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初,隨著國民軍北伐節節勝利,革命浪潮席卷全國,各地工人起義不斷爆發,讓北洋政府的統治岌岌可危。 眼看北洋政府即將覆滅,江浙財團們打算找一個盟友來維系自己的利益。 找來找去,就找到了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 ![]() 北伐誓師大會 說起來,蔣介石和江浙財團們也有些淵源,早些年,蔣介石受孫中山先生委托,在上海和張靜江創辦了證券物品交易所以籌集革命經費。 在上海的這段日子里,蔣介石不僅賺了一些錢,還結識了不少商圈的人。 只是好景不長,1922年,一場股票危機,不僅讓蔣介石賺的錢徹底吐了出去,還倒欠了一大筆錢,要不是拜了黃金榮為碼頭,蔣介石怕不是要被債主們砍死。 在上海失意后,蔣介石才南下廣州,一路扶搖直上,成為北伐軍總司令。 靠著曾經的人脈,江浙財團很快就聯系上了蔣介石。 1927年1月中旬,在武漢的寧波會館,蔣介石和江浙財團的頭面人物進行了秘密會談,并許諾將在財力上鼎力支持。 就這樣,在四一二前后,蔣介石一共拿了江浙財團1.36億元的資金支持。 有了錢之后,蔣介石到處撒錢,先拿出50萬給搖擺不定的馮玉祥,并且承諾每個月給250萬的軍餉,不僅讓馮玉祥站到自己這里,更通過馮玉祥來勸汪精衛,促成了七一五事件的發生。 ![]() 1927年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至于閻錫山,一看連汪精衛和馮玉祥都搞定了,立馬表示認可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 如此一來,蔣介石除了盤踞在京津地區的奉系軍閥之外,基本都暫時搞定了。 1928年,蔣介石聯合閻錫山、李宗仁、馮玉祥發動二次北伐,進攻奉系張作霖,以實現統一。 但此時的北方不僅僅有奉系人馬,還有渾水摸魚的日本人。 日本人一邊逼迫張作霖退守東北,一邊則出兵山東,試圖阻止國民軍的北伐。 考慮到局勢不利自己,張作霖于6月4日乘火車返回沈陽,結果在皇姑屯被早已對他不滿的日本人暗殺。 張作霖一死,張學良成為新的奉系首領,而他將會決定東北的命運。 現在的問題無非是打還是和的問題,日本希望打,國民政府則是希望和。 至于張學良,自然也是希望和的,畢竟父親被日本人炸死,而且日本人居心叵測,東北問題,說白了就是國民政府內部問題,輪不到日本人指手畫腳。 蔣介石和張學良在和平解決方面不謀而合,東北易幟也就應運而生。 ![]() 東北易幟 既然和談,自然要給利益。 蔣介石在10月份,增選張學良為國府委員,并且許諾熱河仍然由奉系管轄,促使了張學良在12月29日的東北易幟,也意味著北洋時代,正式落下帷幕。 01雖說東北易幟,讓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得到了統一,但并不意味著大家都服蔣介石。 此時的國民政府中,蔣介石能控制的也就長江下游一帶,其他地方都被新軍閥控制著,尤其是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等人,名義聽從國民政府,實則占山為王。 ![]() 名義聽從國民政府,實則占山為王 對于蔣介石來說,自己掌握實力最為強大的中央軍,背靠經濟發達的江浙滬地區,還有國民黨元老派的支持,現在不解決他們,什么時候解決? 