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防癌意識的不斷提升,許多乳腺癌在非常早期就能被發現并得到治療,其中很多患者在術后經過病理檢查,發現腫瘤是原位的、原位癌。 乳腺原位癌,也稱非浸潤性乳腺癌,??是指癌細胞局限于乳腺導管或小葉內,未突破基底膜向周圍組織浸潤的癌癥。這就意味著癌細胞尚未擴散到乳腺外部,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乳腺原位癌的預后都要相對較好。 一、乳腺原位癌 乳腺癌,是乳腺腺體發生了腫瘤。 每側乳腺由多個小葉組成,小葉形似于葡萄串,呈放射狀分布。每個小葉末端可以看成由多個小葉單位組成,包括乳腺導管和乳腺腺泡。 以腫瘤出現的部位分,乳腺原位癌分小葉原位癌和導管原位癌兩種基本類型。 ??小葉原位癌 小葉原位癌,又稱為小葉內癌,癌細胞局限于乳腺終末導管、腺泡內,未突破其基底膜。 ??導管原位癌 導管原位癌,又稱為導管內癌,發生在乳腺較大的一些導管內,癌細胞局限于導管內,未突破基底膜,這類腫瘤所占比例要大一些。 二、如何應對? ??手術 乳腺原位癌,??手術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治療措施。 乳腺原位癌雖然尚未浸潤周圍組織,但仍有可能發展為浸潤性乳腺癌,早期切除腫瘤是防止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此外,手術還可以提供直觀的病理診斷,可以更準確地判斷疾病的程度。 原位癌手術方式有保乳手術、或全乳切除手術,手術不牽扯到腋窩淋巴結。 ??化療 乳腺原位癌術后輔助化療無益,目前不推薦化療。 ??放療 乳腺小葉原位癌的復發風險相對較低,因此在手術后通常不推薦放療。然而,對于??導管原位癌,如果采用的是保乳手術,那么術后就需要輔助放療,效果仍然可以達到與全乳切除術相當的水平。 ??內分泌治療 對于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即使其患的是原位癌,手術后仍需考慮接受??為期5年的內分泌治療。 ??內分泌治療可以降低患者體內激素水平,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通過長期的內分泌治療,可以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 術后內分泌治療還有預防對側乳腺癌發生的作用。腫瘤發生與患者體內激素水平異常有關,??內分泌治療通過調節激素水平,有助于降低對側乳腺癌的發生風險。 內分泌治療需根據患者的絕經狀態進行區分,同樣分為絕經前和絕經后兩種情況。 ??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主要針對的是Her-2陽性乳腺癌的患者群體。但是對于原位癌的患者,靶向治療并不會帶來益處,因此,??不推薦對Her-2陽性乳腺原位癌使用靶向輔助治療。 三、原位癌能不能被治愈? ??能! 臨床資料顯示,乳腺原位癌患者經過規范治療,大約98%的患者不再患乳腺癌。這一數據無疑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信心,表明只要我們及時發現并規范治療,原位癌是完全有可能被治愈的。 我們也要看到,雖然原位癌的治愈率非常高,但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掉以輕心。任何癌癥,無論其早期還是晚期,都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采取科學、規范的治療方法。??原位癌也存在復發的可能,仍需定期進行復查,以確保腫瘤不復發、再發。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24年版) |
|
來自: 昵稱7178216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