子問題除了說在這個我們的身柱、大椎去找之外,很多時候要用到我們手陽明大腸經上的穴位,像手三里、曲池啊都可以用到。 好,我們講一個艾灸的特殊的現象,就是你在別的地方別的做法可能很少注意到這樣的現象,這個現象是什么呢?這個現象就是排病反應,那這個現象,它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專題的內容,非常非常大專題的內容,我們只能講一點點。 大家一起看一下。排風,什么是排風呢?就它里頭有風,就是風不是外面的風吹到里頭去,我們剛才講了風的形成表風的形成,它是比如說風在吹,它持續的把這個表的汗液給蒸發掉了,然后它的營陰又不停的往外冒。 但是它形成表風之后呢,它的排病反應的時候,它自己都覺得就是在風往外冒,就是表風的形成排出來的形式跟自然界的風很像,所以很多時候就混為一談,但是它形成的機理跟它排出來的機理有點不太一樣。然后如果排風的時候呢,它首先第一個感受到的東西是什么呢?感受到的東西就是風往外排往外冒,最常見的是什么呢?就是耳朵冒風,耳朵呼呼冒風。 我有一次給一個產后偏頭痛還是頭痛,說自己頭風,好長時間。然后給她灸的時候就撥開她后面的頭發,然后灸她的風府穴,她一上去就覺得很舒服。然后一會兒她自己是手動了一下,就覺得那里一直有風,然后自己仔細感受的時候啊,她是覺得是從她自己耳朵里冒出來的風,很冷,吹著她的耳朵,吹著她的手,耳朵里冒出來的風吹著她的手。那這是排風的一個標志,如果她都感受到排風了,那她毫無疑問認為自己就是風邪往外冒嘛。 但是風呢?它的特點就是善行數變,而且經常它在表的話,經常容易攻擊頭面部,所以經常你灸著灸著他趴在那里灸,你給他灸一會風門,或者灸一會大椎他一會爬起來去鏡子一照,發現自己嘴唇歪的,仔細一看不是歪了,是嘴唇腫了一邊,就一邊的嘴唇好腫,腫得像《東成西就》里面梁朝偉演的那個演員一樣,然后一會兒他又看眼睛也腫掉了,甚至臉有一邊腫一邊不腫,或者整個臉都腫。那這是什么呢?這是風堆在他的頭面部,它表現出來就以腫為主,風勝則腫。 所以這個時候你有經驗你就告訴他,哦,這是風在往外排,排多了就好了嘛,而且他有一些浮邪是里頭有浮風,他排風的時候就很劇烈,走竄在經絡上的時候就各種脹,就是如果在頭面部,他就面也腫啊,唇也腫啊,但如果是什么呢,在經絡那里走竄的這個風,它主要表現是這里好脹,這地方撐,就是感覺皮膚都要被撐破了,如果到他可以冒風出來的時候,這個脹的感覺就減輕很多。 排風是現象比較復雜的,就好多現象歸結在一起,都是夾雜的風邪在往外排才有這樣的現象。那如果排寒的時候呢它相對來說就簡單很多,它這個排寒比如表現為是皮膚冒寒氣,就是皮膚這個寒氣往外這樣冒,比如說你在給他灸大椎的時候,你感覺你的手特別特別的涼,你艾條本來拿著艾條的手應該是感覺很燙,結果你就給他灸大椎的時候,你就覺得底下這個艾條感覺是冰的,就感覺不到艾條的溫度,那感覺到的是什么呢? 感覺到的是他冒出來一陣又一陣的寒氣,那這個就是他在排寒。排寒的時候,他自己會有經常伴隨著他自己很怕冷,瑟瑟發抖。像在三伏天里頭,在廣州特別特別的熱,有些天氣都達到40度,但是你在這樣的三伏天給他灸的時候呢,他經常表現出來是什么,蓋幾床被子都覺得,哎呀好怕冷,受不了,在那里很不自控的就在那里蓋一床又一床的被子,所以這個時候很明顯的不是天氣的影響,是他自己身體的問題,他身體正在處于排寒的階段,他就很怕冷。 所以等于說他在受風寒,沒有做艾灸的時候他可以出現怕冷,而你在給他做灸的過程中,他出現這些排寒的反應的時候,他也可以表現很怕冷。