當然,蔣介石沒有自信和各路軍閥一起開戰,只能先解決最為棘手的。 目前,閻錫山只想守著山西當土皇帝,張學良的位置不穩,正在整肅內部,因而真正要解決的,就是李宗仁的桂系和馮玉祥的西北軍。 1929年3月,經過一番謀劃,蔣介石先對桂系動手,挑起了蔣桂戰爭。 而為了孤立桂系,蔣介石開始拉攏馮玉祥,先許諾給馮玉祥“行政院長”的頭銜,再送50萬的軍餉,除此之外,桂系在湖南湖北的地盤也都交給他。 蔣介石的小九九,馮玉祥自然一清二楚,但他還是爽快的答應了。 他認為,蔣介石和李宗仁實力相差無幾,一定兩敗俱傷,這么一來,他就可以坐享漁翁之利。 為了表示誠意,馮玉祥命麾下韓復榘帶兵撲向湖北的武勝關,作出一副要進攻桂系占據的武漢三鎮姿態。 ![]() 馮玉祥 然而讓馮玉祥大跌眼鏡的是,蔣桂戰爭居然不到三個月就結束了,桂系居然輸的一敗涂地。 當然,蔣介石贏得如此迅速,靠的就是銀彈攻勢。 戰爭初期,蔣介石派人策反了桂系兩個師長,導致戰爭爆發后,這兩個師長臨陣倒戈,蔣介石兵不血刃拿下武漢。 而后蔣介石又軟禁了李濟深,并且收買了陳濟棠、陳銘樞等粵軍將領,促使兩廣聯盟解體。 一套組合拳下來,李宗仁就剩下的一個廣西,基本上沒有勝算了。 這讓馮玉祥慌了,他明白,桂系倒臺,蔣介石下一個目標就是收拾他,自己這點實力想要單槍匹馬上陣,怕是兇多吉少,只能和李宗仁聯合,一起聯手抗蔣。 02果然,局勢如馮玉祥所料,蔣介石居然拒絕馮玉祥的人馬接手濟南、青島。 想當初北伐的時候,蔣介石許諾將山東送給馮玉祥,但日軍卻出兵占領了濟南和青島,馮玉祥并未拿到整個山東。 東北易幟后,日本迫于壓力,從山東撤軍,馮玉祥按照當初的許諾,命山東省主席孫良誠接收濟南、青島。 但沒想到蔣介石卻任命陳調元為山東省主席,讓他來接收山東,加上蔣介石在蔣桂戰爭初期的許諾也沒兌現,更證明了蔣介石下一步必然要對付他。 1929年5月5日,馮玉祥通電全國,宣布成立“護黨救國軍”,和李宗仁一起反蔣,然后命令韓復榘等人進攻蔣軍。 ![]() 馮、蔣、閻,表面一團和氣,后面大戰不斷 對于馮玉祥的動作,蔣介石早已預料,甚至也準備好了應對辦法——繼續金錢收買。 此前韓復榘虛張聲勢要進攻武漢的時候,蔣介石就喊他前來武漢赴宴,并許諾他擔任山東省主席,將山東的地盤全歸韓復榘所有的同時,還有一筆巨款軍餉。 能當土皇帝,韓復榘二話不說,直接倒戈,在5月22日通電全國,擁護南京國民政府,和馮玉祥決裂。 蔣介石的自然不會只撒一個人的錢,馮玉祥手下的石友三、劉鎮華、馬鴻逵等人,也被蔣介石的官帽和大洋的吸引,紛紛宣布倒戈。 這讓馮玉祥有些傻眼,仗還沒打,自己人都跑到對手哪里,這還如何打下去? 志得意滿的蔣介石要求馮玉祥立即通電下野,然后出國考察,相當于凈身出戶了。 馮玉祥倒是通電下野了,但表示不愿出國,下野到華山讀書,玩了一手以退為進。 這等障眼法,自然騙不過蔣介石,當即命令大軍進攻,雖說馮玉祥目前還有鹿鐘麟、宋哲元、劉汝明、孫良誠等將領,但面對氣勢洶洶的蔣軍,還是兇多吉少。 想要打贏,只能在拉一個盟友出來,但桂系如今朝不保夕,張學良忙著打中東路之戰,目前唯一的依靠,也就是閻錫山了。 就這樣,馮玉祥向閻錫山求救,希望雙方結盟。 ![]() 閻錫山 對于閻錫山來說,馮玉祥結盟的消息,讓他陷入兩難的境地,要是結盟,必然得罪蔣介石,但不管馮玉祥,下一個就輪到自己,真的是左右為難。 不過閻錫山能在山西多年屹立不倒,自然有辦法,反復思考后,他派人邀請馮玉祥前往山西。 說實話,看到邀請,馮玉祥也是猶豫的,深怕閻錫山翻臉不認人。 