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cqywy"></del>
  • <ul id="cqywy"></ul>
  • <ul id="cqywy"></ul>
  • <del id="cqywy"></del>
  • <strike id="cqywy"><rt id="cqywy"></rt></strike>
    <ul id="cqywy"></ul><cite id="cqywy"><input id="cqywy"></input></cite>
    <tfoot id="cqywy"></tfoot>
    <ul id="cqywy"></ul>
    • <ul id="cqywy"></ul>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國學·經典古文逐字精讀|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

       昵稱503199 2024-12-30 發布于湖北

      圖片


      《送李愿歸盤谷序》
      唐·韓愈
      唐代文學家韓愈的散文,這是一篇贈序的類型。古人臨別時會贈寄詩文,表達感傷勉勵等不同的感情,贈序的源頭要往前追溯很遠,而這種散文的最佳作者就是韓愈,他的文集中收錄了很多篇贈序,比如《送孟東野序》,是他在貞元十九年為送別孟郊而作。在其中論述了先秦以來的文學,已經遠遠超越了普通的送別文章。而《送李愿歸盤谷序》創作于唐德宗貞元十七年,朋友李愿從長安返回盤谷的時候,韓愈寫的別有深意的贈序。他以朋友李愿的口吻表達了非常復雜的內心思想。在文章中充滿了自嘲的意味,也隱隱透著自己對前程坎坷的不滿。

      與韓愈別的贈序不同,這篇文章里略有陰陽怪氣式的風格,使得全篇閱讀起來極具有故事感,與我們正常生活中的交談極為接近。它不像《送孟東野序》那樣縝密嚴肅,所以歷代以來有很多人喜歡這篇。當然也有學者持批評的態度,這大概就是能否感同身受的問題。

      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曾經說過,晉代最好的文章只有一篇,就是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蘇東坡接著老師這句話說我認為唐代最好的文章也只有一篇,就是韓愈的《送李愿歸盤谷序》。他接著還感嘆說,我這輩子總想仿照著寫一篇,但是每次拿起筆來都無法成文,因為韓愈寫得太好了,我實在超越不了,所以常常自我安慰。不若且放教退之獨步,我還是不勉強了,就讓韓愈去當這個贈序第一人吧。歐陽修說晉無文章唯歸去來,蘇東坡說唐無文章唯送李愿歸盤谷,這都是以北宋當時的文學風氣環境,又將前人與自己的處境相關聯,進而得出的評論,并不是說晉唐真的沒有別的好文章。

      《送李愿歸盤谷序》融合了不同時代的文學風格,它是散文,同時又具有漢魏賦文的特征,就是在散文當中有一定的含駢量,它還具有先秦時期《楚辭》的意象,可以說是上溯風騷,中及賦體,下合散文。這篇文章狠狠出了韓愈心中的一口氣,但他又將分寸拿捏得非常合理。歐陽修曾經寫過一篇致敬本篇的散文《醉翁亭記》。

      唐德宗貞元十七年,韓愈正在長安等待吏部的銓選,他的朋友李愿是個隱士,準備從長安返回隱居的盤谷,韓愈送別李愿的時候寫下了這篇贈序。主流的看法是韓愈借朋友李愿之口批判了風光無限的權貴,同時贊揚了世外隱士的超凡脫俗。另外還有的看法是韓愈在揶揄自己的處境,并表明自己積極進取的態度,文中的成功高位者,并非是他批判的對象。我們如果想了解任何文章想表達的思想,都要結合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當時的實際處境。

      在《祭十二郎文》中,韓愈自述過從小到大的經歷,他自幼孤苦伶仃。由嫂子鄭夫人撫養長大。唐德宗貞元二年(786),十九歲的韓愈進京求取功名,從貞元三年到貞元五年(787—789) ,他連續三年參加科舉均以落榜告終,直到貞元八年(792)他第四次參加科舉才考中,可以說是好不容易取得了功名,他報名參加了吏部銓選,希望取得授官的資格。

      從貞元九年到貞元十七年(793—795),他連續三次參加吏部試,均以落榜告終。兩次連續三次落榜。此時韓愈陷入了困境,他當時的經濟條件極差,多次投書給宰相謀求推薦未果(795)。這種挫折使他深受打擊。

      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他實在是熬不住了,只好去宣武節度使董晉麾下,擔任觀察使推官,就是在《祭十二郎文》中說的: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實際上是非常無奈的選擇。貞元十五年董晉病逝(799),韓愈護送董晉的靈柩還鄉,他剛走汴州就發生了兵變,所以他僥幸逃過了劫難,當年就轉到了徐州張建封的幕府,但是次年徐州也發生了兵變,幸好韓愈提前去了洛陽,又逃過了一場劫難。這兩次差點被亂兵吃掉的經歷,對他震撼是非常大的。而且在藩鎮擔任幕僚不是正途,因此他再次來到長安等待吏部的銓選,此時已經到了貞元十七年(801),《送李愿歸盤谷序》就是在這個時候寫的。

