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五濁惡世,《佛說阿彌陀經》有云: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 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舍利弗,當知我于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生活中,很多人都聽說過五濁惡世這個詞兒,其出現在《楞嚴經》、《悲華經》等經書里,還有此段話里,也有提到。 而且此段話里,還頻繁地出現了“難”這個字兒。 如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知我于五濁惡世,行此難事;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其意思是佛陀等諸佛菩薩們,在我們這個人世間要想傳播真正的佛法,是非常困難的,實在是比“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還難。 為什么如此之難呢? 因為人世間是五濁惡世,濁惡之深,猶如永嘉大師在《證道歌》里所說: 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簡言之,佛法是心法,不是如何保佑你無災禍,諸事順利的。 為什么佛法是心法呢? 因為世間是五濁惡世,也就是不管你如何富有,如何豐功偉業,還是五濁惡世。 所以佛陀教化的重點,不是去大力改變五濁惡世的環境與事實,那是隨緣去做,而是讓我們轉變心態,善護念,脫離六道。 可今天學佛的人,99%的人都顛倒了。 怎么顛倒呢? 就是當面臨五濁惡世的困擾時,他們每一天所希望的,都是做一些繁瑣的儀式,如念佛多少遍,投錢上供等,來求佛菩薩保佑,去改變外在的五濁惡世,讓外面沒有災禍,諸事順利。 對此,《佛法到底在說什么》已詳細說明,佛陀稱之為愚癡,像改變太陽西落一樣。 請問,佛陀成佛后,印度有沒有戰爭?中國有沒有戰爭.... 是不是不僅有,還十分激烈?正是春秋戰國時代,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連年征戰。 而且佛陀碰到的難,難難要他的命,其家族更是被屠殺殆盡。 就此,你花點錢,就想得到佛菩薩保佑,請問,誰來保佑佛菩薩? 再說,世間的因果,佛菩薩都躲不過,而你卻想念個經等,就達到消災解難,不是愚癡,是什么呢? 其實,佛陀早就說過,因果不可改,可你偏偏要改,執著于個沒有災禍,怎么可能呢? 這就是五濁惡世,其本身就是眾生的心穢,如貪嗔癡,變現而來的,自然要共受其后果。 想一想,誰沒有貪嗔癡?是你沒貪嗔癡,還是我沒貪嗔癡?是不是不是貪這,就是貪那? 就此,很多人學習斷貪嗔癡,請問,你今天一個貪斷了,明天又來幾個又斷,斷到老死,能斷完嗎? 還有,起心動念,無不是業,如佛所說,如果一個人無量劫來所造的業,要是有形相的話,盡虛空都容不下。 請問,你天天都有那么多起心動念,以及萬億世,無量劫來,這么多業,怎么消?100歲能消完嗎? 是火車拉香蕉,還是帶幾麻包錢財?還是念佛多少遍,禪定幾天幾夜?還是斷念頭? 請問,你能斷念頭,沒想法嗎?你能限制念頭,不讓它想嗎? 是不是掰著腳趾頭都能想明白,因都是自身的體會,當下即可印證,那這樣,你還跟邪師學斷念頭嗎? 既然有業,那世間必有報,災禍連連的現象,會不斷的發生,如你還沒出生前,如此;而你死后,還是如此。 對此,如果你對這一點,還不懂的話,以為自己在學佛,那離佛法,實在是太遠太遠了。 總之,見濁的意思就是眾生經常會被邪師的邪見所污染所迷惑,讓你不知真相。 而且會讓你更執著這些邪見,我見,人見,眾生見,斷了慧命,始終解脫不了煩惱,億萬世,都在生死苦海里沉浮。 穿著釋迦衣,敗壞釋迦行,包括很多在家的講師也是如此,都說自己是正法,正見,動不動就說,他是什么菩薩再來。 其實,早已圈錢無數,就這還讓粉絲說他無私大愛,菩薩再來。 正見與邪見,只有一個區別,一切以心為主,萬說不離真心本性叫正見,而心外求法,一切以世間為主的叫邪見。 對此,不管你做的事兒多善,對世界多有貢獻,地位何等尊貴等等,只能叫大善人,值得稱贊,給個大大的贊,但依然不是佛法。 如《華嚴經》所說,若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業,一切皆是魔事; 如《佛說魔逆經》所說,若你著于布施等六度萬行,就是魔事; 如《血脈論》所說,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盡是魔說;如斯等類,說法如雨,盡是魔說,即非佛說。師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揮,不覺墮生死海。 其意思都在說,你修善事兒,以為的慈悲,還是愛見悲的范疇,不是菩提心,不是菩薩道。 所以真正的代眾生苦,是引導眾生讓其知真相,認識他自己,有個不生不滅的真我,進而脫離生死苦海。 否則,你離開真心本性,所做出來的一切,全部都是魔事兒,沒有任何功德,招的來生不如意,反之,則是福慧雙修,更讓你究竟圓滿。 所以學佛要首先樹立正知見,如佛陀在《楞嚴經》里告知阿難那樣的: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舍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其意思,你要舍棄聲聞等阿羅漢的見地,進入正知見,因地就是果地,不然,因地錯,自然果地無法成。 所以佛經里,一會兒說三大阿僧祗劫也成不了佛,一會兒卻又說剎那間即成,就是在說,你是否入了正見。 到此,大家就清楚,我們之所以生生世世,都在被五濁里面的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劫濁所折磨,所煩惱,所苦,皆是因為邪見太深。 也就是觀念錯誤,誤認了這個世界的真相,痛苦不堪。 如佛陀成佛后所說,以及所有佛經總概覽的那句話,叫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分別執著,不能證得。 其中,如來智慧德相就是眾生本身都具備了真心本性,也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等不同名稱,只是被妄想分別執著所遮蓋。 而妄想的意思就是誤認,還有分別執著,就是《佛法,就是我們的心路歷程!》所說的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 可見,人生之苦,就苦在妄想、分別、執著上,而這全都是心的作用,所以佛法是心法,是讓你面對不能改變的五濁惡世時,如何轉念。 這就是所有的修行,修到最后都要到達轉念這里,若能轉念,才是最根本的修行。 不然,別說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你承受不了,五濁惡世所呈現出的種種災禍更讓你驚慌失措,苦不堪言。 那此方是凈土,凈土是此方,也只能是糊弄你自己的口頭禪而已,無有是處,與佛法不相干。 如劫濁,意思是人壽從10萬歲一直減,減到2萬歲,即步入劫濁,更不用說現在100歲了。 若發生戰爭,如烏克蘭,年輕人死那么多,小孩子都炸死,平均壽命自然會更低。 常言道:這個人再劫難逃,意思是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不用懷疑,一定有劫難,而且還很多。 如命濁,每個人都會老病死,而且都在剎那間,一呼一吸之間,容不得半秒拖延。 如煩惱濁,眾生濁,人生八九不如意,可你偏偏追求的是讓外面諸事順利,福報多多,合自己心,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所以世人天天都在受五陰熾盛苦,就是身心一直在受苦。 這就是我們所處的世間,叫五濁惡世,只有認清它的特點,你才能如夢初醒,才能回歸自心,于念離念,不被其干擾,解種種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