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並序) 燕歌行:樂府《相和歌辭·平調(diào)曲》舊題,曹丕、蕭繹、庾信所作,多為思婦懷念征夫之意。 高適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元戎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開元二十六年:《又玄集》《唐文粹》作“開元十年”,《河岳英靈集》《文苑英華》《才調(diào)集》作“開元十六年”,明覆宋刻本及諸本多作“開元三十六年”。元戎:軍事統(tǒng)帥。《河岳英靈集》《又玄集》《才調(diào)集》《文苑英華》《唐詩所》作“御史大夫張公”。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家:借指唐朝。煙塵:戰(zhàn)地的烽煙和飛塵,此指戰(zhàn)爭警報。開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後唐與契、奚之間戰(zhàn)事不斷。 漢將辭家破殘賊。殘賊:猶言惡賊,謂殘暴兇惡的敵人。 男兒本自重橫行,橫行:縱橫馳騁,殺敵立功,無所阻攔。 天子非常賜顏色。非常賜顏色:破格賜予榮耀。非常,特別。賜顏色,賞面子,賜予榮光。賜,一作“借”。 摐金伐鼓下榆關,摐(chuāng)金伐鼓:軍中鳴金擊鼓。摐,擊打。金,行軍時用來節(jié)制步伐的鉦。榆關:山海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旌旆(pèi):軍中各種旗幟。一作“旌旗”。逶迤:曲折行進貌。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縣北。此借指東北沿海一帶。 校尉羽書飛瀚海,校尉:唐代武散官名,官階次於將軍。這裡泛指武將。羽書:羽檄,插有羽毛的緊急軍事文書。瀚海:大沙漠。 單于獵火照狼山。單于:秦漢時匈奴君主的稱號,此指敵酋。獵火:狩獵時所舉之火。此借指遊牧民族侵擾的戰(zhàn)火。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克什克旗西北一帶。此處並非確指。 山川蕭條極邊土,極:窮盡。 胡騎憑陵雜風雨。憑陵:逼壓欺淩。憑藉威力,侵淩別人。雜,夾雜,猶伴隨著。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半死生:意思是半生半死,傷亡慘重。 美人帳下猶歌舞。“美人”句:將帥們還在帳中觀看美人歌舞,不能身先士卒。帳下,指主帥營帳之中。 大漠窮秋塞艸腓,窮秋:深秋。腓(féi):病,這裡猶雲(yún)枯萎。一作“衰”。 孤城落日鬥兵稀。鬥兵:能戰(zhàn)鬥的士兵。 身當恩遇常輕敵,“身當”句:因為受到了皇帝的恩德禮遇,所以常常藐視敵人。常,一作“恒”。 力盡關山未解圍。關山:關隘山嶺。 鐵衣遠戍辛勤久,鐵衣:鐵甲,借指將士。 玉箸應啼別離後。玉箸:玉制的筷子,古代常用來形容婦女雙流的眼淚。 少婦城南欲斷腸,少婦:泛指征人之妻。城南:泛指征人的鄉(xiāng)里。長安住宅區(qū)在城南,故云。 征人薊北空回首。薊北:薊州、幽州一帶,今河北省北部地方。此泛指東北戰(zhàn)場。 邊庭飄颻那可度,邊庭飄颻(yáo):指邊地形勢動盪、險惡。一作“邊風飄飄”。度:一作“越”。 絕域蒼茫無所有。絕域:極遠的邊地,這裡仍指東北邊塞。茫:一作“黃”。無所有:更加荒涼不毛。一作“更何有”,一作“何所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yún),三時:早晨、午間、傍晚,代表一整天。時,一作“日”。陣雲(yún):戰(zhàn)雲(yún)。 寒聲一夜傳刁斗。寒聲:淒冷之聲,這裡指刁鬥聲。聲,一作“風”。刁斗:古代軍中煮飯用的銅鍋,夜間可用來敲打巡邏。 相看白刃血紛紛,白刃:鋒利的刃。血:一作“雪”,一作“徒”。 死節(jié)從來豈顧勳。死節(jié):為堅持節(jié)操而死。豈顧勳:豈是為了個人的功勳。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君不見:這是歌行詩在開頭或結(jié)尾常用的一種提示語。 至今猶憶李將軍。李將軍:指李廣。善用兵,愛惜士卒,守右北平,匈奴畏之不敢南侵,稱為飛將軍。事見《史記·李將軍列傳》。 版本二 燕歌行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御史大夫張公:指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開元二十三年(公元七三五年)因與契丹作戰(zhàn)有功,拜輔國大將軍兼御史大夫。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艸腓,孤城落日鬥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yún),寒聲一夜傳刁鬥。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勳。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
|
來自: 元亨技術(shù) > 《唐詩五百首(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