      從貞元二年他來到京城,一直折騰到貞元十七年,他送別李愿的時候前途依然沒有個確切的著落,而韓愈此時正在拼命地求前途,送李愿回山的時候說一些客氣話那是必然的,但說他推崇隱士而諷刺達官顯貴應該是會錯了意。韓愈的態度非常明確且堅定,他不推崇隱士,更不想隱居,這個態度伴隨了他的一生。當時有個著名的隱士李渤,多次拒絕朝廷的征詔,就是韓愈寫信勸他出山,韓愈畢生都在追求入仕,為了謀求前途曾多次給宰相上書,《古文觀止》中就有兩篇上宰相書。韓愈說自己待命太久心中焦急,所以屢次給大人上書,并數次想要拜見,但是都沒有成功。

      他說先秦那些求前途,魯國不行就去齊國,齊國不行去宋國,可是如今天下一統,謀不到官職就只能隱居,可是心憂天下的人都是不甘于隱居的,因此我不斷激勵自己,不斷投書給大人以求推薦,一定要爭取到朝廷的正規編制,這是韓愈的目的。《送李愿歸盤谷序》的主旨其實很明顯,他并不是嘲諷掌權的達官貴人,恰恰與此相反,他描述的這些所謂的達官貴人其實是韓愈真正追求的人生目標,正因為當時沒有實現這個目標,他陷入了困境與迷茫之中,他借李愿的口發泄了自己的些許不滿,也就是后世學者批評的牢騷之氣。其實儒家的核心理念就是出仕,這在今天看來有著很大的局限性,需要改革以適應現代社會,但是在當時來說它就是社會的主流觀念,有些學者站在當今的角度喜歡給古人戴上反封建的桂冠,這其實并不是很符合常理。

      《送李愿歸盤谷序》以略含詼諧的語言風格,在彌漫出的不滿的情緒之中,表達著孟子所說的那種“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種觀點相對來說更為合理一些。韓愈認為自己還沒有到窮的地步,他還可以向達這邊博一博,他雖然贊揚了李愿的隱居環境,但他自己并沒有隱居的意思,他這一年通過了吏部銓選,次年就被任命為國子監四門博士,正式走向了他理想中的人生軌道。

      這篇文章是詼諧中透著無奈,激憤中藏著委屈,失敗中帶著不甘,笑中帶淚講了一個人生故事。


      1


      太行之陽有盤谷。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

      太行山的南面有個盤谷,盤谷之中,有甘甜的泉水、肥沃的土壤,茂密的草木,居住在這里的人非常少。

      [注釋]  盤谷:在今河南濟源北二十里。太行:山名,太行山。陽:中國在地理上屬于北半球,古人根據陽光的照射方向將山南水北稱為陽。叢茂:草木蔥蘢豐茂的樣子。

      開篇就交代了地理特征,這里說的太行是指太行山,太行行山脈縱橫四省市(京冀晉豫),它從北京沿著河北與山西的省界,向南延伸到河南濟源與王屋山相接。列子在《愚公移山》的故事里說: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太行之陽有盤谷就是說太行山的南面有個盤谷,這就是李愿隱居的地方,遠離城市的喧囂,自然風光是極好的。  

      在盤谷這片區域之中,有甘甜的泉水、肥沃的土壤、茂密的草木,這是陶淵明標準的隱居空間,但是遠離了城市的煙火氣,畢竟會有很多不便之處的,雖然能盡享私密空間,但是入住率并不高。盤谷在河南濟源的北部,至今還保持著一定的自然狀態。兩山之間狹長有出口的低地稱為谷,李愿隱居的這處山谷是有名字的,它叫盤谷。



      或曰:“謂其環兩山之間,故曰'盤’。”

      有人說:因為它環繞在兩座山之間,所以稱為盤。

      [注釋]  或:代詞。盤:環曲圍繞。

      這是從地理形勢上說的,盤就是環曲圍繞的意思,這應該是盤谷最直觀的名稱來源。從地理圖上看它的位置,就是環繞在兩山之間,長期以來都是人跡罕至的純自然環境。

      清代乾隆皇帝非常喜歡這篇序,他曾多次游覽河北薊州的盤山,因為薊州的盤山也在太行之陽,長期以來就被認為是李愿歸隱的盤山,乾隆皇帝以此為題還寫過很多詩。后來他聽說河南濟源還有個盤谷,就下旨派河南巡撫前往勘察,發現當地還殘存著北魏修建的盤谷寺,他又費了很大的力氣找到了李愿的墓。乾隆皇帝御賜了一塊石碑,正面刻的就是韓愈的《李愿歸盤谷序》,在山體上還刻了乾隆皇帝寫的論文,今天去濟源旅游的時候可以看到。他完整地說明了確認李愿盤谷的過程,說自己從前把薊州的盤山認作了盤谷,大學士蔣溥等人修縣志的時候礙于皇帝的面子不敢糾正,這既是皇帝的過失,也是大臣的失職,特此刻石說明當年搞錯的全過程,以免權力過于干預學術貽笑大方。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友人李愿居之。

