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實茶也是一樣,水溫、水質、器具、環境還有出湯時間,對茶味都有影響。 無論茶的品類和價位,都需要泡茶人的技術還原茶的真正好滋味。 記住七個泡茶步驟,讓你快速進階泡茶高手 ![]() 一、識茶 識茶是茶人的必修課,我們可以先從肉眼大致區看茶葉外形,茶葉有散茶、有壓制成型的茶,要知道,成型的茶葉多為白茶和黑茶,如果茶葉為散茶。我們可以根據干茶色澤與形狀來判別。 綠茶:大多為黃綠帶翠 紅茶:多為紅褐色,或外形烏黑油潤 白茶:身披白毫,表面多顯白色 黃茶:干茶呈金黃或黃綠、嫩黃色 黑茶:黑茶干茶色澤油黑或黑褐 青茶(烏龍茶):綠葉鑲紅邊,條索肥厚卷曲 ![]() 二、水為茶之母 “水為茶之母”,一壺好茶必須需要好水釀造。 茶圣陸羽在《茶經》一書中指出品茶用水的要求,“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大致意思指出,泡茶用水最好用山上的溪流水。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不追求什么泉水甘露水。但是總得把控好水溫。水溫是影響茶湯滋味的一大重要因素。 綠茶:注入約80℃-85℃的溫水沖泡 黃茶:注入約85℃-90℃的溫水沖泡。 白茶:注入約70℃-80℃的溫水沖泡。 紅茶:注入約95℃-100℃的沸水沖泡。 烏龍茶:注入約95℃-100℃的沸水沖泡。 ![]() 三、器為茶之父 泡茶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一般必備的泡茶用具有公道杯、蓋碗、紫砂壺、玻璃杯、品茗杯、茶濾、燒水壺、燒水器、茶巾、茶盤、茶道六君子等。 綠茶:綠茶搭配玻璃杯,是渾然天成的,更能讓人清晰的欣賞茶葉在水中舒展過程, 黃茶:一般使用紫砂茶壺,紫砂茶壺的透氣性好,能夠保持茶湯的香氣和口感。 白茶:使用玻璃杯泡,這樣可以欣賞到茶葉的外形和茶湯的顏色,同時保持白茶的清香。 烏龍茶:使用紫砂或瓷制茶壺,因為烏龍茶需要較高的溫度和時間,所以用這種茶具能夠更好地控制泡茶的溫度和時間。 紅茶:使用玻璃杯或陶瓷茶壺,玻璃杯能夠展現紅茶的色澤和香氣,陶瓷茶壺能夠保持紅茶的香氣和口感。 黑茶:在沖泡時建議使用紫砂壺,紫砂壺在泡茶時候可以吸收黑茶的茶汁,彌補黑茶吸味的特點,提升黑茶的香氣。 ![]() 四、投茶量 一、按比例投茶 茶葉的沖泡有個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葉,加50毫升的水(烏龍茶、緊壓茶除外,會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具體投多少的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容器量自行計算。 二、按體積投茶 綠茶和黃茶: 普遍來說,綠茶和黃茶是公認為所有茶類中最為鮮嫩的茶類,且經過揉捻,浸出物出來得塊,蓋碗沖泡的時候,放差不多剛好覆蓋滿蓋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紅茶:紅茶的投茶量與綠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蓋滿蓋碗底部的量,不過可以比綠茶稍稍多一些。 烏龍茶:條形烏龍的投茶量差不多占蓋碗容量的1/5到1/3,球形烏龍則蓋過蓋碗底部就可以了。 白茶:干茶普遍較輕且蓬松,投茶量會比較大,散茶約占蓋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餅的話,差不多占蓋碗容量的1/5就可以了。 黑茶:泡黑茶一般每杯放茶量5—10克。 ![]() 五、泡茶時長 前面說了泡茶水溫,咱們下一步來說同樣泡茶出湯時長。 綠茶:12秒內出第一泡茶湯 黃茶:15秒內出第一泡茶湯。 紅茶:10秒鐘內出第一泡茶湯 白茶:10秒內出第一泡茶湯 烏龍:10秒內出第一泡茶湯 黑茶:20秒內出第一泡茶湯 ![]() 六、倒茶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于刮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4.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5.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 七、適口為珍是好茶 小編常說茶無上品,適口為珍。雖然不同類的茶葉,味道各有不同,有的清香,有的醇厚,有的苦澀中帶甜,但對愛茶人士來說,只要喝到嘴里,自身覺得好喝的茶葉便是上品。你喝過最好喝的茶是什么? 如果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好茶,歡迎看看我們店鋪的產品,總有一款是適合你的好茶! 今天的內容分享就到這里,關注我,下期龍芽大師繼續帶您明明白白喝好茶! 今天你喝茶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