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醫界有這樣一個說法:內不治喘,外不治癬。意思說的是咳喘和皮膚病這2類病都是很難治的。 ![]() 今天給大家推薦醫圣張仲景的《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讓再狡猾的“濕疹”,也逃不掉,是由麻黃,杏仁,桑白皮,赤小豆,連翹,大棗,生姜,炙甘草組成。醫圣張仲景的這張《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是治療皮膚瘙癢的第一方,現代各種難治的皮膚病都可以在這個方子上加減來治。 我來用梯隊思路跟大家做一個簡單分析。 第一梯隊,用麻黃+杏仁+桑白皮來調暢肺的氣機。正所謂治皮先治肺,皮膚的問題要找肺來治。為什么呢? 因為肺主皮毛。這組藥對,用麻黃來宣肺解表,打開汗孔,讓邪氣有機會從汗孔跑出去。另外,用杏仁來降肺,用桑白皮來瀉肺,用意是邪氣能從汗孔出去就從汗孔出去,汗孔不能出去的就從肺里降下去,因為肺和大腸互為表里,皮膚的邪氣通于肺,可以從大腸排出去。 ![]() 第二梯隊,用赤小豆+連翹來清熱利濕。既然是皮膚底下藏了很多濕氣,就要想辦法來把濕氣趕出去。赤小豆擅長把水濕從小便排走,連翹最擅長解毒,是治療皮膚瘡瘍最常用的藥,這兩味藥的靶向就是皮膚層的邪氣,有濕祛濕有毒祛毒。 第三梯隊,用生姜+大棗+炙甘草來調脾胃扶正氣。這是張仲景先生最常用的扶正氣組合了,生姜配大棗辛甘化陽,化生出陽氣來才能有力量排邪氣。 這個方子用三個梯隊來祛邪扶正,把郁在皮膚表層下的濕邪一網打盡,把濕邪趕走之后表現在外的疹子就會消失,皮膚瘙癢這些癥狀也就自然消失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