      有人說:這個山谷,位置偏遠,地勢險要,是隱士往來逗留的地方。我的朋友李愿住在這里。

      [注釋]  宅幽而勢阻:位置偏僻而地勢險要。宅:指居所,引申為位置。勢:地勢。幽:深邃,引申為偏僻。阻:指險要的地方。秦國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偏僻險要的地方必然交通不暢。盤旋:有時也會寫作周旋。黃庭堅在《松風閣詩》:舟載諸友常周旋。更常用的是盤桓,曹植在《洛神賦》里說:悵盤桓而不能。都是指徘徊逗留,引申為對某個地方非常留戀而駐留。

      這是盤谷名字來源的另一種說法,前面說環兩山之間,物理合名法;這里說的隱者之所盤旋,精神命名法。反正盤谷這個地方是個物法雙修的好地方,雖然居民很少,但還是有人選擇住在這里。就是我的朋友李愿。到這里才正式點出人物,盤谷里的隱士叫李愿,他跟唐代西平王李晟的兒子同名,早期《古文觀止》等書誤注為一人,實際韓愈送別的這個李愿是隱士,另一個李愿是太尉李愬的哥哥,官至節度使不需要住到山里。韓愈在長安送別隱士李愿,說盤谷這個地方李愿居之,那說明他已經隱居在那里了。隱居得好好的,為什么他要跑到長安來呢?

      這篇贈序中的言論雖然是韓愈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但李愿必定是對他說過相關的話,我們從李愿說的話來看,他的隱居并不是人生第一選擇,他跑來長安應該也是尋求機會的,可能是隱居的盤谷有點遠,不像終南山那么便捷,他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于是決定返回盤谷。臨別的時候對韓愈說了一番話,韓愈的語言組織能力強,就把李愿的話轉換成了精彩的文章,也表達了自己的心中所想。以下李愿說在表面的話,即是韓愈發自內心的話。他詳細說了人的三種處境。


      2


      愿之言曰: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李愿說:人們稱之為大丈夫的那些人,我是知道的。

      從這句話開始,是李愿提到人的第一種處境,他這里說的大丈夫,是指在當世有作為的人物。《三國演義》中溫侯仗戟豪言: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是指立有曠世之功而居高位的人。那這些人是什么狀態呢?



      利澤施于人,名聲昭于時,坐于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他們把利益和恩澤施給他人,使自己的名聲廣泛傳揚在當世,他們坐在朝堂上,掌握百官的任免,輔佐皇帝發號施令。

      [注釋]  坐于廟朝:在宗廟和朝廷參議國家大事,指大官居于高位,發號施令。廟:宗廟。朝:朝廷。廟朝在這里指朝廷。進:任命。退:罷免。進退:這里表示使動意義,使……進退,即任免的意思。

      利澤施于人,名聲昭于時。這兩句話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因為他把利益和恩澤施給他人,才使自己的名聲顯赫于當時,這是古代大人物的常規操作,非常重視自己的名聲,通過施給他人的恩惠來強化自己的德行。韓愈在吏部考核失利的時候,曾經致信給鳳翔節度使邢君牙,他在信里開頭就說了這番道理:他說我們布衣之士如果想要成功,必須借助王公貴人的勢力,而王公貴人想要維護自己的名聲,也必須借助布衣之士為之張目,這些能夠幫助他人改變命運的人,就是李愿這里說的大丈夫。那么他們既然能施恩惠給別人,自身的地位必定是很高的。

      這些人都是朝廷中的高官,他們有兩種令人羨慕的權力,首先是進退百官,進是任命,退是罷免。范仲淹在《岳陽樓記》里面說:進亦憂,退亦憂。他們除了能夠決定百官的任免,還能輔佐天子出令,輔佐皇帝發號施令。像這樣的大人物不僅有朝堂上的威嚴,他們出行的時候也會擺出非常大的排場。



      其在外,則樹旗旄(máo),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其物,夾道而疾馳。

      他們出行在外,會樹起旗幟,羅列弓箭,有武士在前面開路,隨從的人擠滿了道路,提供物品的下人,各自拿著自己負責的東西,在道路兩側縱馬飛奔。

      [注釋]  旗旄(máo):旗幟。旄,旗竿上用旄牛尾裝飾的旗幟。這是大官出行的標志。羅弓矢:羅列弓箭,這是表示威儀。武夫前呵:武士呼喝開道。疾馳:馳的本意就是車馬飛奔,疾馳是在馳的基礎上再加一個檔次。

