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兩級情緒技術 | 一位駕駛員在市內環路以 50千米/小時 的速度行駛, 與前車距離 保持不到 30米。 → 他一邊開車 一邊與副駕駛上的妻子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 兩個人爭論不休。 → 突然前車急剎車, 他來不及反應,就與前車追尾,發生交通事故。 → 幸好沒有人受傷,只是車輛受損, 他下車后感到非常憤怒, 指責前車突然剎車, 導致自己來不及反應, 認為是前方車輛的責任造成了這起事故。 → 這位駕駛員體驗到的【指向他人的情緒】, 在心理咨詢中,我們通常稱之為【次級情緒】或【二級情緒】。 → 這種情緒的功能【掩蓋了】個體指向自身的情緒。 → 這種【指向自身的情緒】會先產生, 因此被稱為【初級情緒】或【一級情緒】。 → 【次級情緒】的產生 是因為求助者不能接受【自己的過失、脆弱或受傷】, 因而采取【外歸因】的方式, 認為是【他人】或【外界】造成了這一切, 故而產生【指向他人】或【外界】的【次級情緒】。 → 對于這位駕駛員來說, 由于他自己【沒有保持安全距離】, 且【駕駛的時候,不專心】造成【與前車追尾的事故】。 → 如果他認識到這一點, 他很可能會感到【內疚】【自責】或【后悔】, 但他不愿意接受這一點。 → 他把責任外指, 認為是【對方給自己造成損失,使得自己的車受損】 也就產生了【憤怒】的情緒。 → 他一旦產生了【憤怒的情緒】, 也就難以注意到【自己的初級情緒】【內疚】【自責】或是【后悔】了。 | 在心理咨詢中, 如果求助者【外歸因】 只體會到【針對他人或外界】的【次級情緒】, 這就不利于求助者問題的解決。 → 因此, 當求助者只體會到【指向他人】的【次級情緒】, 咨詢師就有必要讓求助者【覺察到自己的初級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