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平陽秘,精神乃至,人的一生就是陰陽盛衰的體現,幼年時陰精足陽氣長,所以生長發育迅速朝氣蓬勃;青年時陰陽平和所以行動靈活,體力腦力勞動后休息就可以很快恢復;老年人陰精不足,陽氣虧虛所以身體虛損,行動不便腿腳無力。所以陰陽的盛衰決定身體的強弱。 腎為水火之宅,存元陰元陽,人體其他臟器的陰陽無不從腎中所生,腎主骨,腎虛下元虛弱則筋骨無力,行走不便,甚至腿腳無力而不能行走;腎藏陰,腎精不足則形體失養而發衰老之表現,如面色萎黃、精神疲憊、須發早白等。 無論陰虛還是陽虛,最后的結果都是陰陽兩虛,陽虛無以溫煦則虛寒叢生,陰虛無以滋潤則虛熱叢生,所以寒熱不耐,既怕熱又怕冷,有口干咽干而不喜歡喝水,手腳冰冷而面部烘熱等。人體水液靠腎陽蒸騰而氣化,陽不足水液代謝失常,水聚成濕,濕聚成痰,痰阻于清竅而頭昏頭暈,講話錯語,舌強而不能發聲等,所以陰陽兩虛為虛而表現出的癥狀卻又實邪。 針對這種陰陽兩虛,則需要溫補腎陽,填補陰精,陰陽同調,今天文杰和大家聊一方劑地黃飲,又名地黃飲子,出自《圣濟總錄》,為治療腎陰陽兩虛的重要方劑。 地黃飲子(地黃飲子) 熟地黃 巴戟天 山茱萸 肉蓯蓉 附子 肉桂 石斛 麥冬 茯苓 五味子 遠志 石菖蒲 陰陽同補:熟地 山茱萸 巴戟天 肉蓯蓉 上四味藥有共同特點,都可以歸腎經而補腎,前面我們講了腎藏精,精生髓而化腎氣,腎氣再分陰陽二氣,所以無論腎陽虛還是腎陰虛,補腎精都是很必要的。 熟地為滋腎填精益髓的圣藥,任何補腎的處方中都有它的存在,山茱萸則為補益肝腎,益精氣的要藥,兩藥同用共同補腎精而偏于陰,補腎而助腎陰針對腎陰不足。 巴戟天肉蓯蓉兩藥也補腎,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暖腰膝,是一味溫補而甘潤的中藥,巴戟天補腎陽,壯陽益精,也是一味補腎陽的要藥,兩藥合用而起補腎壯陽的作用,針對腎陽不足。 熟地、山茱萸、巴戟天、肉蓯蓉四藥配伍共同作用,共起補腎作用,針對腎虛下元不足所致各種虛損癥狀。 助陽滋陰:附子 肉桂 石斛 麥冬 五味子 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再做一件事上面,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需要朋友的幫助,同補陰陽兩虛用了上面四味藥,再此基上再加幾味可以助力的中藥,這樣就可以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附子肉桂,這兩味中藥都是大熱之藥,最擅長補火助陽,可以助肉蓯蓉,巴戟天補陽作用加強,更強于補腎陽。麥冬石斛則是兩味滋陰藥,都為滋肺胃之陰的要藥,胃為后天之本,滋后天而養先天,本身腎陰為一身陰之根本,肺胃之陰無不靠腎,所以滋補肺胃既可以治標解口渴心煩,面紅,又可以助熟地,山茱萸治本而滋陰益精。 五味子為酸收之藥,配伍熟地山茱萸可固腎精,配伍肉桂,附子又可收虛陽,治療虛陽外越。(腎中藏陰陽,陰陽二氣平和則身體健康,陰陽失調則疾病叢生,陰陽?二氣?相互?為?用?,相互?制約?,腎?陰?制約?腎陽?可?使?陽?不?亢?,腎?,腎?陽?制約?腎?陰?可?使?陰?不?寒?,一旦?一方?出現?偏盛?則?迫使?另一方?出于?外?,陽虛過度?無以?之約?陰?,陰?強?則?逼迫?陽?浮?于?外?,這時候?就會?有?虛?浮?的?陽?盛?表現?,如?面部?潮紅?,手腳?心熱?,心煩?口干?等?。)五味子?酸?收?,可?收?外越?的?浮?陽?。 健脾祛濕化痰:茯苓 石菖蒲 遠志 前面講了人體水液代謝靠腎陽溫煦,脾的運化,一旦腎陽不足則容易水液停滯,水液停滯則成濕成痰,脾主運化,運化谷物水液,所以針對這種腎陽不足水液停滯,健脾可以助水液代謝。 茯苓健脾寧心,健脾以行水,水不聚則痰無以成。 石菖蒲遠志都為開竅藥,是治療痰蒙清竅,或痰阻清竅的要藥,痰阻清竅也頭昏,頭痛,眩暈耳鳴,思維不清,語言錯亂等。此二藥都可以化痰開竅,針對這種痰蒙清竅問題。 以上十一味中藥共同構成地黃飲子,同補腎中陰陽,上下兼顧,是臨床平補陰陽的不二選擇。 使用地黃飲子主要就抓腎精虧虛,陰陽兩虛,古人用它治療喑痱,以足廢不能行,舌強不能語為主證。歸其原因還是因腎精不足,陰陽兩虛所致,精不足則骨痿筋弱,所以行走困難,站立不久。而足少陰腎經夾舌,腎精虛不能上榮于舌,則舌強不能語,語言艱澀難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