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文學的璀璨星空中,李商隱的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了一顆耀眼的明星。 其中,《安定城樓》更是他七律作品中的瑰寶,被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王安石曾贊譽道:“即使是杜甫,也不能超過此詩的境界?!?/strong>而詩中的第三句更是千古流傳,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經典。 (附:李商隱《安定城樓》全詩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游。 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 ![]() 《安定城樓》一詩,首先以宏大的背景開篇,“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strong> 詩人站在高聳的城樓上,目光穿越綠楊枝的掩映,遠眺著無盡的汀洲。這里的“迢遞”和“百尺”不僅描繪了城樓的高聳,更在無形中拉遠了讀者的視野,使人心生蒼茫之感。綠楊枝外的汀洲,則構成了一幅遼闊而又朦朧的畫面,為整首詩奠定了深遠、悠揚的基調。 接下來,便是那千古流傳的第三句,“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游?!?/strong> 李商隱在這里運用了賈誼和王粲的典故,以兩位歷史人物的遭遇來隱喻自己的懷才不遇和漂泊無依。賈誼年少時便才華橫溢,卻因政治斗爭而遭排擠,虛垂淚水;王粲則在春來之際,為了生計而不得不更遠游他鄉。這兩位人物的遭遇,無疑與李商隱自身的經歷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他借此表達了自己對命運的無奈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 在詩的后半部分,“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strong>李商隱進一步抒發了自己的感慨和志向。他渴望能夠像范蠡一樣功成名就后泛舟五湖,但現實卻讓他只能在江湖中漂泊,直到白發蒼蒼。盡管如此,他依然懷抱著“欲回天地”的壯志,希望有一天能夠扭轉乾坤,實現自己的抱負。這里的“扁舟”不僅象征著隱逸和逍遙,更寄托了李商隱對自由和理想的渴望。 最后,“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strong>詩人以鹓雛和腐鼠為喻,表達了自己對世俗偏見的蔑視和不屑。鹓雛是傳說中的鳳凰一類神鳥,而腐鼠則是卑微的食物。李商隱自比鹓雛,將那些追逐名利、不識真才實學的人比作喜好腐鼠之輩。他諷刺這些人只知道追逐眼前的利益,而無法理解真正的高遠之志。 ![]() 《安定城樓》不僅展現了李商隱深邃的文學造詣和高超的藝術技巧,更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傳達了詩人對人生、愛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這首詩以其深沉的情感、獨特的風格和深邃的哲理,成為了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為后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和感悟。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