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如何培養“領袖氣質”?父母試試這4點
在任何一個團隊中,總有人充當著團隊的核心角色,在動物群體中都是如此,人類在生活中更是劃分了太多的角色。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每個孩子都應該培養領袖能力,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支撐起一片天空,畢竟父母不能陪伴孩子的一生。
一位80后的父親跟我分享,孩子現在上4年級了,不僅成績優異,還是班集體的小干部,經常幫助老師積極組織班集體活動,深的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匿名投票班級個人榮譽時,也能拿到好名次,說起兒子的表現總是滿臉自豪。
那如何像案例中的父親一樣,培養出孩子的領袖氣質,拔得頭籌呢?
第一:允許孩子在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進行探險和嘗試。開放性的教育孩子,不去過度干涉,束縛孩子想要去參與的活動和游戲。這樣有助于他們獨立性格和自信的養成,并且勇于處理個人行動產生的后果。
第二:讓寶貝多多思考問題。出于對于這個世界的未知,孩子總是奇思妙想,并提出各種問題,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提出的問題很傻,不予理會或者給出"不知道"的回復,其實這樣孩子就會很迷茫,久而久之,他也不會有太多的思考了。
所以要鼓勵孩子多問為什么,怎么辦?可能有些自然科學問題家長也不太懂,那就和孩子一起通過其他途徑找尋答案。領袖能力也是思考能力,沒有好的解決方案怎么能服眾勝任呢?
第三: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只有家長相信寶貝,孩子才會相信自己,許多案例都表明積極正面的教育總能讓孩子成功。
游泳冠軍傅園慧說過,從小開始練習游泳時,父親就告訴自己是天才,小小的傅園慧正是從爸爸那里得到了內心的支持和力量,才支撐著她一直堅持下來,最后在世界大放光彩。
第四:讓孩子擁有夢想,并傾聽孩子的夢想。很多孩子沒有夢想哦,這是因為孩子還不夠了解自己,家長要輔助孩子積極畫夢,有了夢想他才會有目標。但不要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構建夢想,要讓寶寶有自己真正想去做并為之付出努力的事情。
如果孩子能有領袖氣質,對于孩子今后的學習以及工作上的表現都有深遠的影響,讓孩子在一個團隊中有出色的表現,得到團隊的認可成為"領頭羊",也會在以后工作中得到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