而且大家記得這樣的排病反應是很多的,排的時候都有一個特點,就排的時候基本不受自己控制,就是說排就排,排山倒海一般,比如說有的是排風寒的時候伴隨著流鼻涕流很多,那他根本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鼻涕不流,就在那里啊擦都來不及,一張又一張的紙嘩啦嘩啦流出來,他是擤出來,擤完又有擤完又有,他排的特別特別特別的兇猛,這是排病反應的特點。 但是他這個排干凈的時候,突然一下子整個鼻子都通了,里面一點鼻涕都沒有的感覺,就感覺鼻子前所未有的輕松。那他排風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就感覺不知道猴年馬月這個風才能排完,結果排完的時候呢,突然感覺這個腦袋前所未有的輕松,以前這個頭啊都跟這個漿糊一般,現在這個頭覺得好清爽,這個是排病的一個特點,排的時候排山倒海根本無法自控,排完那瞬間突然消失了。 那你如果像感冒,你鼻塞的時候呢?你鼻塞過兩天好,它是慢慢慢慢恢復,它不會像突然啪的一下子,整個鼻子就通氣了就好了。排風排寒的時候我們通常都建議是什么呢,建議就是不要停灸,為什么呢?正在排風排寒說明什么呢?說明體內的正氣跟邪氣打仗,打過它了,結果這個邪氣開始往后撤退,這個時候最好就是乘勝追擊。你要這時候撤掉了,那說不定它的寒氣啊什么的排到一半,又留一半在體內,對身體很不好。所以我們一般遇到正在排風,正在排寒,我們會加加班,給他再灸一會兒,讓他渡過排風排寒的過程,或者你下午再繼續灸一會兒,或者回家一定要自己再補一根艾條去灸。 這是應對排風排寒的時候,我們經常就建議不要停灸,要守在那里,接著去灸,灸得他排病已經結束的時候,我們再停下來。這時候還有人很關心,特別是給別人灸或者自己當灸師,遇到一些身體很寒的人,擔心灸的過程中自己的手很涼,甚至會發現手涼像是有一條線,很冷,沿著拿著艾條的手穿到心口窩,把心臟都弄涼了,這時候他就很害怕,是不是對方的寒氣過到我身上來,我怎么辦?我一會兒幫他灸完,心臟都要停掉了。 這種害怕是人之常情,但你要相信,正是因為你很專注的幫他艾灸,所以你這時候就進入一個跟他的頻率是比較相近的狀態,這時候同頻就會共振,你可以感受到他體內的艾熱走竄到哪里,你也可以感受到他這時候有什么樣的想法,甚至這個人的性格怎么樣,你都可以感受到。這個人喜歡說話,還是不喜歡說話,這個人是比較心思縝密,還是性格比較大方、比較爽朗,你都可以清楚的感覺得到。 而他正在排寒的過程中,你給他灸到你自己胳膊都涼的時候,你就知道他這時候的寒排得非常非常的兇猛,你這時候更不能停灸,那你怎么辦呢?就不管他,等到寒排的差不多的時候,你身體上的寒也會被抽走的。 甚至我做過試驗,在三九天里給別人做艾灸,給他灸的過程中,我艾條放上去,他就開始怕冷,灸的腰陽關,艾條放上去,他就越灸越冷,冷到什么程度?冷到蓋兩床被子都瑟瑟發抖,他就說你今天的艾條是不是壞掉了,你今天的艾條怎么一點溫度都沒有。然后灸了一根艾條結束了要去換另外一根艾條,去點艾條的時候就用被子蓋住他的腰陽關,結果蓋住之后他突然身上全都暖起來了,然后我又開始給他在腰陽關那里做手法,給他做灸,結果灸著灸著,他又出現越灸越冷,冷的不行,他就說今天的艾條不能再灸了,再灸就冷死掉了。 