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古塔尋蹤:我國現存遼塔有多少座?分布在哪里?

     出彌遠知彌少 2023-07-06 發布于北京

    引言 遼代古塔簡稱遼塔,其以獨特的風格造型和精美的建造藝術在中華古塔中獨樹一幟。我國現存遼塔約有60座,其中遼寧境內就有約30余座,契丹民族興于遼河,遼寧省名源于遼河,遼寧遼塔的“遼”字,既有空間上的地理分布,又有時間上的歷史積淀。一座座矗立在遼寧境內的遼塔,歷經千年,記錄著佛教在東北地區的傳播流變,也成為我們窺探大遼王朝興衰的一扇窗。

    文章圖片1

    圖1 北鎮崇興寺雙塔,是遼寧古建筑中的精品。雙塔東西對峙,拔地而起,矗立千年,經歷了歷代戰爭和自然災害,如今依舊莊嚴古樸,巍峨崢嶸。北鎮原名廣寧,位于醫巫閭山東麓,自古便是文化積淀深厚的地區,在遼代歷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北鎮雙塔建于遼代晚期,它們和遼寧境內其他遼塔一起守望著遼闊的遼沈大地,訴說著大遼王朝遠去的傳說。

    時光回溯到公元1125年,當女真人首領完顏吳乞買率領的金國大軍攻城掠地之時,遼國城池接連失守,契丹將士早已無力阻擋這支曾經對自己俯首稱臣,如今卻無比強大的軍隊。此時,遼國最后一位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仍然將希望寄托在佛教神明上,希冀用禮佛、建塔來鞏固江山社稷。對于整個遼國而言,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也都在國之將亡時用禮佛來保佑自身平安。但是禮佛、建塔終究沒能抵擋住女真鐵騎的到來,金滅遼就如摧枯拉朽一般迅速。改朝換代后,在遼國核心統治區,也就是今天遼寧省境內,留下了眾多的佛塔,這些原本是要護佑江山和黎民的佛塔卻成為了江山易主的見證。自此,“遼以釋廢”“遼以塔廢”的說法就流傳開來,至今仍得到學術界很多人士的認可。

    佞佛、建寺、造塔耗盡了大遼王朝的氣數

    歷史上的遼寧,多數時期都以國之東北疆的身份出現在歷代王朝的版圖中,為數不多的幾個以遼寧作為核心統治區的政權,都能為遼寧留下燦爛的歷史遺跡: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公孫氏政權,為遼陽留下漢魏壁畫墓群;十六國中的“三燕”(前燕、后燕、北燕)為朝陽留下了龍城遺址和大量的珍貴墓葬,如著名的馮素弗墓;滿清王朝為遼寧留下了一宮三陵;奉系軍閥在沈陽留下了大量的民國建筑……而大遼王朝,留給遼寧的則是一座座矗立千年的古塔。據估算,現存遼塔約60座,占歷史上所建遼塔的1/4,這其中,約有一半以上都分布在遼寧省。從2000年到訪遼陽白塔到2014年到訪喀左境內的大城子塔,十幾年時間,我幾乎走遍了遼寧的古塔。散落在遼沈大地上的座座遼塔,就像是大遼王朝留給我們的密鑰,透過它們,我們得以打開通向千年前大遼王朝的那扇門。

    文章圖片2

    圖2 遼寧現存遼塔分布地圖(含部分金代仿遼塔)

    文章圖片3

    圖3 遼塔為遼寧的歷史文化增添了一抹亮色

    歷史上的遼寧以國之北疆而居,很多以遼寧為核心統治區的政權都為遼寧留下了眾多歷史遺跡。佛教文化是遼代文化中最閃耀的一顆明珠,而座座佛塔就是當年佛教在東北地區傳播流變的直接證明。諸多歷史建筑都消失在了歷史的塵煙中,而眾多的遼塔卻保存下來,雖然存世數量不足歷史上的四分之一,但卻給遼寧的歷史文化增添了一抹亮色。

