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至19日,中國交響樂團開啟巡演腳步,第一站來到上海,為滬上樂迷帶來“聆賞經典”和“龍聲華韻”兩場樂團招牌音樂會。這也是中國交響樂團新春的第一場交響音樂會。 ![]() 由中央宣傳部文藝局、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承辦的“時代交響——全國優秀樂團邀請展演”為上海演藝市場“開門紅”再添一把火。中國交響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杭州愛樂樂團、深圳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等6家交響樂團和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蘇州民族管弦樂團、中央民族樂團等3家民族管弦樂團的陸續登場也讓上海觀眾對這場音樂盛會充滿期待,讓城市文化氛圍更為濃厚,讓演藝市場持續升溫。 ![]() 全國優秀樂團齊聚上海,以高超的演奏水準與精彩的內容奏響時代強音,展現出上海在深入推進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過程中,持續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努力開創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新境界,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率先探索、形成樣本、發揮示范。 上海演藝市場 迎來“陽春三月” 名團名作齊聚上海,為上海的演藝市場注入一股鮮活的熱力,營造出春“藝”濃濃的城市文化氛圍,迎來上海演藝市場的“陽春三月”。 ![]() 中國交響樂團打頭陣,著名指揮家李心草執棒,帶來經典與新創之聲。在“聆賞經典”交響音樂會中,觀眾將聽到瓦格納的歌劇《唐豪瑟》序曲,肖斯塔科維奇《c小調室內交響曲》和勃拉姆斯《e小調第四交響曲》三首風格不同的西方交響樂經典;在“龍聲華韻”交響音樂會中,《山河頌》和《星辰大海》將用音符帶領觀眾描摹祖國的壯麗河山,重走黨和國家走過的風雨歷程和新時代新征程。 從享有崇高藝術威望的“老牌”樂團,到屢獲國際級大獎的年輕樂團,來自全國的9家樂團將接力延續這場聽覺盛宴,展現中國樂團的最高演奏水平。 ![]() 在這些演出作品中,既有莫扎特、柴可夫斯基、馬勒、布魯克納、格林卡、格里埃爾、拉赫瑪尼諾夫等世界音樂巨匠的傳世之作,也有來自“時代交響——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作扶持計劃”,以及黨的十八大以來參演樂團委約新創的作品。其中包括交響套曲《我的祖國》、交響曲《中國1921》、第五交響曲《河西走廊》、中國管弦樂《風雅頌之交響》《大河九曲》、民族交響套曲《江河湖海頌》等反映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探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新實踐的原創作品,富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震撼力、感染力,彰顯民族風格與中國氣派的開放視野和文化氣魄。 音樂與城市的 雙向奔赴 作為一座海納百川的城市,上海有著獨特的吸引力,這片沃土也是中國交響樂起步的原點,是國內交響樂觀眾市場最成熟的城市之一,孕育出了許多優秀人才與音樂愛好者。 國內眾多交響樂團和民族管弦樂團紛紛把上海舞臺作為演出計劃中與音樂愛好者互動的重要平臺。中國交響樂團將國內巡演的第一站設在上海,時隔4年來滬演出就拿出“看家本領”,上海舞臺對此張開了歡迎的懷抱;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曾在2021年攜布魯克納《第六交響曲》來滬,在感受過上海樂迷的“懂行”后,此次又帶來了布魯克納《E大調第七號交響曲》;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此前連續五年來滬,收獲大批“蘇粉”,這次又將帶著新作回饋這些“期待創新的目光”…… ![]()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交響樂和民族管弦樂走入更多尋常百姓的視野、滿足廣大樂迷的精神需求,此次展演以80和120元兩檔惠民票價和藝術講座、樂團排練開放日等文化惠民活動,讓高雅藝術“曲高”不再“和寡”,切實提升市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與幸福感,展現出上海在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上的積極作為。 ![]() 做到防疫“三件套”,防護“五還要”。 資料: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 特別聲明 由于條件所限,可能出現未署名的原創圖片或文字,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權利人聯系授權及稿酬事宜。熱忱歡迎權利人與編輯部聯系署名授權、稿酬等事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