      像這些大人物出行的時候,是有相應裝備的。儒家搞這套形式禮儀是最有一套的,排場擺出來就會讓你知道是誰來了。旄指旄牛尾,古代用來裝飾旗子,樹起旗子羅列弓箭,古裝電視劇里常見這種場景,除了彰顯級別的旗幟和武器,還有武士在前面開路。隨從人員擠滿了道路,戲文里常說官員出行凈水潑街,除了開路的武士以外,還有各種分工不同的下人,每個下人各自拿不同的物品在大路兩邊縱馬飛奔。疾馳,馳的本意就是車馬飛奔,疾馳再加一個檔次,飛奔的車馬卷起遍地煙塵,隔絕了達官貴人與普通百姓。這些大人物出行都如此威風,社交環境就更加令人瞠目。



      喜有賞,怒有刑。才畯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

      他們高興了就會賞賜別人,他們生氣了就會懲罰別人。有才華的人擠滿他們面前,他們引經據典來吹捧這些大人物的美德,他們內心享受這些恭維卻從不表現在臉上。

      [注釋]  才畯:才能出眾的人。畯同俊。入耳而不煩:形容愛聽阿諛奉承的話。入耳:中聽。這里的煩字指動心,不煩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刑:懲罰,《史記·陳涉世家》里說受壓迫的百姓,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這句是描寫人感染權力病以后的表現。首先是心思變得令人琢磨不定,這種不確定性對人形成壓迫感,古代的皇帝和權臣精通這種伎倆。古文里經常省略主語和賓語,使文字變得極為生動有力量。李愿說這些掌握權力的大人物,他們高興了就會賞賜別人,他們生氣了就會懲罰別人,這些人的心思很難猜測,但是歌頌他們的人并不少。很多有學問的人聚在他們面前,也就是俗稱的門客,他們每天都干什么呢?

      道古今而譽盛德。注意這句話有不同的釋本,有的把而字作為并列連詞,說這些有學問的人在大人物面前,談古論今,贊揚著他們的高尚品德,這種釋義其實有失精準。這里的而字是帶有轉折性的連詞,說這些有學問的人在大人物面前,引古道今來贊揚他們的美德,這是直接釋義。如果進一步引申釋義,就是他們引經據典來吹捧這些大人物的美德。

      那么面對他們的稱頌之語,這些大人物有什么表現呢?韓愈用了非常精準的五個字:入耳而不煩。很多書籍把這句話釋義為:好聽的話傳到耳朵里而不感到厭煩,實際上是不精準的釋義。首先入耳這個詞是中聽的意思,比如說這首曲子是相當入耳,就是表示好聽。不僅是聲音傳到耳朵里,更重要的是傳到了內心,漢語的表達有時是非常微妙的,入耳而不煩真正要表達的是,這些大人物每天聽著這些稱頌的話語,心中非常享受而表面不為所動,這里的煩字指動心,表達的是內心波動表現在神情上,不煩就是喜怒不形于色。這些大人物時刻保持著自己的威嚴,同時也擁有當時最好的生活條件。



      曲眉豐頰,清聲而便(pián)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jū),翳(yì)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閑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

      他們家中的姬妾彎彎的眉毛,豐滿的臉頰,清透的聲音和輕盈的體態,外表秀美而內心聰慧,飄揚著輕薄的衣襟,長袖遮掩著面容,涂著雪白的脂粉,畫著黛青色的眉毛,閑居在一間間屋舍中,他們嫉妒別人得寵而自恃美貌,爭著展示自己的容貌以求得主人的眷戀。

      [注釋]  便(pián)體:輕盈的體態。惠中:聰慧的資質。惠同慧。裾(jū):衣服的前后襟。翳(yì):遮蔽,掩映。粉白黛綠:用來形容女子裝扮得嬌艷嫵媚,面容白皙,眉毛美麗。黛,古代女子畫眉用的青黑色的顏料。負恃:依靠。指依靠自己的色藝而藐視他人。

      他一口氣描述了這些人的形態,曲眉豐頰是描寫面容,彎彎的眉毛和豐滿的面頰,古代審美跟今天有點差別,形容美人都是面如滿月,雍容柔美的田字型臉比較受歡迎。清聲而便體是描寫聲音和身材,清澈透亮的噪聲,輕盈婀娜的體態。秀外慧中是描寫優秀的個人品質,外貌秀麗而內心聰慧,權貴家里的姬妾都是千挑萬選的,內外兼修具有很高的素養,她們過著非常優渥的生活,穿著當時最高檔的衣服。