所以這個時候你就很清楚的確認他身體這會兒通過艾灸打開了排寒的通道,這時候往往是他體質改變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守住這個點去灸,把灸量灸夠,讓他的風寒,甚至寒到骨髓里這個寒給它排掉,對他的身體是特別特別好的,那幫人灸的時候灸到心包都是冷的這都沒關系,幫別人灸流點鼻涕,這也沒什么。 大家還記得我們第一講講的武漢疫情,仝小林醫院是做過了一個判斷,這個判斷就是所謂的寒濕疫。我們清楚的講過寒濕是環境,疫是符合的病因。如果這個人接觸過疫氣,也就是所謂的病毒,不管是新冠還是其他什么病毒或者是細菌等等,他再反復受到風寒,這時候環境和病因都有了,就像合適的種子,遇到合適的土壤,他就很容易變成一個有癥狀的病人,甚至有可能會加重病癥。 我們看到西方很多正在隔離或者正在治療就沒有開保暖措施,所以很多時候他本來已經是攜帶者了,再反復的受風寒,這時候他就更容易從無癥狀變成有癥狀,從有癥狀變成重癥。所以我們清楚的了解到環境也就是人體的內環境的寒濕,對于疾病是有一個復合的影響。我們如果不小心中招,千萬千萬注意不要再受風寒了。 而如果對一個健康的人呢,你哪怕戴了口罩,或者說打了疫苗等等,如果你體內是長期的有風寒不除,有慢性的表的風寒持續影響身體,那這個時候你會很容易感染疫氣。有合適的環境,比如說擦肩而過,或者是跟人在同一個環境里吃飯,一般人沒事,但是對你來說可能就有問題。那這個時候也就是受風寒的時候更容易感染疫氣,所以從防疫的角度來說,不會讓自己體內產生表的寒,表的濕,表濕我們在第四講再講。 那這個時候你就是有起到防護作用,對吧?如果表的風寒長期的存在,這時候它就是我們所講的易患人群,染疫的時候也容易癥狀嚴重。現在我們講的易患人群是不打疫苗,年齡比較大等等。但從中醫的另外一個角度的觀察,如果這個人有慢性的鼻炎或者慢性咽喉炎,或者他脈始終是浮的,他長期吹到風就打噴嚏,這些人他可能有表的風寒沒有清干凈。那對于這種人來說,他可能就是易患人群,而且一旦感染了他可能也比這些不容易感染的人更容易發生癥狀的加重。 所以大家不要輕視避風寒,避風寒老生常談了,我媽就整天怕我說風寒,你干嘛還勸我這些呢?勸這些是確確實實有保護作用的。那我們至少要做到不吹穿堂風,穿堂風對身體傷害很大,它一個是直接穿過來力道很大,另外一個穿堂風經常就兩面穿,你后面也穿到,前面也穿到,所以對你的傷害是透心涼。 第二個是不要下冷水,特別是很多家庭婦女,她每天穿的很注意保暖,你看她的身體就覺得哪里來的寒啊,結果問診的時候認真問,問半天發現人家天天冷水洗菜,冷水洗碗。那么你如果理解寒的形成是陽氣丟失的過程,你吃冷東西,可能會感冒,那你在不停拿你的手和腳去泡冷水的過程中能不能形成表寒呢?也一樣是可以形成表寒的。 也就是說你老是不注意手上的寒涼,甚至有一些農村的女性還會比較講究衛生,冬天還背著衣服跑到小溪旁邊,拿小溪的水洗全家人的衣服,結果洗了之后如果體格比較弱,手上長凍瘡,體格比較強,手也凍得通紅,那這個過程就是慢慢的身體就會形成風寒的體質,長期風寒的不除最后就變成一個易患的人群。 還有就是不要吃生冷,吃生冷你脾胃弱就丟失脾胃的陽氣,表現出來脾胃的癥狀,你如果脾胃一直都很好,甚至經常吃燒烤啊,脾胃偏熱,這時候你就會丟失身體更弱的部分,也就容易丟失表的陽氣。其實陽氣一丟失,哪里原來不足就表現出來癥狀,所以這個時候如果經常吃生冷的人,摸著肚子是很硬的很涼的,這些人也容易變成易感人群,也容易加重。所以所謂的新冠十大癥狀里頭不就有一個腹瀉嗎? 如果素體的脾陽不足,也容易染病,而且脾陽不足之后比較難恢復,得了病就特別難斷根,特別難恢復。