    1600多年前,契丹民族就在遼河上游一帶活動,到隋唐時,已經非常強大。契丹在唐朝的統治下,吸收了中原的先進文化,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王朝時(907年),契丹族就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信奉佛教。遼景宗、圣宗時,佛教信仰逐漸走向繁榮,到興宗、道宗、天祚帝時,甚至達到了佞佛的程度。遼中期后,特別是澶淵之盟(1004年)后,遼和北宋進入了和平年代,經過休養生息,遼國力達到頂峰,當時的遼國,上到皇家、契丹貴族,再到各地官員、僧人,下到各族百姓皆參與到佛事之中。對此,遼道宗咸雍八年(1072年)的《薊州神山云泉寺記》中有一段生動的描述:“佛法西來,天下響應。國王大臣與其力,富商強賈奉其資,智者獻其謀,巧者輸其藝,互相為勸,惟恐居其后也。”北宋彭汝勵出使遼國時曾寫詩:“有女夭夭稱細娘,珍珠絡臂面涂黃。南人見怪疑為瘴,墨吏矜夸是佛妝。”面涂黃也就是遼國婦女的一種護膚“面膜”,因其顏色與佛像面部相似,故稱佛妝,禮佛崇佛已經融入到遼國全民的日常生活中。佛教在遼朝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文化教育的作用,甚至承擔了學校的一部分功能,對知識的普及,文化的傳播貢獻極大,也為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佛教的興盛也帶來了寺院和佛塔等佛教建筑的大量出現。當時,遼國從皇室到民間都把大量的財富用來建造寺廟與佛塔。朝陽市出土的遼天慶六年(1116年)的《靈感寺釋迦佛舍利塔碑銘并序》中就對遼人建塔全程有鮮活的描述:為“興塔像”,先是“求化官長及貴戚,并豪族之家”,然后“各助以金帛車服,或諸珍玩。計獲數百萬錢,共為成辦之”,“于是火其磚,廣若山積。募其工,翕如云合”,“負土于階者,若蟻之累垤。汲泥于檐者,如燕之巢房”,“凡一十三級,通百有余尺”,“風鳴寶鐸,盡宣妙法音”……可見當時遼寧境內興建一座佛塔所動用的人力、物力、財力之盛。佛塔、寺院可謂是鱗次櫛比、棋布星羅。遼國也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北方佛國”。

    文章圖片4

    圖4 遼塔是打開大遼王朝歷史之門的一把鑰匙

    遼寧是遼朝的核心統治區域,遼塔集中分布在遼寧的三大地區:大小凌河谷地、遼西走廊濱海平原和下遼河平原兩廂。這幾個區域農業發達,經濟繁榮,人口眾多,遼代七大佛教中心中的三個都在今天遼寧境內,遼國全民崇佛禮佛的虔誠信仰和澶淵之盟后國力的充實等多個因素共同造就了遼寧遼塔眾多的局面。圖為錦州市內的廣濟寺塔。

    學術界很多人認為契丹本是游牧民族,驍勇彪悍,過度崇佛使他們逐漸由強健到文弱,喪失了勇武精神,并且耗費大量國家財富來建造佛塔、寺院,而不是用于發展生產、建設國防,才導致了國家開始衰落,以致出現國窮寺富的尷尬局面。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在出使遼國時曾說:“北朝皇帝好佛法,能自講其書……僧徒縱恣,放債營利,侵奪小民,民甚苦之。此蓋北界之巨蠧,而中朝之利也!”甚至在遼最后幾年,大遼皇帝仍然在做用建造佛塔來代替增強國防、祈求江山永固的荒唐事,面對強悍的金兵到來,遼國兵將早已沒有抵抗能力。亡國之時,遼寧境內還有阜新紅帽子塔、義縣嘉福寺塔、朝陽八棱觀塔等多座佛塔正在修建。唐人皮日休曾評價大運河為“盡道隋亡為此河”,200多年后,如果皮日休看到遼亡,不知會不會抒發“盡道遼亡為塔佛”的感慨。