      飄輕裾(jū),翳(yì)長袖。這里省略了他們的行為,這是描寫她們在跳舞時的形態,飄動著輕盈的衣襟,長長的衣袖時而遮擋著面容。裾是指衣襟,輕裾說明衣服的材料是高檔的輕紗。后來李賀描寫已經是都官員外郎的韓愈: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韓愈拼搏半生的物質條件,在這里大人物家里只是常態。

      他們家的姬妾還用著高檔的化妝品,她們臉上施著雪白的脂粉,畫著黛青如遠山的眉毛,每天無所事事閑居在一間間屋舍里,大人物家里的姬妾數量非常多,她們之間會發生各種矛盾。妨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這兩句描述姬妾們的心理和行為,她們嫉妒別人得寵,總以為自己天下無雙,爭相展示自己的美貌,希望得到主人的眷顧。

      這段內容除了展示大人物家里的高質量生活,還從這些姬妾的行為以小見大,她們在府里爭妍半艷,企圖取得相應的地位,正如韓愈這些人在外面四處求推薦,而只有成為這些成功的大人物,才能真正轉換人生的角色,因此全文這一大段描寫的達官貴人,并不是韓愈批判的對象,而是他努力想達成的目標。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當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這就是得到皇帝賞識、掌握當世權力的大丈夫所為。我不是厭惡這種生活而逃避它,這是有命運影響的,不可以憑僥幸而得到。

      [注釋]  不可幸而致:不可僥幸得到。幸:僥幸。致:取得、得到。

      李愿用長句總述了前面的描寫,這就是得到賞識而掌握權力的大丈夫的所為。知遇于天子,用力于當世,這就是韓愈非常明確的人生目標,后面坦誠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說我不是厭惡這種生活而選擇逃避,這些大丈夫的生活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能靠僥幸而獲得。韓愈很相信命運,為自己命盤寫過著名的三星行,說自己本應有宰相命,可是不巧命里犯了小人星。他這里暗示就非常清楚,李愿就是來長安求前途的,不是所有的隱士都是真隱士。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這些儒家底色的人心里面的終極渴望,只有像司馬承禎那樣受到三代皇帝的禮遇尊為國師,仍然選擇歸隱的人,那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

      李愿的隱居大抵是被動隱居,但他不愿意營營茍茍過度鉆營,毅然選擇返回了盤谷,在此安然度過了自己的一生,那從品格上就仍然是值得敬重的人,當時的社會情況使人處在兩個極端,要么在朝,要么在野,又沒有謀取到朝廷的功名,又不愿意四處鉆營去做幕僚,那么就只能選擇隱居。

      接下來就是描寫隱士的生活,跟前面美酒笙歌的大丈夫相比,隱士的生活就是極簡主義了。


      3


      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

      放棄出仕而選擇到荒野隱居,登上高處向遠方眺望,靜坐在茂盛的大樹下一整天,在清泉洗滌使自己獲得潔凈。

      [注釋]  窮居而野處:指居住在閉塞簡陋的山野中。窮居:指放棄出仕選擇隱居,出自孟子所說的: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說君子的本性綜合穩定,不因功業廣播而增加,也不因窮困隱居而減少。野處:指居住在野外。出自《易經》:上古穴居而野處。窮居野處就是說有個隱士住在僻野之處。升高而望遠。古代升登互訓,就是登高而望遠。

      開篇的時候是從宏觀角度寫的盤谷,而這里是以身臨其境的角度來寫的。貞元十三年韓愈在汴州做推官,對不能取得正途是耿耿于懷的,在郁悶之中寫過一篇《復志賦》,里面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進既不獲其志愿兮,退將遁而窮。

      在盤谷中登上一處高地向遠方眺望,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說:登東皋以舒嘯,李愿沒學陶隱士的長嘯,只是靜靜的望著遠方,內心中的雜念都放下了,那么遠方的洛陽便脫離到視線之外,長安也在內心中脫離了牽掛。在盤古之中與自然產生了交集。有時候在大樹下靜靜度過一整天,人擺脫煩惱獲得真正的清靜時,真的可以搬一把椅子靜坐一整天。昨日看花開,今日看花落。靜中觀造化,妙處在一覺。

      開篇還說盤谷泉甘而土肥,這里還有山間的流水,用清澈的泉水洗滌自己的身心,擺脫外面的種種物質誘惑。李愿在盤古過著簡陋而淳樸的生活。



      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

      采于山中的果蔬美味可口,釣于水中的魚蝦鮮香可食。作息沒有固定的時間,只求舒適安閑。

      [注釋]  茹:就是吃的意思。起居無時,惟適之安:大意是日常生活作息沒有固定的時間,只以舒適為準。適:舒適,在這里用作名詞,為“安”的賓語。起:指起床。居:指休息。