所以大家務必非常時期該管住嘴,也要管住自己,不要下冷水,洗碗的時候都開熱水。不要貪涼,貪涼的意思就是有時候自己都不注意的,比如說今天下午我出門很熱,上了車,師傅開著空調,我也沒說什么,換成以前可能我會把長袖拉出來穿一下,但是那會兒不注意啊,覺得挺好的,結果下車就鼻塞了。 所以這種你可能自己都不注意的時候,身體的癥狀就表現出來的,所以我們做這些核心目的就是保護陽氣,你陽氣保護好,身體抵抗力就充足了。而我們剖析了半天,你這時候呢核心點就是保護陽氣,不要丟失陽氣。你如果身體已經有點表寒,那你這時候最好做艾灸,我們再把處理的方案跟大家看一下:一個是大椎穴,一個是風門穴。 然后在家里經常可以喝姜棗茶,你覺得脾胃比較虛寒,生姜和大棗熬了之后,每天早上起來空腹喝一碗,對自己溫住中焦的陽氣,也很重要的。 我們今天給大家準備的內容就這么多,大家針對我今天講的內容有疑問的,可以在群里打出來。 答疑環節 問:怎么做姜棗茶? 答:姜棗茶你可以用5片生姜,8顆棗,根據自己口味,把棗掰開,棗核也放在里頭,不要丟掉,煮開,煮個十五分鐘、二十分鐘,空腹喝一碗。 問:什么是排風? 答:排風就是體內的風邪往外排。 問:后脖頸長期怕冷灸哪里? 答:后脖梗如果長期怕冷、怕風一般來說是多少有點表的風寒未除,可以灸灸大椎穴。 問:面部痙攣灸哪里? 答:面部痙攣很多都是夾雜的風,夾雜的風一般來說,你看他舌頭,舌頭如果淡紅色,一般就是單純的有風。比如說你晚上睡覺開個窗戶,第二天醒來的時候靠近窗戶一邊的臉就會變成抽筋的狀態,這種就是單純的風。要么就是對著風扇吹,第二天有人就面癱,稍微輕一點的人,就半邊臉一直抽,那這種時候你就灸下關穴,你摸你的顴骨下沿,有個穴位,叫下關穴。 如果你看他舌質比較紅的時候,一般來說是因為有火,有火熱然后產生的風,這個時候一般是灸氣戶穴,比如左邊的抽灸左邊的氣戶穴,右邊的抽就灸右邊的氣戶穴,這可以宣散他的郁熱,熱只要不在了,他的風就很難持續。 問:濕氣重不建議喝姜棗茶嗎? 答:濕氣重的不是不建議喝姜棗茶,主要是姜太滋膩。 問:鼻子的問題為什么艾灸陽明經? 答:這個很簡單的道理,陽明經絡走過鼻子,手陽明大腸經不是有一個穴位叫迎香穴嗎?所以經常就用到陽明經。 問:上背部長期怕冷,時間比較長了,還算表寒嗎? 答:很多時候你還要考慮有腎陽不足,這個時候如果腎陽不足可以灸關元穴。 問:左耳大肌脹痛屬風寒嗎?嚴重時左下牙也痛。 答:看起來像是風熱,像是少陽經上有熱,你可以灸一灸完骨穴,完成的完,骨頭的骨,完成骨頭就完骨穴。 問:有個朋友春夏手少陰心經延線痛,排風出汗,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艾灸? 答:可以灸神門。 問:艾灸后癢,出疙瘩是為什么? 答:艾灸后癢、出疙瘩,一般來說靠的太近,還有有些艾條質量不是很好,會癢,出疙瘩。 問:艾灸時一直在排寒,堅持灸到有熱感后停灸,現在還是有排寒,這種怎么判斷灸量是否充足? 答:這種就是一般要靠摸脈來判斷。 問:焦慮癥灸哪里? 答:咨詢這種問題去問南島艾灸學堂微信號。 問:上背部經常酸痛,很多時候是酸是為什么? 答:酸的話,很多時候是濕邪,我們在第四講會講。 問:要看痙攣時間多久? 答:不管它痙攣多久,你要去看他有沒有惡寒,有沒有脈浮,你要看他有沒有汗,不是痙攣多久的問題。 問:眼睛腫癢灸哪里? 答:太陽穴很不錯。 問:舌苔白厚,怕冷,怕吃涼的灸哪里? 答:可以灸中脘穴。 