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立春是怎么回事? 今兒是立春節氣,農歷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有關立春節氣的由來和習俗,我在公眾號已經發了。但是,今年的乙巳蛇年,將會發生兩次立春的情況,也叫“雙立春”,這事咱還真得聊聊。 今年的立春,陽歷是在2月3日,對應的陰歷是乙巳蛇年的正月初六,但第二個立春是陽歷2026年2月4日,對應的陰歷是乙巳蛇年的臘月十七,您瞧,這乙巳蛇年是不是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 ![]()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我們常說的日歷都是指公歷,也叫陽歷。但從老人們哪里就常常會聽到陰歷或農歷的說法,實際上這是兩種不同的記歷方法。陰歷,也稱為太陰歷或月歷,它是根據月球月相變化而編排的歷法,月相圓缺變化的一個周期,天文學稱之為是一個朔望月;陽歷,也稱為太陽歷、公元、公歷或新歷,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行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周期的時間稱為是一個回歸年。 ![]() 陰歷每月是以朔望月平均長度29.5306天為基礎,以朔日為每月的初一,一年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者355天,但趕上閏年13個月了,一般就有383天或384天。因為月亮的陰晴圓缺相比太陽的位置變化更容易觀察,所以古人常用陰歷來記錄時間。但是,由于陰歷每一年的天數不同,所以這個節氣的日期就不會是相對固定的了。 ![]() 陽歷一個回歸年是365.25天,為了補齊這種時間差,人們設定每四年為一個?閏年,閏年有366天,平年則有365天。每一年的天數基本是固定的,所以,這個節氣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陽歷是現在全世界通用的歷法。 ![]() 正常情況下的陽歷和陰歷,兩者每年就相差大約11天,三年累積下來就會相差一個月左右。如果按此時間差長期算下來,就會出現春節在夏天過的情況。因此,為了協調陰歷年和陽歷年之間的天數,陰歷便通過“置閏法”來使兩種年的總天數相適應,使月份與季節相對應,一般陰歷每兩到三年就要增加一個月,所增加的月份就叫“閏月”。 ![]() 古代一般采取得是“19年7閏”的閏法,即在陰歷19個年份中,會有7個年份有閏月,出現閏月的年份在陰歷中就會有13個月。在這咱特別說一聲,這閏月并不是閏年啊,閏年是指陽歷2月份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 ![]() 今年乙巳蛇年,正好就趕上了閏年13個月的情況,這時候就會出現25個節氣,這樣年首和年尾就會各有一個“立春”,這就出現了雙立春的情況,也叫“雙春年”。這樣的情況,實際在歷史上也曾多次出現,并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純屬于陰陽歷記歷方法不同造成的,屬正?,F象。要說影響,那也是對農業而言,雙春年意味著春季的時間較長,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和發育。 在民間總有一些說法,也是老百姓的愿望了,咱不妨說幾個: ![]() “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這說的是一年中出現兩個立春非常少見,如果真的出現這種年份,這一年的好運氣就會格外足。 還有“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說的是如果一年有兩個立春,那么在這一年結婚就是非常吉利。也是意指成雙成對,幸福美滿。 其實,這些都是一種觀念,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而已。 ![]() “一年打兩春,豆子貴如金”。說的是一年中如果出現兩個立春,那么種植莊稼的糧食收成會減產,糧食價格就會漲價,所以有“豆子貴如金”的說法。不過這種說法也并沒有什么科學根據。 雙立春的事兒,我感覺是說清楚了。總之,在咱們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普遍認為“雙春年”是一個象征著生機勃勃、萬物復蘇、吉祥的年份,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機會和好運。今天是大年初六,又正值立春之日,我也再次祝愿大家,蛇年雙春,大吉大利!健康吉祥!萬事如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