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我才明白:如果人人都想著掙錢,世上就不會有窮醫生。 我這一生最佩服的人有兩個,一位是爺爺,帶我走上了中醫的道路,一位是恩師,傳授我很多中醫經驗教訓與心得。 出師的時候,恩師語重心長地跟我說:我也不指望你將來能成為中醫之棟梁,只要你有良心,能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這就是我心中的好中醫。 恩師的這句話一直刻在我的腦海里,時刻警醒著我。 記得有一次下鄉義診的時候,我遇到了一位冠心病患者,她說自己一直都在吃藥,但還是會難受,就想讓我幫她看看。 我仔細詢問后,得知:患者經常會有胸悶、心下部位脹滿、疼痛的情況,并且前三天甚至還會有股室息的感覺。 于是,在看過患者的舌脈后,我腦子里突然想起恩師說過的一句話:冠心病,就是心臟生“銹”了,搭橋也只是一時之功! 接著,我就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開了一個方子:瓜蔞、半夏、薤白、丹參、炙甘草。 結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一周,心下疼痛和胸悶之感就大大減輕;接著又服用兩個月,患者所有不適癥狀消失不見,生活恢復正常;為鞏固療效,讓患者繼續服用10天。 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其實,這就像一個物件用久了,會生銹一樣。而我們人體時間久了,也會生銹,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不過,我們人體身上的“銹”,體現為多種形態。其中一個就是“痰濁”。 痰濁瘀阻在心臟上,心臟就會像機器生銹了一樣,無法正常運轉。這就會導致心氣被阻滯住了。 人體的氣機,是整個通暢的,如果一處出現了堵塞,那處處都是問題。心氣阻滯,氣機停滯,首當其沖的就是心下部位脹滿、疼痛,出現胸悶以及室息之感。 這用中醫的話來說,就是痰氣郁結,胸陽不振。 怎么辦呢?下面就來看看,方中的解決思路: 1、瓜蔞、半夏 瓜蔞能清熱化痰、利氣開郁,導痰濁下行而奏寬胸散結之效;半夏可以燥濕化痰、降逆。 這兩味藥一起使用,痰濁瘀阻的問題可以宣告解除,生銹的心臟也能被清除干凈。 2、薤白 薤白溫通滑利,善于散陰寒之凝滯,通胸陽之閉結,方中薤白這味藥用來行氣導滯,可以盡快疏通氣機。 如此一來,心氣就暢通了,患者胸悶、心下部位脹滿、疼痛之感也就消失了。 3、丹參、炙甘草 丹參可以活血涼血、消腫定痛,善于清血分之熱以化瘀;炙甘草味甘偏溫,以補脾和胃,益氣復脈力勝,有潤肺止咳、緩急止痛、解毒的功效。 冠心病一直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隨著它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全民關注度不斷提升,但是這個病能不能治好?該如何治?一直像玄學一樣,沒有統一的說法。 臨床這些年,我也見過太多的冠心病患者,被不明不白的裝上了支架,這東西真能治病嗎? 如果真能治病,為什么做了支架之后,病人還需要終生服用抗血凝的藥物? 要知道支架研發的初衷,是在千鈞一發時力挽狂瀾,但是近些年來卻成為一些投機者斂財的工具。 在支架沒降價之前,冠心病患者做一個支架就要兩三萬,我見過一個患者,被裝了14個支架,大家可以算一算價錢。 而且就算降價了,對患者來說,卻并沒有改變什么,因為整個行業不改革,不重新洗牌,病人就只能永遠當受害者,錢不從這里出去,還會從別的地方出去。 后來,我也明白了,行醫是個良心活,如果人人都想著掙錢,世上就不會有窮醫生了! |
|
來自: 傳揚國學 > 《中醫藥(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