    今天,契丹民族早已遠去,眾多木構古寺也已消失在了歷史的塵煙中,但磚砌的遼塔卻依舊矗立,訴說著千年前那段佛教興盛、江山易主的故事。

    文章圖片5

    圖5 遼塔是大遼王朝由興至衰的歷史見證者

    遼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北方佛國”,遼國境內佛塔、寺廟鱗次櫛比,因為過度崇佛禮佛,甚至佞佛,讓驍勇彪悍的契丹民族喪失了勇武精神,寺廟和佛塔的修建耗費了大量國家財富,這也成為遼國力衰退的原因之一。如今木構的寺廟已經所剩無幾,很多磚構的佛塔卻保留下來,這些矗立千年的遼塔是一部部無字史書,記錄著那個時代,見證著歷史興衰。圖為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塔營子塔。

    遼寧何以成為遼塔的集中地?

    與五代、北宋相伴始終的遼國疆域雖廣,但核心區卻只包括今遼寧大部、吉林西部、內蒙古南部和東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中北部和山西北部,遼塔的分布也大都在這幾個區域,其中又以遼寧分布最為集中。遼寧遼塔又主要集中在三大地區,即大小凌河谷地、遼西走廊濱海平原和下遼河平原兩廂,特別是以朝陽為中心的大凌河沿岸,是歷史上、也是現存遼塔最密集的區域,遼寧東部的山區則少有分布。

    為何遼寧成為遼塔的集中地?這還要從當時遼國的地緣文化說起。遼國共有七大佛教中心,即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大明鎮)、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興中府(今遼寧朝陽)和覺華島(今遼寧興城覺華島),七大佛教中心遼寧獨占其三,并且遼代五京中的中京,雖不在遼寧境內,卻位于遼河上游,歷史上一直屬于遼西地區,如今距遼寧省界也不過18公里。

    文章圖片6

    圖6 遼中京遺址上的大明塔,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距離遼寧省界不過18公里。大明塔高達80.22米(含遼代始建的臺階式基臺),是全國僅有的三、四座高度達80米以上的古塔之一。但此塔塔身直徑之大,卻是其它80米以上高塔所無法比肩的。大明塔基座底邊邊長為14米,對角直徑達36.6米,是我國體積最大的古塔。

    建造佛塔在唐代時便是崇佛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契丹統治者在接受唐代佛教的同時,也承襲了唐代建塔的傳統,柳城(今朝陽市)人善造佛塔,唐朝時,遼寧就擁有眾多修寺建塔的能工巧匠。遼政權建立以后,遼太祖、太宗多次南征,將燕云地區(今京津冀北晉北地區)的大量漢民遷徙至遼西。燕云地區歷來有崇佛傳統,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的滅佛運動,使中原佛教元氣大傷,而幽燕之地則在滅佛事件中幸免于難,被掠奪到遼西的漢民的佛教信仰一直根深蒂固,從幽云地區掠徙的人口中,有很多建造寺廟佛塔的工匠,為傳統遼地修建佛塔擴充了技術人員。到了遼中期,遼國經濟繁榮,澶淵之盟后,遼宋兩國進入了長達百余年的和平時期,同時,宋每年都向遼交納大量絹銀歲幣,并且大凌河流域、遼西走廊、遼河平原等地農業發達、人口密集,遼代沿河分布的州城,遠比今天縣的數量要多,這些都充實了遼國國力,為修建佛塔提供了物質保障。

    今天遼寧一帶曾是整個遼國最核心的統治區域,也是最富庶的地區之一,經濟的發達,人口的稠密,根深蒂固的信仰,讓遼國從上至下都拿出大量財富來修廟建塔。當時,遼沈大地的寺廟佛塔比屋相望,誦經之聲環繞里坊,崇佛景象蔚為壯觀。

