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書法藝術,主要分兩?類:?類是佛教的造像題記;?類是民間的墓志銘。僅龍門?窟的造像題記就有三千余品,?著名的是《龍門??品》。墓志在南北朝時?分盛?,其中北魏的墓志銘?前代都多,書法中帶有漢?筆法,結體?嚴,筆畫沉著,變化多端,美不勝收。 魏碑中隸屬龍門二十品之《太覺造像》,是典型的厚重樸茂的魏碑風格。我們先看全碑: ![]() 全稱《比丘道匠造像題記》,無造像紀年,依據其風格和所處位置,當在北魏孝文帝太和末年和宣武帝景明初年間。這件?刻備受書法家們的推崇,被視為魏碑的代表作。其筆畫棱?分明、斬釘截鐵,純為鐵刃??闊斧、不加修飾地鑿出的,雄強、樸拙、?然天成,具有相當?的藝術價值。下面給大家分享分頁完整版: ![]() 作為典型的厚重樸茂的魏碑風格,也正是大多數人喜歡魏碑的原因所在。此碑以方筆為主,筆畫雖緊湊,卻氣息流暢。 ![]() 通篇字勢體態雄強中不乏柔美,古雅而奔放。 ![]() ![]() ![]() ![]() 附,釋文: 大覺去塵,有生謂絕,尋處刊形,則應合無方,升峰由源,思果依本,是以比丘道匠,住與妙因。今悟盡性,竭已成心,造像六區。上為皇道更隆,三寶無點,愿師僧父母,魂與神游,宿與慈會,身終百六,視絕三涂,動不遠于如來。有氣者咸資來業。 《太覺造像》,又稱《比丘道匠為師僧父母造像題記》,刻于北魏孝文帝末年時期,造像龕內主尊為戴冠交腳彌勒菩薩,頭頂上方各一小龕,內里一坐佛。坐雙獅座,頭光中心刻蓮花,九尊坐佛圍繞;菩薩大眾雙手合十,立于兩側。 意為出家比丘道匠,發心為師僧父母,造像六區。愿國道昌隆,愿已故者得生善處,都得覺悟,啟發如來自性,“大覺去塵”,遠離三途八難。短短91字,大孝悲心,情念至情,一覽無余。 不只是造像書法而已,于今生命也帶來良多啟示。不但是后世書法愛好者臨摹學習不可多得的珍品,常常練習,靜心健體,提升正能,更能啟智開慧,啟發良能。 歡迎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有什么心得 掃碼加入墨香亭群聊一起學習 |
|
來自: 昵稱40525636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