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阿爾茨海默病雜志》上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肥胖和阿爾茨海默病以相似的方式導致灰質萎縮,表明減肥可以減緩衰老過程中認知能力的下降,并降低患癡呆癥的風險。 可見,肥胖不只是簡單的體重秤上不斷變大的數字。肥胖是一種常見的營養代謝障礙疾病,不僅會增加老年癡呆的風險,還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關節疾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既然肥胖會帶來健康風險,那么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發胖呢?下面我們來聊聊關于肥胖的評價標準。 肥胖并不是指單純的體重增加,而是一種體內脂肪組織積聚過剩的狀態。下邊這三種方法側重不同的方面來評價肥胖。 體重指數 體質指數(BMI)也稱體重指數、身體質量指數,算法為BMI=體重(kg)/身高(m)2。可以用來衡量人體健康水平、肥胖程度、肥胖變化趨勢等,但是無法區分脂肪組織與非脂肪組織含量,并且無法對水腫患者、營養不良綜合征患者、老年肌少癥患者、低體脂人群、肌含量較多人群做出準確評價。 2003年中國衛生部疾病控制司宣布將BMI≥28kg/m2作為肥胖切點。 腰圍、臀圍及腰臀比 腰圍及臀圍測定為臨床上常用判斷代謝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簡易輔助指標。腰臀比=腰圍/臀圍。 中國目前參考WHO標準:成年男性腰圍≥90cm、成年女性腰圍≥85cm,或男性、女性腰臀比>1.0即可診斷為腹型肥胖。 體脂率 體脂率又稱體脂百分比,是體內脂肪質量占總體質量的比值,可直接反映人體脂肪含量與比例。 WHO 提出判定肥胖的體脂百分比切點為:男性≥25%,女性≥35%。 減重目標 如果你屬于超重或肥胖范圍,研究顯示體重減少5%~15%或更多可以顯著改善胰島素抵抗、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建議將減少體重5%~15%及以上作為體重管理的目標。 調整飲食結構 減重人群需遵循減少脂肪攝入,降低總熱量,復合碳水化合物代替簡單碳水化合物,個體化飲食方案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清淡且每餐的食物總熱量減少15%-20%。拒絕一些不健康食品,如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肥肉或動物內臟、奶油制品或冷凍甜品、燒烤類食品和方便面等不健康食品。 運動 如果平時沒有運動習慣,可以先每天進行15-20min活動(步行、騎車或者其它任何你喜歡的運動方式);如果是器械健身,一般是一周3-4次。 可能很多人會有「減脂要運動30min以上」這個概念,但其實只要運動,脂肪都會參與供能,只是剛開始的時候比例相對比較小,運動30min以上,脂肪參與供能的比例比較大。 所以,別想著30min了,先動起來吧! 藥物輔助 舒爾佳?奧利司他膠囊是長效和強效的特異性胃腸道脂肪酶抑制劑,它通過與胃中的胃脂肪酶和小腸腔內的胰脂肪酶的活性絲氨酸部位形成共價鍵,使酶失活,而發揮治療作用。失活的酶不能將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水解為可吸收的游離脂肪酸和單酰基甘油。未消化的甘油三酯不能被身體吸收,從而減少熱量攝入,控制體重。該藥并不通過全身吸收發揮藥效。(注:請按說明書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禁忌、不良反應詳見說明書。) 減肥是一個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過程,逐漸調整飲食和運動的平衡,再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制定可持續的健康習慣,這樣才能達到更健康的體重,提高身體健康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