    文章圖片7

    圖7 朝陽北塔“五世同體”解析

    朝陽市內原有三座古塔,即東塔、南塔、北塔,如今東塔已不存,僅剩南北二塔,1984年開始,文物部門對朝陽北塔進行了全面維修,維修前,以文獻資料結合塔身風格,推斷其為遼塔,但隨著古建筑勘察和考古發掘所取得的成果,逐步揭示出了朝陽北塔五世同體的神秘面紗。北塔最早的地基為三燕(前燕、后燕、北燕)時期的龍城宮殿遺址,再上層的夯土臺基為北魏所建木構“思燕佛圖”塔遺址,隋文帝時又在北魏塔址上再建寺塔,唐時重建磚塔。遼代時,隨著佛教的繁盛,又對塔體進行了“外層包裹”并在唐代殘塔基礎上增筑兩層,更名為延昌寺塔,五世同體的古塔世所罕見,朝陽北塔更被冠以東北第一古塔的稱號。

    以磚仿木:密檐式遼塔的巔峰之作

    遼塔中最著名的當屬山西應縣木塔,但除了應縣木塔,現存遼塔皆為磚塔,遼代磚塔的最大成就就是把以磚仿木的水平做到了登峰造極,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全國現存的約60座遼塔按形制可分為密檐、樓閣、花塔、覆缽四種,其中遼寧遼塔更是把密檐式磚塔發展到了極致。

    文章圖片8

    圖8 遼塔四式(由左向右:密檐式、樓閣式、花塔、覆缽式)

    密檐式塔是遼塔中最常見的塔型,均為遼后期所建,約占到現存遼塔的近80%。所謂密檐式塔,就是第一層塔身高大,二層以上的塔身異常短促,塔檐層層疊壓,顯得非常密集。第一層塔身和塔檐是全塔的重點,柱、額、枋、斗、拱等磚仿木構都集中體現于此。與木構的斗拱起到重力支撐作用不同,磚仿木的斗拱完全是將磚雕刻成斗拱樣式,起到裝飾作用,爐火純青的磚仿木構技術,讓人遠遠看去就和榫卯咬合的木構一樣。

    文章圖片9

    圖9 遼磚仿木出飛檐(上圖為木結構、下圖為磚仿木構)

    遼塔區別于其他朝代古塔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將磚仿木構發揮到了極致。盡管磚材與木材的物理屬性有較大差別,但遼代工匠卻忠實地模仿出木構建筑中的柱、額、枋、斗、拱,磚仿木技術爐火純青,足以以假亂真。

    除了磚仿木構外,遼塔還以精美的磚雕技術聞名,比如高70.4米的遼寧第一高塔——遼陽白塔,脅侍菩薩磚雕精美異常,有曹衣出水之姿,其立姿飛天,素有遼塔第一飛天之美譽。海城市析木鎮的金塔須彌座壸門內的八只伏獅,雕刻藝術令人嘆為觀止,為遼金動物雕刻藝術精品,歷經千年,風采不減。朝陽鳳凰山云接寺塔的塔身磚雕異常復雜,雕工細膩,寶相莊嚴栩栩如生,塔身還雕刻有眾多的樂器和舞伎形象……透過一座座遼塔磚雕,我們不僅能看到千年前佛教的流布,也能感受到契丹民族樂舞文化的發達和日常生活的豐富。

    文章圖片10

    圖10-1 精美的磚雕之一,朝陽鳳凰山云接寺塔的塔身造像。攝影/楊曉利

    文章圖片11

    圖10-2 精美的磚雕之二。攝影/楊曉利

    除了樓閣式遼塔中間為空心,多數可以供人上下外,其他幾種遼塔表面上看似乎為實心,不能進出,但它們卻并非完全實心塔,在塔體內部大多開辟天宮、中宮、地宮,中宮位于塔中央,多存有經幢、佛像等物。天宮大多位于塔剎之下,地宮位于塔基下,天宮地宮內多藏有遼代時的各種禮佛器物和文物珍品。1984年,文物部門曾對朝陽北塔天宮地宮進行過發掘,在這座古塔內發現了大量的金銀器、錢幣、玉器、瑪瑙、石函、舍利、佛經等珍貴文物,通過這些文物,我們依然可以窺探遼代寺院藏有大量國家財富的盛況。

