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萬明瑛著《三命通會》中引用沈括的《夢溪筆談》樂律中的納音部分,是目前歷史上最早詳細闡述“納音”的語言文字。
釋義:六十甲子有納音,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道理。 1、六十甲子納音是將十二個律(黃鐘、大呂等)輪流作為宮音,每一個律包含五音(宮、商、角、徵、羽),十二律與五音相配合生成六十個音。 2、氣的運動從東方木的方位開始,向右旋轉傳遞,順序是木、火、土、金、水。這對應四時節氣的周期變化。 3、音的運動從西方金的方位開始,向左旋轉傳遞,順序是金、火、木、水、土。這與五行的方位相反,形成陰陽交錯現象。 4、氣與音的方位和旋轉方向不同,其互動循環形成生生不息的變化。 沈括在這段文字中提到了“氣始于東方而右行”,在太陽自東向西的運動,稱為右旋,逆時針,視為天氣為陽;“音起于西方而左行”,五音左旋,順時針,視為地氣為音。 ![]() 古人依五音、十二律作“旋宮圖”, 1、旋宮圖由兩個同心圓組成,外圈是十二個律,內圈是五音。 2、十二律分別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 3、五音分別為:宮、商、角、徵、羽。 4、目前“宮”音定位在黃鐘律上,對應關系為: 商在太簇,角在姑洗,徵在林鐘,羽在南呂,這就是“黃鐘均”。 5、如果要變換調式,只需將內圈的“宮”對準不同的律名,就可以產生新的調式。其他各音的對應位置也會隨之改變。 按旋相為宮法生成六十音制作圖表如下: ![]()
納音與周易納甲的方法是一樣的,即乾卦納甲,坤卦納癸,從乾卦開始到坤卦結束。納音是從金開始,金代表乾卦,結束于土,土代表坤卦。五行中,只有金可以鑄造成樂器,所以聲音得以彰顯,所以納音從金開始。 納甲即將十天干納入易卦中的八宮卦。納甲之法就是:乾納甲壬,內卦納甲,外卦納壬;坤卦納乙癸,內卦納乙,外卦納癸,震納庚,巽納辛,坎納戊,離納己,艮納丙,兌納丁。 納甲之說起于京房,東漢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中將京房的八卦納甲與月相變化規律結合,創立月體納甲說,我們可以從中參考納甲之法推及納音之法。 納音與周易納甲的方法是一樣的,即乾卦納甲,坤卦納癸,從乾卦開始到坤卦結束。納音是從金開始,金代表乾卦,結束于土,土代表坤卦。五行中,只有金可以鑄造成樂器,所以聲音得以彰顯所以納音從金開始。 納甲即將十天干納入易卦中的八宮卦。納甲之法就是:乾納甲壬,內卦納甲,外卦納壬;坤卦納乙癸,內卦納乙,外卦納癸;震納庚,巽納辛,坎納戊,離納己,艮納丙,兌納丁。 “同類娶妻,隔八生子”的生律納音法
《漢書律歷志》上所說的生律之法是“律取妻,呂生子”,班固的生律法是單律為陽,雙律為陰交替劃分十二律。以班固的生律法劃分十二律的陰陽,再對應五音十二律所生宮位做圖如下: ![]() 以黃鐘律得甲子金之仲為例,黃鐘律為陽,甲子視為陽,大呂為陰,大呂上得乙丑視為陰。甲子和乙丑構成夫妻關系,甲子乙丑象征海中金,金之仲。根據“隔八生子”,顯然生子是女性的事情。那么從乙丑開始數,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中呂、蕤賓、林鐘,到第八位夷則,生出壬申。壬申的妻子癸酉在南呂上,壬申癸酉象征劍鋒金,金之孟。再來看癸酉的兒子庚辰,庚辰的妻子辛已,庚辰辛已象征白蠟金,金之季。這樣金三元就齊聚了。 但我們再來看干支組合解釋結束后,沈括說:“自子至于已為陽,故自黃鐘至于中呂皆下生;自午至于亥為陰,故自林鐘至于應鐘皆上生”。明顯,沈括是將十二律做了六六對分。我們在做一個六六對分十二律的圖表看一下,“同類娶妻,相隔八位生子”在六六對分十二律也成立。 ![]() ![]() 根據《國語》、《管子》、《呂氏春秋》、《漢書》等古代文獻資料可以看出,音律學的發展與天文學有著緊密的聯系。在對十二律的陰陽劃分上,符合天文學相關內容的分律方式必然能解釋其母子關系,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古代中國人對于陰陽、五行思想的發展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還注重實踐檢驗。在不同的時代、社會背景和領域中,他們嘗試了多種方式去實踐檢驗,并不斷完善理論,使之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相適應。中國人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套根植于我們靈魂深處的思維方式。 |
|
來自: 新用戶20304905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