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憲君(重慶) 辛亥革命的發生,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而每一次重大的社會變革,總有一個導火索,辛亥革命的導火索,就是1911年發生在成都的“保路運動”。 冥頑不化、拒絕改革的清政府,只顧利用權力撈錢,想方設法榨取人民的血汗,這些吸血鬼已喪心病狂,公開搶劫人民的財產。1911年5月9日,清政府推出“皇族內閣”的第二天,就頒布了一項侵吞民眾財產的法令《鐵路干線收歸國有諭》,該法令宣布“鐵路干線均為國有”,“即應由國家收回趕緊興筑”。當時的川漢、川粵鐵路的修筑權,原本屬于各省集資的股民,其資金很大一部分是股民們變賣房屋、土地、財產的血汗錢。如果收歸國有,無形中被清政府從手中奪走了,清政府拱手又把修路權轉讓給了外國人。 當時的清政府,已腐敗到極點,不僅經濟政策朝令夕改,搖擺不定,而且處處巧取豪奪,侵吞百姓財產。鐵路干線收歸國有,直接侵吞了股民的財產,很快激怒了以紳商為主的四川集資股民。他們堅決反對清政府為獲得英、法、德、美四國銀行600萬英磅的貸款所簽訂的賣國貸款合同。該合同規定“中方必須以全路產業作為借款抵押。如果到期不能還本付息,外方將把鐵路占為己有”。據此條約,中國不但要忍受重利盤剝之苦,還有喪失國家主權之險。 為保衛路權,四川的同盟會聯合哥老會組成“保路同志軍”在成都示威游行,強烈反對把筑路權賣給外國人。當年6月17日,成都岳府街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川漢鐵路公司第七次股東大會在此舉行。股民代表羅綸、鄧孝可等人登臺講演,痛陳時弊,慷慨激昂,大喊“我們四川人的生命財產拿給盛宣懷給我們賣了!賣給外國人去了!”講完聲淚俱下,嚎啕大哭。全場情緒激動,也跟著大哭了二三十分鐘。會后開始游行,群眾手舉光緒皇帝牌位,焚香磕頭,要求清政府兌現“川漢鐵路準歸商辦”的承諾,歸還本屬于自己的財產。 群眾游行自始至終溫和理性,只為利益訴求,并無反政府的過激行為。群眾對政府某項措施表達不滿,政府理應與群眾對話溝通,協商談判,化解矛盾。對于群眾維權,萬萬不能用武力鎮壓,而清政府卻反其道而行之,置民眾訴求于不顧,窮兇極惡地開始抓人殺人。同年9月,矛盾進一步激化,成都的保路運動已擴展為全四川省的抗糧抗捐運動,群眾暴動,士兵嘩變,時有發生。 迷信武力鎮壓的清政府,自恃兵權在握,立即調動武昌守軍前往成都鎮壓,致使武昌空虛,成為革命最容易突破的防線。清廷的鎮壓已激起民憤,反而促使四川的保路運動規模迅速擴大。四川總督趙爾豐見事不妙,假稱朝廷已同意保路同志會的要求,并以開會協商為名,將保路運動領導人蒲殿俊、羅綸等人誘騙至總督府予以扣押逮捕,打算用武力高壓手段平息保路運動。 隨即趙爾豐又下令查封支持保路運動的報紙,對社會輿論嚴加控制,不許人民議論保路運動。趙爾豐的高壓政策令民眾情緒失控,他們沖擊總督府,要求立即放人。而利令智昏的趙爾豐則下令向手無寸鐵的請愿民眾開槍,當場打死32人,受傷者數百人。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成都血案”。事后,在成都少城公園(今人民公園)為死難者豎立了一座《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以示紀念這次成都股民的維權運動。 趙爾豐原以為靠武力鎮壓,大開殺戒便可平息“保路”風潮,確保大清王朝搜刮民脂民膏的特權。遺憾的是,趙爾豐做夢也想不到,他對保路運動這一偶然的群體事件處置失當,竟丟掉了自己的腦袋,又使他效忠的清廷主子丟掉了江山。 12月21日深夜,自稱都督的標統(相當于團長)尹昌衡,率警衛部隊沖進了總督府趙爾豐的臥室,當場將其擒獲。第二天上午即押往貢院(今成都天府廣場)當眾斬首,頭顱掛在樹上示眾三天,這就是鎮壓保路運的劊子手趙爾豐的下場。 歷史的發展變化,就是這么詭譎,變幻莫測,令人猝不及防!端坐在紫禁城的滿清權貴們,照樣也想不到“皇族內閣”頒布的第一個法令,竟不幸的變成了一根導火索,點燃了四川的保路運動,保路運動的蝴蝶效應又引發了武昌起義,武昌起義又引起了全國各省的響應。三個月后,風雨飄搖的大清帝國便壽終正寢,徹底垮臺完蛋。拒絕改革的清廷皇室貴族們,后悔已經來不及了,他們無可奈何,不得不認了大清帝國垮臺這個命,滿清政府這個腐敗無能的政權,終于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箱!(未完) 2023.6.2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