    密檐式遼塔將磚雕、磚仿木的技術達到了歷史頂峰,對后世影響非常大,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古塔也多承襲了遼式密檐塔的風格,但卻都沒有超越遼代磚藝達到的成就。

    文章圖片12

    圖11 遼塔的天宮地宮往往成為破解未解之謎的關鍵所在,朝陽北塔天宮地宮出土的大量文物,如瓶中套瓶的波斯玻璃瓶、鎏金銀舍利塔、金銀經塔、水晶珠七寶塔、金蓋瑪瑙舍利罐、玉飛天、北魏佛頭像等珍貴文物。通過眾多文物,我們可以感知當時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遼代對前朝佛教的傳承以及千年前遼塔興建的盛況。攝影/羅東東

    與華北遼塔的風格差異凸顯遼寧遼塔獨特價值

    密檐式遼塔磚雕技藝高超,但遼寧遼塔卻與其他地區遼塔的外表雕飾風格迥異。根據第一層外表面雕飾的不同,遼塔磚雕可分為東西兩個流派,西派主要分布在燕山以南和雁門關以北地區,表面以門窗為主題。東派則以佛教浮雕造像為主題,這一流派除極少數的幾座塔,其余塔全分布在遼寧。

    文章圖片13

    圖12 遼塔磚雕大體分為東西兩個流派,西派主要分布在燕山以南和雁門關以北地區,塔身表面以門窗為主題。東派則以佛教造像浮雕為主題,這一流派除極少數的幾座,全部分布在遼寧省。密檐式遼塔的第一層塔身各面幾乎全為“一主尊二脅侍三華蓋二飛天、主尊趺坐于券龕中”的布局,是遼寧遼塔的標準造型。圖為錦州廣濟寺塔第一層塔身正西面。

    對于這一差異,雖說可以用地方風格來解釋,畢竟燕山以南地區和遼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理單元。但很多學者認為,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是因為燕山以南毗連北宋,當地遼塔風格受到了宋的影響。但我經過十多年實地走訪比較,發現燕山以南遼塔風格和受北宋影響并沒有太大關系。首先從現存的佛寺木構建筑看,遼承唐風,和北宋迥異。其次,遼宋對待佛教的態度差異甚大,佛教完全融入了遼人的生命,而宋人則只是將佛教當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歷史上“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的滅佛運動,特別是唐武宗的會昌法難,使佛教遭受了沉重打擊。但北疆遼地卻未受到過多影響,五代時期也躲開了后周世宗滅佛,于是唐代佛教在遼朝境內沿襲了下來。北宋禪宗盛行,遼人則多學華嚴、密宗,排斥南禪。因而燕山以南佛塔風格受宋影響的說法尚有疑問。

    對于兩地遼塔風格的差異,目前還沒有完全合理的解釋。要分析這一謎題,就只能說與契丹統治者有關了。遼寧地區契丹民族占據的比例遠高于京津冀晉地區。契丹統治者信仰的密宗成為了漢傳密教在我國發展的最后階段。密教極為重視儀軌,各種法事都必須通過“曼荼羅”才能進行。曼荼羅意為壇、壇場,修法時必須布壇。遼寧各地每一座佛菩薩像遍布塔身的遼塔可以看成一處處立體的曼荼羅壇場,朝陽一帶的四方形佛塔,塔身即為金剛界曼荼羅,錦州廣濟寺塔等,塔身為九位曼荼羅。同時,塔身雕刻佛像、飛天等裝飾,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和視覺沖擊,營造出西天佛國的神圣氛圍,更能得到統治者的偏愛,因此,遼寧遼塔展現出了與其他地區遼塔風格迥異的特色,而這也是遼寧遼塔彰顯出的獨特價值。

