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位于我國西南部,這里地貌特殊,崇山峻嶺,層巒疊嶂,河網密布,氣候宜人,避暑佳境,文化多元,發展潛力巨大。 ![]() 貴州還是個美食王國,當地人善用“魔法”,將酸、辣、甜、鮮、醇有機結合到一起,構成了多彩的黔菜。 2018年,中國烹飪協會評選出了各地的代表菜,其中包括貴州的十大經典名菜,下面為大家就介紹一下,看看您吃過幾道。 ![]() 一、烏江豆腐魚烏江豆腐魚起源于遵義市烏江鎮,在遵義市的大小飯店幾乎都有這道菜,“到烏江鎮吃魚”是很多游客的共識。烏江水質優良,盛產各種野生魚,肉質鮮香嫩滑,用烏江水制作的豆腐細膩爽滑,把二者改刀切塊,起鍋燒油,以糍粑辣椒、胡辣椒、豆瓣醬豐富底味,再放入魚肉和豆腐燉制而成,香辣過癮,味道醇厚。 ![]() 二、花江狗肉花江狗肉是安順市關嶺縣花江鎮的特色美食,享譽全國,在花江大街兩旁狗肉館隨處可見,很多外地游客慕名前來品嘗。花江狗肉,選用農家健壯土狗制作而成,皮滑肉嫩,油亮誘人,久吃不厭,可冷吃,可熱炒,還可以制作狗肉火鍋等,都非常值得一試,素有“狗肉滾三滾,神仙坐不穩”的說法。 ![]() 三、青巖狀元蹄青巖狀元蹄是貴陽市花溪區青巖古鎮的特色美食,相傳清朝時期,當地學子趙以炯進京趕考前吃了“豬蹄”,后來“金榜題名”,因而得名。在青巖古鎮,街頭的食肆幾乎都在吆喝狀元蹄,狀元蹄是以老湯煨制而成,色澤紅潤,軟糯Q彈,不腥不膩,色香味俱全。 ![]() 四、苗家酸湯魚苗族人民愛吃酸,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的說法,酸湯魚便是最有代表性的名菜,是當地人招待客人必備佳肴,久負盛名。酸湯魚的靈魂在于酸湯,是用米湯自然發酵而成,再放入鍋中,加入花椒、辣椒、蔥姜燉出香味,再放入新鮮的魚塊煮制而成,吃起來酸香解膩,肉質細嫩,風味獨特。 ![]() 五、貴州辣子雞作為黔菜的招牌菜,辣子雞在貴州的認可度頗高,當地的飯店必不可少,逢年過節時也是家宴主菜之一。貴州辣子雞的做法與川渝的有所不同,以雞肉為主,配以當地的糍粑辣椒,先炸后炒而成。成菜色澤紅亮,肉質緊實,香辣過癮,可作為炒菜,還可以煮火鍋。 ![]() 六、宮保雞丁晚清名臣丁保楨是貴州平遠人,被追贈“太子太保”,非常愛吃花生雞丁,并指導家廚多次改良,創制出了“宮保雞丁”。貴州宮保雞丁的做法與四川、山東的有所不同,不放花生、黃瓜,只用雞肉、糍粑辣椒、大蒜、蒜苗幾種食材制作,色澤金黃,油潤多汁,咸辣酸甜。 ![]() 七、素瓜豆素瓜豆是一道家喻戶曉的貴州家常菜,看似平平無奇,并不特殊之處,卻深受貴州人民喜愛,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來上一碗素瓜豆,消熱解暑,清爽開胃。素瓜豆制作很簡單,豆角掐成長段,青南瓜掰成小塊,放入鍋中煮熟,再用胡辣椒、折耳根、醋、食鹽調成蘸汁,蘸著吃。 ![]() 八、盜汗雞盜汗雞被譽為黔菜中雞湯第一菜,有上千年歷史。與云南汽鍋雞類似,盜汗雞就是用盜汗鍋做出的雞,盜汗鍋是三鍋合一,地鍋用于盛水直接加熱,中鍋用于盛放食材,天鍋盛放冷水置頂。在三鍋共同作用下,做出的雞肉鮮嫩無比,湯汁澄亮,營養豐富。 ![]() 九、騸雞點豆腐騸雞點豆腐是貴州的一道風味小吃,在畢節地區尤為常見。騸雞就是被閹了的公雞,不是公雞也不是母雞,清心寡欲的雞肉肉質非常鮮嫩,一點都不膩。當地人把騸雞肉和豆腐燉在一起,再蘸上點小米辣調的辣椒水,真是過癮,雞湯也很鮮美。 ![]() 十、糟辣肉片糟辣肉片是安順地區的傳統名菜,特別是在屯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這道菜以糟辣椒和里脊肉為主料,糟辣椒就是密封一段時間的剁椒,風味特殊,用這種辣椒炒過的肉片,酸辣爽口,非常下飯。 您吃過幾道呢?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