但考慮到閻錫山拿自己送給蔣介石,下場也不會好到哪里,相當土皇帝的閻錫山絕不會干這事,就欣然赴約。 6月21日,馮玉祥以考察途徑山西唯有,帶著少數隨從前往了山西。 第二天,閻錫山也通電全國,表示自己要下野和馮玉祥一起出國考察。 明面上沒說結盟的事,但卻給人一種和馮玉祥共同進退的印象,蔣介石也是如此,深怕馮玉祥和閻錫山聯手,立馬邀請閻錫山前往北平見面。 北平如今屬于閻錫山的地盤,自然不怕蔣介石搞事情,就大大方方來了。 ![]() 馮玉祥和蔣介石 而蔣介石喊他來,也沒廢話,直接表示,只要拿下西北,閻錫山將會獲得全國陸海軍副總司令的軍銜,成為名義上僅次于自己的軍事二號人物。 除了頭銜之外,華北的全部地盤和西北軍都歸閻錫山,當然,一筆巨款也是少不了的。 這份大禮,可謂豐厚,閻錫山回到山西后,二話不說,就軟禁了馮玉祥。 當然,鑒于蔣介石的人品和自己的退路,閻錫山并沒有公開聲明和馮玉祥決裂,反而過段時間找馮玉祥,打算一起反蔣。 拿了蔣介石的好處軟禁了馮玉祥,反過來又要和馮玉祥聯合,他要干什么呢? 很顯然,還是為了自己。 一方面,自己拿著馮玉祥向蔣介石要好處,一方面拿馮玉祥當人質,讓西北軍不敢輕舉妄動,然后要馮玉祥出兵幫自己打仗,占盡了便宜。 盡管馮玉祥不恥閻錫山的左右逢源,但還是答應了,畢竟目前蔣介石才是自己頭號敵人,只要打垮蔣介石,在和閻錫山算賬。 0310月10日,閻錫山和馮玉祥聯名通電全國,宣布反蔣介石。 這讓蔣介石吃了一驚,不過他還是想到了辦法,立馬派何應欽前往太原,直接拿出真金白銀1250萬元,并且送上陸海軍副總司令委任狀。 有錢有地位,閻錫山瞬間變臉,表示自己沒有反蔣,自己之前的通電是別人冒充的。 這么一來,直接導致馮玉祥的西北軍陷入孤軍作戰的境地,加上馮玉祥還被軟禁,很快敗下陣來。 此時在馮玉祥眼里,閻錫山比蔣介石還無恥,趁著西北軍將領來探望自己的時候,讓他們想辦法和蔣介石聯合,以此向閻錫山施壓。 西北軍將領心領神會,紛紛向蔣介石靠攏。 而蔣介石看到西北軍現在群龍無首,居然要投靠自己,自然加緊籠絡,雙方關系好的不得了。 與從同時,宋哲遠則聯系原西北軍將領韓復榘、石友三等人,讓他們一起出兵攻打山西。 ![]() 韓復榘 這讓閻錫山有些慌了,萬一西北軍真的投靠蔣介石,自己將何去何從? 不久,閻錫山試探的提出,自己辭去山西省主席的職務,蔣介石居然表示同意,這下子,閻錫山徹底坐不住了。 1930年2月27日,閻錫山再次和馮玉祥見面,發誓要和馮玉祥一起反蔣,這次,閻錫山大概率是真心的。 3月30日,被軟禁八個月的馮玉祥終于離開了陜西。 04回到陜西后,馮玉祥痛定思痛,想想這一年蔣介石靠著一頂頂官帽和大量的銀元,把各路軍閥耍的團團轉,想想就很無力。 沒辦法,蔣介石控制南京國民政府,背后有江浙財團,可以隨心所欲給錢給官,自己西北沒錢不說,就連委任狀都沒幾個人搭理。 因而想要扳倒蔣介石,只有在戰場上比個高低,而且西北軍不比蔣軍差到那里,要是能聯合閻錫山、李宗仁的人馬,完全是有希望戰勝的。 只要戰場上打贏,蔣介石的官帽和銀元就無處使。 說到做到,這一次,他擁戴閻錫山擔任反蔣的盟主,并且拉來李宗仁、石友三、樊鐘秀等人,最終促成了有著六十萬兵力的軍事聯盟。 ![]() 石友三 1930年5月,反蔣聯盟誓師討伐。 別看反蔣力量很強,但桂系此前元氣大傷,且遠離中原,幫不了太大的忙,蔣介石靠封官許愿的方式,讓湘軍、粵軍和滇軍出兵對付桂系,自己嫡系則調到中原戰場。 而中原戰場上,大家也不是鐵板一塊。 