      李愿的盤谷資源是不錯的,他可以很容易獲得大自然的饋贈。美可茹就是美味可食,從水里釣到的魚蝦味道鮮美可口。斬斷紅塵事,山中煉此身。登高舒長嘯,獨坐釣龍麟。隱士的極簡主義生活顯得很高級,而且作息時間也非常養生。起床和休息沒有固定的時間,只求舒適安閑,保持自然的身體節律,睡覺睡到自然醒。這就是遠離了紅塵萬丈的自由。成為前面說的那種大丈夫固然有其中的好處,如果命運沒有給自己安排這種角色,隱遁于山林同樣也有好處,失之東隅,收之桑隅。失去了一些東西,必然就會得到另一些東西。



      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

      與其得到別人當前贊譽,不如求得背后無人詆毀。與其求得身體的享受,不如求得心中無憂。

      與其當面得到別人的贊譽,不如背后無人詆毀。與其得到形體上的物質享受,不如得到精神上的無憂無慮。李愿這么說既有自我安慰的成分,也有看破世俗的成分。他是真的隱居在盤谷了,成為了真正的隱士。韓愈這么說既是給李愿的臨別贈言,也是對自己前途未卜的糾結。進一步就是大丈夫所為,退一步就是盤谷里的隱士。李愿治愈了自己的選擇困難癥,韓愈仍然站在二者之間搖擺,一方面他渴望積極進取,另一方面現實對他的打擊非常大,如果真到了無法前進的地步,今天的李愿就是明天的自己,隱居的優勢也是在考慮之內的。失去了權力但獲得了自由。



      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chù zhì)不聞。

      山中的隱士不受官職的束縛,遠離殘酷的刑罰,不管天下的治亂,不關心官吏的升降。

      [注釋]  車服:指車馬服飾。古代儒家制定了等級森嚴的社會,從車服制式可以區分等級,這里的車服就是指功名利祿。維:本意是系物的大繩,引申為束縛。刀:斬刑。鋸:刖刑。刀鋸是指古代殘酷的刑法。加:施加。理亂:指國家的安寧與動亂。理:即治,唐人避高宗李治名諱,用“理”代“治”字。黜:貶,降職。陟:升,升職。指官員的貶和升遷。聞通問,詢問,打聽。

      這是隱士成功擺脫的束縛。車服不維就是功名利祿不能束縛,主語當然是隱士,享受不到這些好的禮遇,但同樣也能躲避某些不好的遭遇。隱士居住在荒無人煙的野外,跟其他人沒有利害關系,因此遠離了刑法,也不需要操心天下大事。隱士在山中與世隔絕,信息獲得是非常滯后的,所以天下的興盛與衰亡并不知曉。天地間只有自己活著,這才是本真狀態。不關心治亂,自然也就不關注行政方面的事。



      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

      這是生不逢時的大丈夫的作為,我就選擇了這樣的生活。

      [注釋]  我作為第一人稱,具有集體指向功能。如《曹劌論戰》:十年春,齊師伐我。

      不遇于時就是沒有得到入仕的機會,剛剛描述的那些隱士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就是李愿在這里說的“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他說隱居就是生不逢時的大丈夫所為,像我這樣的人選擇了這條路。當時隱居的人不止李愿,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選擇。

      這篇贈序寫到這里已經描述了人面臨的兩種命運,要么成功出仕,要么隱遁山林。李愿是被動選擇的,而韓愈也徘徊在被動隱居的邊緣,按他當時的困頓情況,心里稍微脆弱一點,也就跟隨李愿一起去了,但是韓愈是有名的硬骨頭,他選擇了中間那條可進可退,但并不怎么光鮮的路線。


      4


      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zī jū),口將言而囁嚅(niè rú)

      有些人拼命巴結于王侯公卿門下,奔走在謀求權勢的路上,當他們來到大人門前時,想進又不敢進,他們見到大人時吞吞吐吐想說又說不出來。

      [注釋]  形勢:權勢。趦趄(zī jū):想往前走又不敢走的樣子。囁嚅(niè rú):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樣子。

      李愿就是不肯成為這樣的人才毅然選擇回到盤谷的,而韓愈是一個積極向前沖的角色。傳統看法都認為這篇文章寫了三種人,成功者、隱遁者、鉆營者。實際上這是同一個人的三種結局,前面的大丈夫是成功者,本是李愿和韓愈的理想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李愿選擇了成為隱遁者,而韓愈選擇成為了鉆營者。從伺候于公卿之門這句開始是韓愈的自嘲。他說除了大丈夫和隱士,還有的人在王侯公卿的門下拼命巴結,整天奔走在求取權勢的道路上。這就是韓愈本人的經歷,李愿是不會揭朋友傷疤的。這段應該是韓愈自己加的。

      韓愈的功名之路非常坎坷,不斷求助于各種達官貴人,早前曾經得到北平王馬燧的一些關照,甚至還為馬燧家里的貓寫過文章,可謂身段放到極低了,后來著名的《三上宰相書》都記錄了他當時卑微的遭遇,跟今天我們普通的求職者沒有什么兩樣。