問:頸椎病灸哪里? 答:灸大椎,大椎往上一點點。 問:老人家肩痛,天冷加重,胳膊不能往后背,不能抬起來,灸哪里? 答:灸手三里,把足換成手就是手三里。 問:四季頭怕風灸哪里? 答:可以灸剛剛講的風府穴,你得會灸,不會灸就別亂灸。 問:耳鳴灸哪里? 答:耳鳴的話可以還是灸風門穴,效果還可以。 問:濕熱病怎么灸? 答:我有一個濕熱的文章:“濕熱病的特點、處理原則、辨證方法和護理要點”,你打開文章,收藏一下。(公眾號:南島艾灸學堂) 問:夏天不能吹風扇,一吹就冷怎么辦? 答:那就不要吹風扇。 問:9歲的孩子發熱,流鼻涕不止怎么辦? 答:你加南島艾灸學堂微信,發舌照咨詢。 問:灸了之后感覺風更大是為什么? 答:很多時候是在排風。 問:蕁麻疹是表寒嗎? 答:蕁麻疹很多時候不單純是表寒,也有別的原因,我也治過蕁麻疹的案例。就這篇文章:標題是:“過敏臉癢,嘴唇腫脹,艾灸一次解決”。你點開這篇文章看一下,能把這篇文章看懂呢,其實就是今天晚上我們講的內容,你已經消化的很好。(公眾號:南島艾灸學堂) 大家學的過程中不要貪多求快,每個直播你就學會關鍵點。那么幾場直播聽下來其實你對于艾灸處理表證的問題就是很清楚了。 問:后背寒怎么灸? 答:后背的寒你要自己說清楚,你是怎么發現你后背的寒,有哪些癥狀,這樣比較好解釋。 大家還是重視一下營和衛的問題,好多人不理解營衛,好多人在講一大堆之后,你問他什么是營,什么是衛,他講不清楚,其實這很重要很關鍵。如果它是入了營,你在調他的衛,比如說它入了營,你還是灸的大錐穴,相對來說效果就弱一些。 營衛不全是調大椎和風門穴,如果是熱傷營,它表現出來就容易牙齒可能會出血,牙齦腫,鼻子出血,這個我們在第二講講到熱傷營的時候再講。如果是濕傷的營,那它突出的表現就是肩膀特別的酸,酸到感覺肩膀像背了一千斤的重擔一般。 對于營衛,我們之后還會反復提到它,所以你務必理解衛和營的關系,出去了叫衛,回來了叫歸營,出去了就是出去守衛。一定要理解營衛,你不理解營衛在很多時候沒有辦法解釋很多現象的,而理解營衛之后,在處理表證的時候就很輕松。 問:身體不自主的顫抖灸哪里? 答:身體不自主的顫抖是體內有風,一般是的。這時候風門對它效果也不錯。 問:肩膀特別酸灸哪里? 答:肩膀特別酸,我說過是手三里,你們問肩膀問題的時候都可以考慮用手三里穴。 問:經常把自己灸上火怎么辦? 答:經常把自己灸上火的時候呢,很多時候就是不會艾灸,你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知道艾灸和烤肉有什么區別嗎?你知道正確的艾灸的時候是灸處感覺不到燙嗎?如果你連灸處感覺不到燙才是艾灸都不清楚的話,那我建議你認真學習灸處不燙,既有灸感。之后你再去進一步學習這些課程,可能對你來說會更好。 問:手肘上,肩膀下手臂特別冷,手上臂外側,如何處理? 答:可以灸手三里,你灸過就知道這個穴位有多好用,你沒灸過,問了之后不去灸,那不好啊。 問:營跟血是一樣的意思嗎? 答:營跟血有一點點區別,但是在表的時候,營和血密切相關。 問:咽喉炎灸哪里? 答:很多時候可以灸大椎,也可以灸天突。 問:怎樣開始學習艾灸? 答:學艾灸的話,我建議從《艾灸入門30講》開始吧,我的心得總結都寫在這個書里頭了。 問:出去鍛煉,出汗,回來就癢灸哪里? 答:很多時候是輕微受寒,灸大椎就可以解決。 今晚的重點就是要理解營衛,反復地、不厭其煩的講,就希望你認真的學習這一點。 問:后脖梗經常出汗灸哪里: 答:也可以灸大椎。 