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標上共識 很多人都看過《西游記》,《西游記》里的唐僧師徒,算不算一個團隊? 如果沒有唐僧,就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最多只能算是一個團伙,算不上團隊。 正因為有了唐僧,他們才成為了一個團隊。 為什么?因為唐僧賦予了這個團隊一個目標——西天取經。 當團隊有了共同的目標,遇到困難時,團隊才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困難,最終達成目標。 反過頭來,如果團隊沒有清晰的、共同的目標,最多只能算是一盤散沙。 管理,始于目標,成于共識。 “始于目標”,就是要先明確目標,這是首要任務。 團隊,必須有清晰的目標,沒有明確的目標,管理就會失去方向,團隊也會感到迷茫。 “成于共識”,管理,不僅僅依靠目標的設定,更重要的是團隊對目標的認同。 團隊對目標達成共識,才有動力去實現這些目標。 正所謂,上下同欲者勝。打仗,如果將軍和士兵做不到上下同欲,力出一孔,是很難打出勝仗的。 所以,你要和團隊達成共識,把目標講清楚,把利害說清楚。 干好這個事,能拿到什么樣的好處;干不好這個事,會有怎樣的后果。 “眾人同心,其利斷金”,目標上共識,是團隊“打勝仗”的開始。 真金不怕火煉,團隊光有目標共識是不夠的,還需要在戰場上檢驗戰斗力。 很多團隊,一旦上了戰場,就沒有精氣神。 一遇到困難,就會退縮,經不住對手的打擊,就泄氣了。 李云龍的團隊,為什么是最好的團隊?因為他的團隊,是經歷過血與火的錘煉的。 蒼云嶺之戰、李家坡之戰、攻打平安縣城……在一場場的血戰中,不斷積累戰斗經驗。 不斷提升團隊戰斗力和凝聚力,最終成為一支戰無不勝的英雄團隊。 真正的好團隊,不是把聰明人召集在一起就可以了,是打出來的。它考驗的是團隊的執行力。 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零。打仗的團隊,和打勝仗的團隊,一字之差,精氣神完全不同: 打仗,是執行,關注的是過程,“有沒有做”: 我和客戶聯系了,客戶說還在考慮中,需要的話會跟我們聯系……我會隔三差五跟他聯系一下,我盡力了…… 打勝仗,是責任,關注的是結果,“有沒有做好”: 明知客戶很難搞定,敢不敢再往前一步?第一次被客戶拒絕,能不能再堅持一下? 這條路走不通,那就換條路……為了拿到結果,方法永遠比困難多。 打勝仗,永遠是檢驗團隊戰斗力的最好標準。 所以,在行動上,一定要有不達目標決不罷休的態度,頂得住壓力,耐得住寂寞。 不管路有多難走,遇到的困難有多大,始終保持“贏”的信念。 利益上共享 能打勝仗的團隊,固然是好團隊。 但也得注意,血性是會夭折的,它需要培育,需要點燃。如何培育,如何點燃呢?要靠激勵。 很多管理者,事前和事后,兩個樣子。 事前,他會跟你說:“你放心,我不會虧待你的。”事后,卻說:“你干得還不錯,但還是有差距……” 真到分錢時,就變得摳摳搜搜。事前張口閉口談貢獻,事后從來不提回報。 總想馬兒跑,卻從來不讓馬兒吃上草。 每天,都是坐在高位上,要求員工:要學會奉獻,好日子都在后頭。 但其實,不會分錢,就只能虧錢。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只談貢獻,不談回報,團隊一定麻煩不斷: 工資發了不少,員工積極性卻不高;你掏心掏肺,員工卻心思各異…… 任正非有一個觀點,我覺得很對,“絕不讓雷鋒吃虧,貢獻者定當得到合理的回報。” 真正好的團隊,首先會做到利益上共享,賞罰分明,激勵到位。 對于兢兢業業做事的人,只要他做出成績,達到考核標準,就不會讓他吃虧,一定會重賞。 你想要賺錢,首先要學會分錢。 錢分好了,管理的一大半問題就解決了。團隊分到錢,才有動力繼續進步。 會分錢,是一種本事。該談回報的時候,不要吝嗇。你吝嗇了,團隊就會對你吝嗇。 情感上凝聚 以前我們有句話,叫“一面旗、一塊鐵、一個家”。 一面旗,是共同的方向和目標;一塊鐵,是鐵的紀律和執行力;一個家,是家一樣的情誼。 |
|
來自: taotao_2016 >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