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城不僅是河南最具代表性的皇宮,甚至可以不夸張 現在一提起中國的古代皇宮,第一個會想到的是北京的紫禁城,其次會想到西安的大明宮,咸陽的阿房宮等等,甚至會想到沈陽的故宮,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河南的洛陽還有一個我國最古代最輝煌的隋唐武周時期的皇宮紫微宮。 紫微城位于神都洛陽西北隅,是隋唐洛陽城的宮城,亦名紫微宮。始建于隋大業元年(605年),用工170萬。建成后“窮極壯麗,自古都邑莫與之比”。唐、五代、宋相繼沿用,歷經七朝,存世530余年 ,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宮。 紫微城是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紫微城正門為應天門,正殿為明堂(隋乾陽殿)。明堂東西設有副殿,分別是文思殿,武成殿(正衙聽政之所),明清紫禁城仿之而設有文華殿、武英殿。紫微城三大殿依次為乾陽殿、貞觀殿、徽猷殿。紫微宮內有別殿、臺、館三十五所,乃唐兩京皇宮之最(唐大明宮僅三十余所)。紫微城由四重隔城組成,總面積約4.2平方公里,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6倍,唐大明宮的1.3倍。 紫微城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皇宮,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奠定了中國宮城的基本格局,是隋唐以后宮殿建筑的范本,被宋代皇宮、元朝皇宮、明清故宮所仿效,甚至影響到日本、朝鮮和韓國等東亞國家。 紫微城是隋唐的政治中心,紫禁城是明清,就重要性而言,他們的地位是一樣的,但是對應的朝代不同。隋唐時期是古代中國文化最輝煌燦爛的時期。 隋朝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弒。六月,洛陽留守“七貴”在紫微城擁立隋煬帝次孫越楊侗為帝,即隋哀帝。公元619年,王世充廢隋哀帝,自立為帝,國號鄭,定都洛陽,居于紫微城,對其中部分宮殿、城門做了更改。 唐代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擊敗王世充, 應天門 唐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在隋紫微城正門應天門舊址上,命司農少卿田仁汪、韋機更加營造。顯慶二年(657年),唐高宗李治決定遷都洛陽。屆時,唐高宗正式定洛陽為東都,把洛陽宮城紫微城當作自己的“東宅”。 麟德二年(665年),唐高宗命司農少卿田仁汪,在隋紫微城正殿乾陽殿舊址上更造乾元殿,其在高度上已經與如今尚存的紫禁城太和殿的高度十分接近了,但其面廣與進深的尺度,卻是太和殿的1.5倍。隨著唐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全面東移,洛陽宮城紫微城也不斷得到擴建和修整,規模宏大,華美壯麗達到頂峰。 武皇修葺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皇太后武則天將紫微城號為“太初宮”,同時改洛陽“東都”為“神都”。 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春,武則天力排眾議, 拆除紫微城之正殿乾元殿,就其地創建明堂,用作紫微城正殿。垂拱四年正月五日(688年),明堂成,號為“萬象神宮”。武則天又命薛懷義于紫微城內明堂西北造天堂(通天浮屠),高數百尺,共五級,至第三層可俯視高近90米的明堂。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于紫微城則天門登基稱帝,定都于神都;紫微城,就是女皇理政、禮佛、生活的重要場所,武則天在紫微城中修建的明堂、天堂、集仙殿等建筑,構成了一條壯麗的天際線,使紫微城的立體輪廓和風貌氣勢顯得更加輝煌壯麗。 證圣元年(公元695年), 武則天的面首薛懷義失寵后放火燒了紫微城正殿明堂旁邊的天堂。然而由于明堂離天堂過近,“ 命途多舛在安史之亂中,紫微城正殿明堂被叛軍和回紇兵兩次焚燒,于公元762年被徹底損毀。至此,象征國運的紫微城正殿明堂,在見證大唐盛衰沉浮與榮辱變遷后,在戰火中轟然倒塌,化為焦土殘垣。 唐自安史之亂后,洛陽就不斷遭到戰爭的破壞,降及唐末,天下大亂,黃巢起義,在中和四年(884年),蔡州秦宗權遣將孫儒攻擊河南尹、東都留守李罕之,“據京月余,焚燒宮闕,剽掠居民”。 五代沿用唐昭宗天復四年(904年)前,朱溫準備遷唐都于洛陽,乃命張全義“繕治洛陽宮城(紫微城),累年方集”。唐時在紫微城興建的五鳳樓(應天門),此時已經不復存在,于是命羅紹威等重修五鳳樓、朝元殿。《新五代史 羅紹威》記載:“紹威取魏良材為五鳳樓、朝元殿,浮河而上,立之京師。” 五代時,后梁、后唐、后晉都曾在洛陽建都并沿用其宮城紫微城。紫微城在唐末五代時相對來說破壞較少,所以朱溫建梁后長期居住在這里,后唐又略加修復。 北宋修治公元960年,北宋建立,以洛陽為西京,繼承隋唐洛陽城宮城(紫微城)和皇城布局。 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生于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的宋太祖巡幸西京,下令修繕洛陽。修繕后,洛陽紫微城'宮室合九千九百九十余區'。次年,“上至西京,見洛陽宮室壯麗,甚悅',下旨'定鼎洛邑,我之西都',但經過激烈爭論,最終放棄遷都。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西京大內(紫微城)被損壞屋宇達4000余間,在次年春季修理時,“每二間拆創修之數一間”。可見在宋哲宗以前,紫微城之建筑基本上是因襲舊制,或稍修葺,而無創建,甚或損壞嚴重,而無力增修。 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 修治西京大內(紫微城),合屋數千間,盡以真漆為飾,工 毀于兵燹北宋末年,金兵南侵,'盡焚西京而去',于是,包含紫微城在內的隋唐洛陽城全體毀于戰亂。 由于秦末的戰亂,阿房宮被焚毀,唐末的戰亂,長安的大明宮被毀,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洛陽的紫微城被毀,歷經戰亂,我國保存最完好的皇宮就只剩下北京的故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