問:右腿小腿外側有時候像貼了一塊冰一樣涼灸哪里? 答:你試試看灸陽陵泉。 問:風池穴附近有濕疹可以灸嗎? 答:也可以灸,就灸風池穴。 問:大腿癢灸哪里? 答:大腿癢,很多時候是大腿不出汗,大腿不出汗就容易大腿癢,這種很多是濕熱的問題。濕邪在下面,它很容易裹著,使得毛孔不打開,這時候就很容易大腿胖,大腿不出汗,大腿癢,灸腰陽關是最好的。 問:后脖梗經常怕冷是為什么? 答:后脖梗如果經常怕冷,常常是有表寒。后脖梗怕冷幾乎就是有表寒的一個證據,很關鍵的證據。比如說在辦公室坐的人,經常對著空調吹,就很容易反復受寒,形成慢性的表寒,雖然不是感冒,但是離感冒也差不了太多。 我可以理解大家為什么樂意在評論區問問題,不樂意去看書。因為看書要動腦子嘛,問問題的話不用動腦子嘛,我講過問題之后,他在很多地方問,也不一定就聽我一個人的。 大家一定要保衛陽氣。 其實對大家真的好呢,就應該一個知識點反復的講,反復的講,講到你閉著眼睛都在幻聽我在講營衛,然后你就記得很清楚了。反而是內容太多,你學的時候就聽一聽,覺得好像有這個道理吧,但是重復的次數不夠。結果我再講一遍,你都覺得像一個新的東西,那其實最后就好像是講的人受益多一些,是吧?聽課的人好像都沒有受益那么深,所以大家務必課后還是要重復聽這個課。我們會上傳鏈接。 我們非常時期還特別開辟了免費咨詢的通道,請加微信號:南島艾灸學堂。大家如果是自己給家里人調理,遇到什么問題,可以加我們微信,然后發過來你的舌照,發過來你的一些不舒服,究竟是哪里不舒服?我們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給建議。 問:這個夏天剛進車里劇熱,出汗覺得很舒服,像蒸桑拿一樣,該不該去蒸? 答:我個人不太建議去蒸,你去蒸的話蒸多了,對你的津液耗散比較大。 問:傷風是營氣不足嗎? 答:傷風是傷營,不是說營氣不足。傷風會出汗,出汗多了之后它就會持續的影響到它的營分。 問:頭像緊箍咒是為什么? 答:一般是濕。 我們下節課講熱,第四節講濕,我給大家看一下我們的這個安排。下節課講熱,再下節課講濕。我講課的特點就是一般一個課一個專題慢慢講,講透徹,你掌握一點,是一點。講不透徹呢?你聽了很多,聽著稀里糊涂沒有用的。像今天晚上你聽清楚了寒氣的形成,表寒是如何形成的,營衛的區別。然后呢,該吃蔥豉湯,還是該吃酸辣湯,保衛自己的陽氣,不要吹冷風,不要對著穿堂風吹,那你就今晚就超級值,你花這一個小時聽課就非常值得,對吧? 問:晚上能不能灸呢? 答:不影響睡眠你就灸,影響睡眠了你就不要灸,就這么簡單。因為人最養自己的陽氣,最核心的點是就是你睡得好,睡得好之后你就精神狀態好,如果九點鐘能睡覺,第二天六點起來那幸福的要死!是不是?所以最核心的點是那個。 問:蕁麻疹的女性,早上起來會眼睛腫,嘴腫灸哪里? 答:這個時候你可以灸她的風門穴。 問:為什么傷風是傷營? 答:你回去聽這個重播。 好,我們恭喜中獎的十個朋友,還是一樣跟我微信取得聯系。我們感謝今天晚上贊助我們直播間的熱心的朋友,如果想贊助我們直播間的話可以添加“南島2019”這個微信。然后我把贊助的方式告訴你,如果你有需要廣告你的牌子,廣告你個人的微信,叫大家加你個人微信,我可以在PPT上做一頁,然后大家加你。那我們今天晚上主題內容就講這么多了。 |
|
來自: 昵稱l9oZQBNH > 《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