比如石友三,本來就是一個反復無常的小人,本是馮玉祥的人,在蔣介石利誘下投靠蔣介石,現在又投靠馮玉祥,根本指望不上。 閻錫山也是個滑頭的人,不可能拿全部家底和蔣介石拼命的,說白了,這場大戰的主角還是蔣介石和馮玉祥。 ![]() 馮玉祥軍 055月11日張靈甫,雙方大戰正式爆發,劉峙的第二軍團率先發動向商丘發動進攻,進展很順利,當時還是第一師第二團上尉連長的張靈甫更是硬生生拿下西北軍最為堅固的防御陣地謝集,立了頭功。 駐守商丘的西北軍第十二軍軍長萬選才在猛烈的進攻下被迫撤軍,隨后又遭手下將領劉茂恩出賣,被綁了送給了蔣介石。 當然,西北軍也不是吃素的,西北軍主力和劉峙的第二軍團在隴海線上爆發了激烈的大戰,劉峙不敵,被迫撤退。 至于樊鐘秀,則帶著第二方面軍進攻何成濬指揮蔣軍第三軍團,其部下鄭大章更是奇襲歸德機場,機場附近還有一個朱集火車站。 此時蔣介石本人就在這個火車站,要是鄭大章進攻,就沒后面這么多事了。 ![]() 蔣介石和馮玉祥 但鄭大章認為,拿下歸德機場已經是大功一件,沒有進攻,就這樣,蔣介石逃過一劫。 可以說戰爭初期,蔣介石這邊傷亡很大,眼看西北軍節節勝利,閻錫山和石友三開始主動出擊,形勢開始對蔣介石不利起來。 關鍵時刻,河南突降暴雨,持續幾天的暴雨又引發洪水泛濫,沖毀無數橋梁道路,西北軍的后勤也因此跟不上,攻勢停頓后,蔣軍總算緩了一口氣。 蔣介石在德國顧問奧爾格·魏澤爾的提一下,集中兵力北上,打算擊潰閻錫山的晉軍后在收拾西北軍,而現在的目標就是濟南。 8月15日,眼看濟南守不住,晉軍準備放棄濟南北渡黃河,渡河之際,遭到蔣軍突襲,大軍立即崩潰,晉軍死傷慘重,而蔣軍則成功拿下濟南。 晉軍的失敗,立即讓馮玉祥陷入困境,只能組織軍隊,趁著蔣介石進攻濟南的時候進攻商丘,雖然商丘拿下了,但西北軍也成為強弩之末。 局勢逆轉后,石友三又一次宣布倒戈,馮玉祥無奈,只能將希望放在閻錫山身上,擁戴閻錫山為“國民政府主席”。 閻錫山也不客氣,在民國十九年九月九日九時九分這一刻,宣布就職,打算討個吉利。 但真的如愿了嗎? 06中原大戰的時候,還有一個人置身事外,這就是張學良,雖說張學良輸了中東路戰爭,但勢力依舊強大,能爭取過來,絕對是一個大助力。 因而開戰周,雙方都在積極爭取張學良。 但閻錫山和馮玉祥拉攏只能開空頭支票,蔣介石則不一樣,直接拿出“陸海空軍副司令的委任狀”,又安排東北軍將領于學忠為平津衛戍司令、王樹常為河北省主席,并且花了三百萬大洋收買于學忠部下馬廷福。 但張學良就是不表態。 原因嘛,自然局勢還沒明朗,自己不好站隊,別看蔣介石各種委任狀和送錢的,但中東路之戰,蔣介石坐山觀虎斗,除了外交聲援,其他啥也沒有,坐看東北軍輸了,擺明了消耗東北軍。 當然,他也不好直接拒絕,而是給了站隊的條件,蔣介石南下濟南,自己支持蔣介石,閻錫山能打過蚌埠,自己答應反蔣。 果然,蔣介石8月拿下濟南后,張學良答應支持,但也開出了條件: 1、出兵費500萬; 2、給東北軍1000萬軍餉; 3、入關后駐守平津部隊軍餉由國民政府負擔; 4、其他一些重要的職位都要交給奉系; 5、黃河北岸軍事都是東北軍自己處理; 對于這個條件,蔣介石一口答應。9月18日張學良帶著三十萬東北軍入關,宣布調停,實際上則是站在蔣介石這邊。 ![]() 東北軍入關 有了張學良的參戰,馮玉祥、閻錫山一方迅速崩潰,10月15日,二人聯名通電下野。 至此蔣介石獲得中原大戰的全面勝利,也為這蔣介石能夠控制大部分地區,民國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