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有高血脂或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大多數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有朋友咨詢服用他汀期間,要定期復查哪些指標? 他汀類藥物,有哪些作用? 他汀類藥物,主要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從而減少血管內垃圾,控制血管斑塊的進展,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同時,還具有抗炎、穩定斑塊,保護血管內皮,預防斑塊破裂,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所以,服用他汀類藥物,主要是預防心肌梗塞,預防腦梗塞的發生。 服用他汀類藥物,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 服用他汀類藥物常見的副作用,有肝功能損傷和肌肉損傷,以及血糖異常, 所以,當服用他汀期間,出現了食欲不好,厭食,腹脹,惡心,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尿液顏色變深等癥狀,要及時復查相關的指標,除了觀察之外,就是要定期做好復查。 長期服用他汀,需要復查哪些指標? 1、轉氨酶 長期服用他汀,容易出現肝損傷,所以,要定期檢查轉氨酶。 轉氨酶存在人的肝細胞中,如果肝臟受損,轉氨酶從肝細胞中釋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轉氨酶值就會升高, 所以,長期服用他汀,如果轉氨酶值升高,說明肝臟受到損傷。 如果升高幅度不大,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繼續用藥,并密切的觀察轉氨酶指標,如果轉氨酶超過正常值的3倍,就需要停藥或者減量,4~6周后再復查,轉氨酶一般能夠恢復正常。 2、肌酸激酶 大多數的肌酸激酶存在于體細胞中,如果肌酸激酶升高,說明肌肉有損傷, 如果服用他汀藥物,出現肌肉酸痛、乏力等情況,就要檢查肌酸激酶的數值,如果肌酸激酶水平,進行性的不斷升高,就要考慮停藥或者換藥。 3、血脂 服用他汀類藥物,主要是降低血脂,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目標范圍之內,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所以,定期復查血脂,就是了解血脂是否達標,通過血脂的數值變化,來調整用藥。 根據心血管危險分層,來看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是應該控制到小于3.4mmol/L,還是小于2.6mmol/L,還是小于1.8mmol/L。 如果血脂控制不達標,或者控制不理想,需要更換他汀類藥物或者聯合使用其它降脂藥物來降低血脂。 4、血糖 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會有血糖升高的副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血糖升高,都是藥物引起的,要綜合其他因素進行分析,如果是藥物引起的,可以更換對血糖影響較小的降脂藥物。 服用他汀類藥物,多久復查各項指標? 一般在開始服用他汀后的1個月、 3個月、半年復查一次, 一般副作用大多發生在6個月之內,6個月內沒有副作用發生,大多數可以長期穩定用藥,只要每年定期復查血糖,血脂,肝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標。 總而言之,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所以,服用他汀藥物期間,要注意復查血糖,血脂,肝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標,一方面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達標,另一方面就是要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