      他這里毫無諱言的描寫情況:足將進而趑趄(zī jū),口將言而囁嚅(niè rú)。他用了兩個非常傳神的詞,雖然這兩個詞比較生僻。趑趄是想進又不敢進的猶豫狀態,社交恐懼癥的朋友一定非常理解。囁嚅是吞吞吐吐想說又說不出來。韓愈當時想拜見宰相,他遭遇了非常難堪的情況,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他說我好幾次想要面見宰相,都被相府的看門人攔在了門外,這個還是客氣的說法,其實就是被相府的下人給趕走了。

      當時的宰相有四位:賈耽、趙憬、陸贄、盧邁。不管是他們中的哪一位,反正是讓韓愈深受委屈,但是他沒有放棄。他在信中直接說做隱士我是不肯的,愈每自進而不知愧焉,書亟上,足數及門而不知止焉,這就是韓愈非常不堪的經歷,他當然知道這種鉆營的行為,遠遠不如李愿選擇的更加高尚,而且其中存在著很大風險,搞不好就要身敗名裂,他感嘆說選擇走這條路的人。



      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bì)而誅戮,徼幸于萬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

      品行卑污而不覺得羞恥,觸犯刑法就會被誅戮,在萬分之一的機會中尋求僥幸,直到老死才肯罷休,這些人的人品,是好還是不好呢?

      [注釋]  刑辟(bì):刑法,法律。辟,就是法。萬一是萬分之一,也就是渺茫的意思。

      這些選擇鉆營的人,首先便舍棄了自己的尊嚴,人品卑污而不覺得羞恥,這些鉆營的人處處謹小慎微,由于自身的行為并不光明,常年游走于危險的邊緣。這些人不小心觸犯到刑法就會遭到誅戮,很明顯在這些大人物眼里,這些人隨時可以變成棄子,這種鉆營屬于鋌而走險的行為,只能自求多福。畢生都在渺茫之中尋求幸運,直到老死才肯罷休。這是韓愈在《上宰相書》里對自己的描述,不過把自己跟李愿對比,感覺對方的高尚之光有點強。在自嘲了一番之后,也不免自問了一句,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他說這種為了成功而鉆營的人,說到底也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到底是好呢還是不好呢?他沒有給出答案,其實也沒有什么答案。只是人生的不同選擇。


      5


      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與之酒而為之歌曰。

      昌黎韓愈聽了他的話贊賞他的豪壯,敬酒給他并為他作歌。

      [注釋]  壯:在這里為意動用法,表示以……為壯。

      韓愈的祖籍是古昌黎郡,因此稱為韓昌黎,他的文集叫《昌黎文集》。韓愈聽了李愿的話,非常贊賞他的豪邁,敬了他一杯酒,為他作了一首歌。這首送別歌就是楚辭的形式,而且韓愈喜歡做那種高古風格,其中葉(xié)韻錯雜,還好這首沒有使用生僻字。跟序文一樣是從盤古開頭。



      盤之中,維子之宮;盤之土,可以稼(gǔ)

      盤谷的中間,是你的居所;盤谷的土壤,可以用來種植。稼(gǔ):種植五谷的意思。

      [注釋]  維子之宮:是你居住的房室。維:句首助詞,無意義。宮:室、房屋。可以:可是現代漢語的可以,以是用來。

      宋以后有一些版本是:盤之中,維子之宮;盤之土,維子之稼。看上去能夠跟前面那句對齊,但實際意義是有欠精準的。魏晉以后有些人讀上古的詩經楚辭,由于語音發生了變化,很多地方是押不上韻的,于是就會參照古音或者方音,給某個字臨時派上韻,稱為葉(xié)韻。但是不能隨便就派葉韻的,需要古籍可以引證的,比如《詩經》里面的句子: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gǔ)。字的意義是不變的,唐宋時期這種葉韻大行其道,韓愈在這首歌里就采用了葉韻,雖然葉韻后來遭到了批判,但是從韻律的角度來看,它是有一定保持藝術美感作用的。但是稼這個字的正確讀音確實是jià,辛稼軒讀jià不讀gǔ。



      盤之泉,可濯可沿;盤之阻,誰爭子所(shǔ)

      盤谷的泉水,可以洗滌身心,可以沿著它散步。盤谷的險阻,誰會和你爭奪這里?

