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成家榴愛上已婚的傅雷。眼見結婚無望,成家榴忍痛離開。不久,傅雷妻子朱梅馥竟打去電話:“家榴,你回來吧,沒你他活不了。”成家榴返后和傅雷重墜愛河,朱梅馥還在一旁伺候。
01
傅雷是近代有名的的翻譯家、作家。但他生于一個缺愛的家庭,父親早逝,母親對他甚是嚴格,從而造成他孤僻、沉悶的性格。
好在愛他的遠房表妹朱梅馥,兩人相差5歲,青梅竹馬。傅雷18歲時,他終于掙脫母親的控制,即將奔赴法國留學。
母親生怕傅雷一出去,可能不再回歸,便要求傅雷和朱梅馥先訂婚,再出國。
朱梅馥溫婉識禮,又彈得一手好鋼琴,還會畫畫,尤其對表哥傅雷一往情深;傅雷也很享受表妹對他崇拜的眼神,關照有加的態度,欣然同意。
訂婚后,傅雷便帶著牽掛遠赴法國留學,朱梅馥在家一邊伺候婆婆,一邊癡癡等待。
02
不料,傅雷一到法國,就把未婚妻拋到腦后。
因為,他愛上一位魅力無限的法國姑娘瑪德琳。
在傅雷眼里,瑪德琳完全不同于朱梅馥。她就像一幅莫奈的畫,熱情奔放,一雙會說話的迷人眸子,特別勾人;而朱梅馥則如一軸母親手中的娟秀,清新寡淡。
傅雷遇見瑪德琳,猶如冰與火的交融,異常狂熱。尤其是瑪德琳在藝術方面有著出眾的天賦,更把他迷得神魂顛倒。
這樣的姑娘,傅雷豈肯輕易放過,他選擇再三,決定放棄朱梅馥,并寫下分手信。傅雷怕自己寄信會對朱梅馥傷害更大,便請好友劉海粟幫忙寄信。
不幸的是,瑪德琳面對傅雷的深情表白,淡然拒絕:“傅,我是不婚主義者,你能做到嗎?”
猶如晴天霹靂,傅雷聽聞呆立不語。骨子里,他是個傳統的中國男人,又怎能接受沒有婚姻的愛情!此時,傅雷才知這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愿。
傅雷懊悔不已,趕緊去找劉海粟。好在劉海粟并不看好他和瑪德琳的戀情,更不愿傷害無辜的朱梅馥,分手信還扣在手里,沒有寄出。
得知這個消息,傅雷長舒一口氣。兩相比較,此時的傅雷才覺得朱梅馥的珍貴。
1932年,傅雷留學回國,便和朱梅馥完婚。婚后,朱梅馥把小家管理得井井有條,對他溫柔體貼,傅雷感受到了久違的幸福。他慶幸,總算選擇對了。
好景不長,傅雷和朱梅馥迎來了“七年之癢”,可惜這次癢得有點大。
03
傅雷又愛上一位美麗的女子成家榴。這事卻和劉海粟脫不了干系,真是成也劉海粟,敗也劉海粟。
那年,傅雷和劉海粟一起回國后,他暫住在劉海粟家。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倆認識了成家和與成家榴兩姐妹。
面對兩位美麗女子,兩個男人都心動了。劉海粟愛上姐姐成家和,傅雷愛上妹妹成家榴。
劉海粟沒結過婚,當然輕松就娶了成家和,成為合法夫妻。而傅雷卻不能娶成家榴,這時的他已經和朱梅馥結婚了。
愛而不得,傅雷和成家榴非常痛苦。其實,更痛苦的是深愛著傅雷的妻子朱梅馥。
她掏心掏肺地愛著傅雷,生兒育女,操持家務。傅雷寫的文稿東一張西一張,都是她收拾歸納,連傅雷寫給孩子的信,她都會工工整整謄抄一份,再寄出去,也就有了那本聞名遐邇的《傅雷家書》。
偏偏,最愛的人卻傷害了她。
04
成家榴的同學張愛玲得知此事,立即勸誡:“他有家庭,你們肯定不會有好結果的,趁早離開,趕緊愛上另一個人。”
聽到同學的勸說,成家榴理智起來,偷偷離開傅雷,跟隨家人去了云南昆明。
哪知,成家榴的離開,傅雷就像抽掉了靈魂一樣。他的心跟著游移到了昆明,日日不思茶飯,更別提工作了。
朱梅馥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該怎么辦呢?成家榴回來,她會心痛;成家榴不回來,傅雷會心痛!
看不得丈夫難受的樣子,朱梅馥一狠心,拿起電話,打給了成家榴:“家榴,你回來吧,沒你傅雷活不了。”
接到電話的成家榴,異常驚訝,心底的思念又如雜草般瘋長,她心急火燎地趕回來,朱梅馥熱情地把她接回了家。
見到久違的戀人,傅雷猶如神助,精神抖擻,和成家榴談文學,談理想,也談情說愛。而妻子朱梅馥卻在一旁打理一切,還殷勤地為他們端茶遞水。
傅雷享受著齊人之福,樂開了花。成家榴總覺內心不安,這樣的局面,的確有些尷尬,還有些不落忍。換位思考,朱梅馥得多難過!
恰在此時,同學張愛玲的一篇小說《殷寶滟送花樓會》掀起軒然大波,也促使成家榴再次離開。
為此,傅雷恨上了張愛玲。但沒辦法,他只得接受失去成家榴的現實,安心和朱梅馥生活、工作。
1966年,傅雷忍受不了特殊時期的生活,心灰意冷。他和妻子一商量,朱梅馥滿心支持。不久,夫妻二人雙雙赴死。
05
婚姻當中,若有一方無底線地付出,漸漸地就會成為理所當然。
朱梅馥就是如此。傅雷一邊享受著朱梅馥對他的體貼照顧,一邊和不同女子糾纏不清,朱梅馥沒有表達不滿,即使內心多么煎熬,卻一直隱忍不發。
雖然,朱梅馥陪伴傅雷到死,但這樣的婚姻生活,不可取。要知道她也是一位受過教育的女子,怎能活得如此卑微!早一點走出來,活出自我,活出價值!
傅雷何其幸運,娶了朱梅馥這樣癡情的女子當妻子,如果珍惜,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