    在千年的歷史中,經過歷代戰爭、自然災害、人為破壞后,留存下來的遼塔不足當初的四分之一,這些遼塔或是在鬧市,或是在山野,無不記錄著千年前遼寧境內崇佛盛況,成為一部部無言的史書,它們在遼沈大地上矗立千年,默默訴說著那些塵封的往事。

    文章圖片14

    圖13 遼塔記錄了一個王朝遠去的背影

    今天,契丹民族早已遠去,但千年遼塔卻依舊矗立著,他們或是在鬧市,或是在荒野,都默默訴說著千年前崇佛的盛景,成為我們解讀遼代歷史的重要參考。關于遼塔仍有許多未解之謎,有待熱愛它的人去破解。圖為冬末的朝陽鳳凰山云接寺塔,山野間高塔聳立,成為遼寧獨特的歷史符號。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建立政權后,為了保持民族性將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努力保存自己的文化。同時也吸收了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了遼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燦若星辰的遼代文化,其中佛教文化則是最為明亮的一顆星,遼代佛教文化繼承了唐代的佛學傳統,貴族化的義學宗派興盛,名僧輩出,在東亞佛教文化圈居于中心地位,并向周邊國家輻射,對金、元、明、清的佛學也有很大影響。10—12世紀,唐代佛學傳統在中原地區出現斷裂,在北疆地區的契丹卻得到堅守和延續。遼代統治者從信仰出發,其佛教政策具有明顯的非功利化取向。遼代從典章制度,到日常生活,無不以習唐為榮。因此在唐朝滅亡后,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更將遼(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遼代留存最多的地面文物就是遼塔。遼寧境內現存的約40座遼塔見證了遼代佛教文化的興衰演變。遼塔的獨特魅力也吸引了日本等國學者的到來,近百年前,日本的鳥居龍藏、伊東忠太、常盤大定、關野貞、村田治郎等著名建筑學家、史學家就曾實地考查東北遼塔,并發表、出版了眾多高水準的論文、書籍,有些還以影像資料記錄了百年前遼塔風貌。遼寧遼塔時代跨度長,歷興宗、道宗、天祚帝三朝,有近百年之久。形制從早期的方形密檐塔逐漸向八角形密檐塔演變,塔身裝飾異常精美。從建塔的時代特征、塔身裝飾變化、建筑風格的演變等諸多角度去研究遼塔,發掘遼代文化的內涵,我們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因此,深入開展遼塔研究是進一步了解遼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一把鑰匙。

    值得一提的是,在歷史研究中,國人素有厚古薄今的傳統,在潛意識里,總認為年代越久,價值越大,但堅持實事求是的歷史觀更為重要。遼寧眾多的古塔,大部分是遼代所建,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是金或明所建,很多學者卻習慣性尋找蛛絲馬跡來賦予古塔更古的身份。盡管從時代上講,金、明晚于遼,但從歷史研究價值上來說,它同樣見證了金和明的歷史,其價值也很高。遼政權被女真人所滅,但契丹百姓并沒有被殺絕,政權更替,但信仰卻不會立桿見影地改變,它會隨著文化的變化逐漸變化。故此,正確地給遼寧古塔斷代,而不是為了凸顯遼寧古塔的價值而一股腦地將其定為遼代,則是實事求是歷史觀的體現。明確一些古塔為金、明修建,不但沒有降低古塔價值,反而從另一個側面體現出遼代佛教文化對后世的影響,反映出遼寧文化發展的具體脈絡,其價值反而會更大一些。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精品| 美女禁区a级全片免费观看|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亚洲一区在线成人av|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一区|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 | av色国产色拍|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 国产成人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看爽爽爽| 亚洲色在线V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麻豆| 制服丝袜美腿一区二区| YY111111少妇影院|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香港日本三级亚洲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国产福利深夜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和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国产对白老熟女正在播放 | 免费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日本熟妇XXXX潮喷视频| 久久久久久伊人高潮影院| 亚洲av日韩av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亚洲成人av在线系列|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av免费一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