      [注釋]  所(shǔ):處所。

      這里的所古音是shǔ。韓愈說這里的自然環境不錯,但是交通不便利,你放心在這里隱居,沒有人會來跟你爭這個地方。



      窈而深,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而復。

      盤谷幽遠深邃,空闊得可以包容萬物。盤谷環繞曲折,在其中繞來繞去總是會回到原處。

      [注釋]  窈:幽深的樣子。繚:繞的意思,蘇東坡在《前赤壁賦》里說:山川相繆,郁乎蒼蒼。繆通繚。

      李愿住在這像迷宮一樣的地方,安全性很有保證,心情自然會變得不錯。



      嗟盤之樂兮,樂且無央;虎豹遠跡兮,蛟龍遁藏;鬼神守護兮,呵禁不祥。

      嘆盤谷的快樂啊,其樂無窮。虎豹遠離啊,蛟龍回避。鬼神守護這里啊,呵斥禁止不祥的人闖進來。

      [注釋]  嗟:嘆詞,楚辭里面經常有這些東西登場。無央:無盡。央:盡、完。

      隱居在盤谷使人快樂,而且這種快樂是沒有盡頭的。李愿在這里過著安閑的日子。



      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

      盤谷之中有吃有喝,延年益壽又平安康樂,沒有什么不滿足的,還有什么更多的欲望呢!

      這句話是隱士的高調精神體現,遠離外界的紛擾,獨立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ɡào)吾車兮秣吾馬,從子于盤兮,終吾生以徜徉!

      把我的車軸涂好油,把我的馬喂好草料,然后跟隨著你去盤谷,讓我在那里自由自在度過一生吧!

      [注釋]  膏:指在車軸上涂油。秣:用草料喂馬。終:動詞,窮盡。

      這是韓愈給李愿的送別歌,并不是他真的要去盤谷生活,就像我們今天送別朋友,說我恨不得跟你一起去。


      6


      這篇贈序是貞元十七年作,十年之后的元和六年,韓愈寫了一首寄給李愿的詩《盧郎中云夫寄示送盤谷子詩兩章歌以和之》:昔尋李愿向盤谷,正見高崖巨壁爭開張。是時新晴天井溢,誰把長劍倚太行。回憶當年去盤谷找李愿玩的時候,見到那里地理形勢險峻。十年之間李愿隱居在盤谷,而韓愈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已經官至員外郎,但是他的經歷一直不是很順。因此在詩中還說自己:我今進退幾時決,十年蠢蠢隨朝行。雖然他還是說如果哪天不順,自己還是要歸隱山林,但是他的行動永遠是積極向前的。

      韓愈,字退之。愈,進也。名與字反義相協。他的一生都徘徊在進退之間,但永遠選擇的是前進,拼命求取天子給個機會,當真的給他機會時,《諫迎佛骨表》讓他夕貶潮陽路八千,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最終身居高位,他沒有像他描寫的大丈夫那樣奢侈,至死都保持著剛直的性格,這也是他的文章能垂范后世的原因之一。《送李愿歸盤谷序》寫得很精彩,在貞元年間就已經被人刻石,當時韓愈并不知名,可見這篇文章得到了時人的認可。當年的石碑現在已經不見了,宋代的洪邁在《夷堅志》中有記載,歷經朝代更替的混亂,這塊盤古碑成了民間的井壁石,等到宋代的政和年間,被濟源縣令宋鞏偶然發現,他驚嘆說此至寶也。歷代石碑屬于文教重器,縣尉并沒有處置的權力,他回去請示縣令,而這些村民并沒有文化,只是恍惚間聽見此中有寶,那必須要砸開看看,于是盤谷碑被村民砸碎。當然什么都沒找到,于是就扔到了路上,后來雖然撿回來進行修補,最終未能保存下來。倒是有很多拓片在流傳,由于拓印的時間不同,碑面磨損的情況也不同,導致現在文章出現很多版本,有很多字稍有差異。

      君子和而不同,韓愈和李愿曾有著共同的理想,但并沒有選擇相同的路。李愿選擇了隱居,而韓愈選擇了出仕,他在序文里贊揚了朋友李愿的豪氣,但他并沒有嘲諷別人,他揶揄的只是自己。李愿的路孤高絕塵,而韓愈的路經歷坎坷又光芒四射,他選擇堅持自己的信念,給我們展示更加有血有肉的形象,不需要在思想上刻意拔高,仍然是我們景仰的大文學家。


      微信公眾號


      惟真坊



      公眾號客服



      掃碼加小姐姐

      免責聲明



      文章版權歸 惟真坊 所有!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网站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麻豆| 秋霞电影院午夜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专区| 成人3D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A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虎白女粉嫩尤物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蜜芽|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 无套内谢少妇毛片在线| 我的公强要了我高潮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天堂区|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国产精品中文第一字幕| 无码欧亚熟妇人妻AV在线外遇|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在线| 大学生被内谢粉嫩无套| 国产日产欧产美韩系列麻豆|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美女爽到高潮嗷嗷嗷叫免费网站|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 无码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 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高清视频无码| 日韩有码精品中文字幕|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人人97超碰精品|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无码激情亚洲一区| 少妇高潮喷水正在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