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遼代,你可能想到的是蕭太后、耶律阿保機,也可能是大名鼎鼎的遼五京。然而,它們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是古塔不會。哪怕經歷千年的風雨侵蝕,它們依然屹立在這片土地上,向人們訴說曾經發生在它們身上的那些事兒! ![]() 中京都大定府半截塔 ![]() ![]() 中華古塔,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瑰寶,遼代古塔幾乎個個都是精品,在歷史內涵和建筑特征風格上都具有顯著特點。 首先,遼塔建塔年均量居中國歷朝歷代前列。遼代國祚219年,而大量建塔,充其量也就是在遼代中后期的不到100年內,我國現存遼塔數量不及當年之1/4。 其次,遼代建塔以遼式密檐塔為主。遼代密檐式塔,在結構和建造上形成了大體統一的標準,其形制影響著遼代以后1000年內整個中國北方建塔的造型,在中國北方后世建塔,多以遼式塔視為藍本,影響可謂深遠。 慶州白塔 第三,遼寧一帶的遼塔以八券龕、八方佛、16脅侍飛天這種典型構圖為主,其中遼東京地區的佛塔幾乎全為這種構圖,如遼陽白塔、北鎮雙塔。中京地區佛塔數量較東京為多,也以上述典型構圖為主,如錦州廣濟寺塔、義縣嘉福寺塔。 第四,遼塔歷史悠久,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遼塔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它代表獨特的歷史建筑藝術,遼代古塔在遼國地域內對建筑藝術宗教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很大影響。 第五,遼代建塔,幾乎州一級以上的城市皆有塔。各地的遼塔有的建于城中或城墻之外,有的建在城邊的半山崗地,或者河流轉彎處,一座塔就是一處絕佳的風景。首都北京——遼代的南京析津府、遼寧朝陽——遼代的興中府,都曾作為東亞的佛教文化中心。 而遼代密檐塔的特征則更為明顯。第1層塔身比例特別大,第1層塔身以上各層檐楝沒有門窗等樓閣結構,大多不能登臨。第1層塔身裝飾華麗,是全塔的重點。 唐代四方形密檐塔 遼式密檐塔,與唐代密檐塔之間相比,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塔身形狀和外表的裝飾。唐代密檐塔多為四方形,沒有磚砌的仿木結構,塔身多為素面,完全不能媲美遼式密檐塔豐富的雕刻圖案和忠實的磚仿木構。此外,遼式密檐塔的第1層塔身高度與層間高度之比例,比唐代密檐塔要大得多,塔檐連線多層斜直線,與唐代密檐塔的曲線造型有別。遼式密檐塔,遼代創建金代繼承,后世北方仍有修建,可謂自成一派。 朝陽北塔 朝陽北塔 遼塔值得一提的是,朝陽北塔。眾所周知,朝陽北塔是一座五世同堂的古塔,內核為唐塔,外觀為遼塔。朝陽北塔的唐代內核,就是典型的唐式密檐塔。 古塔以及高聳的輪廓線條豐富了天際線。古塔的美學效果類似于中世紀時代哥特式教堂,那輕盈靈巧,高聳挺拔的尖頂,給人一種強烈向上的運動感,仿佛要擺脫地心引力把人帶向天國。在中國古代建筑中,符合西方建筑美學的就只有遼塔。 大明塔磚雕 遼寧一代的遼塔,與中國其他古塔,包括華北遼塔的主要區別就是塔身上遍布佛像,同時這些佛像多數高浮雕作品,有的已接近圓雕,遼塔的這種一佛二脅侍的雕像,形體高大,栩栩如生,他們附著于塔身,與建筑物渾然一體,尤其是遼寧遼塔這種將塔身券門作為佛龕,用以安放主佛像的做法,更是充分將雕像與建筑元素巧妙地融為一體。 遼陽白塔磚雕 中國建筑在建筑物的主體部分采用如此之多、體積如此之大的建筑雕塑符號,特別是人物的形象,如此高大寫真,直接結合于建筑,只有遼塔獨一無二。這些佛像平衡了塔身的建筑構圖,形成了視覺焦點,不僅揭示了塔既是佛,佛既是塔這一建筑主題,又營造了神圣的佛國氣氛。 海城析木金塔磚雕 另外遼塔結構為磚塔,卻強烈地模仿木結構,遼代的磚仿木構,以忠實仿木為特色,盡管磚材與木材的物理屬性有較大差別,但遼代的工匠仍能做到“以假亂真”。相比之下,與遼同時代的宋代,在磚仿木構上則遠遠遜色。 遼塔的建筑技術成就中,高品質塔磚的燒造技術堪稱精彩,使得如此華美生動的建筑雕塑產生,并有效地減弱了融凍現象對磚雕的損壞,故而流傳至今。 大遼國勢強大,政治開明,對漢文化開放,經濟與手工業發展,再加上遼宋和平交流的政治環境,工匠已由唐朝的徭役制改為雇傭制,同時遼代帝王把佛教推崇到極致,追求唯美主義,必然導致上行下效。如此社會環境造就了遼塔的星羅棋布,且個個都是藝術精品,現在看來,這種情況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成為歷史的絕唱。 所以不要再以歷史的偏見去無視那久遠的契丹文明,認為那個一度強大的民族只知爭戰,只有武略而無文韜,要知道大遼在唐文化的引領下,把佛教推崇到了極致,經歷了百年相對穩定的開放社會環境。政治,宗教經濟以及文化藝術全面發展,創造出不朽的一代文明,遼塔,就是這段偉大文明的歷史見證。 本文觀點僅代表個人,如有錯誤遺漏,歡迎拍磚補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