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統一蒙古各部以后,在蒙古國境內的斡難河召開大會,宣布成立大蒙古國,鐵木真被尊奉為成吉思汗。這個時候,成吉思汗四十五歲。 成吉思是蒙古語,含意是指大海般的浩瀚遼闊,具有無比強大的力量;汗是蒙古人對君王的尊稱,相當于皇帝。成吉思汗的意思,是指有著大海般寬闊和巨大力量的帝王。也有人認為,成吉思汗是指堅強、最大,有天皇帝或天汗之意??傊?,這是一個具有崇高意義的稱號。 成吉思汗確實有著雄才大略,他不僅能夠打天下,而且還會治天下,他建國以后,制定了一系列統治制度,形成了以蒙古貴族共和政體為特征的強大國家。 成吉思汗最重要的統治制度,是在全國實行了千戶制。成吉思汗把國內所有民眾,編制成了九十五個千戶,由貴族和功臣擔任千戶長。千戶下面設百戶、十戶,分層次進行管理。千戶上面設了左右翼兩個萬戶長,由成吉思汗最信任的大臣博爾術和木華黎擔任。這樣,從上到下,把原來分散的部落和民眾全部組織起來,形成了有效的管理和統治。 千戶制既是地方行政管理單位,也是軍事組織機構,取代了過去的氏族部落,形成了新的組織形式。千戶制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長官由朝廷任命,既管軍隊,也管行政事務。老百姓下馬為民,從事農牧業生產;上馬為兵,隨時準備對外征戰。 千戶制是大蒙古國基本的組織形式,它把各部落、各民族的百姓有效組合成一個整體,既有利于發展生產,又有利于增強軍事力量,十分符合當時人口稀少、戰事頻繁的社會需要。 成吉思汗與以往少數民族統治者不同的是,他不僅實行兵民合一制度,而且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常備軍。 成吉思汗在戰爭中認識到,過去游牧民族長期實行的兵民合一制度,固然有利于保證兵源,但缺乏訓練,軍紀不嚴,容易潰散,戰斗力不強,因而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各部戰爭中,就十分重視建立常備軍。常備軍屬于正規軍隊,專以作戰為主,軍紀嚴明,訓練有素,戰斗力很強,這是鐵木真最終能夠征服各個部落、稱霸草原的重要原因。 大蒙古國建立以后,民眾大增,條件更加具備,成吉思汗進一步加強常備軍建設。常備軍分為三軍,每軍兵力在萬人以上。常備軍的士兵,主要由兩類人員組成,一類是從民眾中挑選出來的勇士,個個體魄健壯,身手不凡,能夠以一當十;另一類是貴族大臣和各級官員的子弟們,他們對朝廷忠誠,而且還有充當人質的作用。 ![]() 成吉思汗特別重視選拔軍隊將領,常備軍的軍官,都是身經百戰、有勇有謀、對成吉思汗絕對忠誠的優秀人才。常備軍由成吉思汗親自指揮,平時作為大汗的護衛部隊,戰時充當主力和先鋒。因此,常備軍是一支精銳之師,是成吉思汗軍隊中的核心力量,在征戰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成吉思汗善于用人,尤其善于發現和重用具有軍事才能的人,因而在統一蒙古各部戰爭中,涌現出一批能征慣戰、功勛卓著的將領,著名的有“四杰”、“四勇”、“四弟”、“四子”、等等,使得大蒙古國人才濟濟。 大蒙古國建立以后,成吉思汗自然要大封功臣,級別高的功臣封了八十八名,都當了千戶長以上的高官。這些功臣和蒙古貴族,取代了原來各部落的奴隸主和氏族貴族,形成了新的奴隸主階層,成為大蒙古國的統治集團和上層社會。 成吉思汗的一個重大貢獻,是為大蒙古國制定了法律,叫做《大扎撒》,也被稱為《成吉思汗法典》?!冻杉己狗ǖ洹犯鶕敃r的需要,對國家制度和人們行為做出了法律規范,是世界上第一部應用范圍廣泛的成文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憲法意義、包含憲政內容的憲法性文件。 《成吉思汗法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第一次將行政權與司法權分開,建立了具有部落民主色彩的君主政體制度。這種兩權分開并相互制約的制度,比歐洲早六百多年。 ![]() 成吉思汗還創造了蒙古文字。蒙古族原先只有口頭語言,沒有文字,平時靠結草刻木記事。成吉思汗覺得這樣很不方便,也不符合大蒙古國的形象,于是就在畏兀兒文字的基礎上,創造了蒙古文字。這是蒙古族歷史上的偉大創舉,正因為有了文字,大蒙古國才有條件頒布法律,撰寫《蒙古秘史》等大量書籍,促進蒙古族的文明發展。 成吉思汗對宗教實行信仰自由、兼容并包的寬松政策。蒙古族原來信仰薩滿教,后來,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喇嘛教、摩尼教等,也都獲得很大發展。 成吉思汗志向遠大,雄心勃勃。他曾經豪邁地說過,讓普天之下,全都成為蒙古人的牧場。大蒙古國建立以后,已經不滿足于蒙古草原一地,于是,蒙古鐵騎便沖出草原,馳騁天下,大肆擴張領土。 成吉思汗對外擴張的第一戰,是消滅西夏國。請看下一集,大蒙古國滅掉西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