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基本觀念 十二正經:12條,分六陽經,六陰經。所有的陰經和陽經都有井榮俞經合。 奇經八脈:8條,有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陽蹺、陰蹺、陽維、陰維,每一個奇經管的事情都不一樣。 (一)井榮俞經合 俞 古體字,同“腧”shū,運輸的意思,它的功能最重要。 井榮俞經合本身的穴道在:手不過肘,足不過膝(安全) 下針的時候,在手肘以下,膝蓋以下下針,都是在井榮俞經合上取。 《黃帝內經·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黃帝曰:以主五輸,奈何?岐伯曰:臟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滎;時主夏,夏刺輸;音主長夏,長夏刺經;味主秋,秋刺合。是謂五變,以主五輸。” 黃帝曰:何謂臟主冬,時主夏,音主長夏,味主秋,色主春?愿聞其故。” 岐伯曰:病在臟者,取之井;病變于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于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謂五變也。” 難經·六十八難》“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 陰陽經井榮俞經合的五行屬性: 陽經 陰經 金 井 木 水 榮 火 木 俞 土 火 經 金 土 合 水 1.井 (1)病在臟者,取之井 病在越深的地方,我們要下手指頭、腳趾頭的末梢,井穴。非常的敏感,入臟,心肝脾肺腎臟都可以用。 eg:足陽明胃經的井穴——厲兌(足第2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 (2)井主心下滿 動脈血管堵塞,心口劇烈的疼痛,針井穴,1寸針刺進去一點點,病人自覺有人在里面掃地、清洗,馬上有感覺,痛馬上去掉。我們身上有很多其他的穴道,但是都沒有井穴好。 (3)臟主冬,冬刺井 2.榮 (1)病變于色者,取之滎 有顏色出現時,在選取穴道時,大部分選榮穴。 青色主肝,紅色主心,黃色主脾,白色主肺,黑色主腎,看臉色。 eg:臉色發黃,脾病。臉色太紅,心臟病。臉色整個發黑,腎臟病。臉色發青,肝病。臉色發白,肺病。 (2)滎主身熱 (3)色主春,春刺滎 3.俞 (1)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 在時間者取之,每一條經都有它的俞穴。按照時間發病,地支歌。 eg:每天晚上12點鐘就醒來,病發在膽上面,取膽經的俞穴 也可以用榮穴,如倪海廈的老師,但很痛(敵人)(榮俞) 俞穴、榮穴都有效果,臨床上看經驗及個人選擇。俞穴比較不痛(親人) 按照時間發病的病,如癲癇,若在11點多發病,下膽經俞穴。雖然膽經跟癲癇看起來沒有關系,但是是按照時間選穴可以把它治好的。 針灸非常靈活,腦子要靈活,腦筋要考慮的比較多,因為中醫比較接近哲學,要想。 (2)俞主體重節痛 (3)時主夏,夏刺輸 4.經 (1)病變于音者,取之經 女人如果是面大,聲沙,骨粗,這是孤單到老的一種女人的象。 感冒或者是其他的病變,聲音變掉了,可以選用經穴來治療。 (2)經主喘咳寒熱 (3)音主長夏,長夏刺經 長夏: 春 夏 長夏 秋 冬 春三月中最后2周和夏三月中最早的2周,即春夏交接的前后兩個禮拜,合并成一個月。所以春夏、夏秋、秋冬、冬春交接的各1個月,就是長夏。 真正長夏的定義是節氣在轉換,季節的交換。 5.合 (1)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 飲食不節,脹滿病取合穴。飲食不節就是暴飲暴食或喝酒等亂吃東西造成的,還有脹滿的病。大部分選取合穴來治療,這是一個基本的選穴方向。 · 饑飽的定義: 飽和餓,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真正對身體最好是吃完東西以后還稍微有一點點餓。一年四季每天保持一點點微餓的狀態之下,不要太撐,所以七分飽,八分飽最好。因為這樣不斷的訓練你的胃氣。 我們在治任何的重癥,只要餓,病人都救回來了。任何的重病,到后來都是沒有胃口,不能吃東西,一段時間以后再走掉。所以我們在下手治它的時候,治好會有點餓。 味道有問題包括嗅覺、味覺等,都以合穴為主 eg:有的人發癲癇之前會聞到腥臭的味道;口中發出金屬味、甜味或苦味等 (2)合主逆氣而泄 (3)味主秋,秋刺合 ·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夏要養陽,要練氣力,秋冬因為天氣慢慢冷了,要主收斂。此處圣人的意思就是正確的、最好的方式。 智者告訴我們說要隨著節氣走,春天夏天,萬物升發的時候,要多運動,秋天的時候要收斂。不是叫你不要運動,而是要收斂,包括房事要比較節制、不要暴飲暴食,諸如此類。要養陰。中藥有陰有陽,有很多穴道可以保養、美顏。如果按照節氣走,不違逆節氣,壽命就會延長,身體會很健康,就不會生病。生病的人就是反著走。 · 中醫陰陽觀念 人體如手臂,但凡能看見的都是陰,是有形的。你看到的皮膚、血管、肌肉都屬于陰。握力、肌肉的力量,是陽,陽是無形的,但存在。肝臟很好的人才能握。 (二)絡穴 陰經和陽經的每一條經上面都有一個絡穴。 縱向的大路(經脈)通過小路(絡脈)連接,中間的交接點就叫絡穴。 (三)原穴 陽經比陰經多原穴。陰經沒有原穴,陽經有原穴。 每一個穴道都有它的屬性,都有它的功能所在。 · 陰陽五行生克 生:木火土金水 (正常人) 克:木土水火金 (一旦有一個器官有病,就這樣走) (克其實是正常是制約,倪師講的其實是乘) 火有病造成金有病(火克金),金是無辜被影響到的,它沒辦法了,它就去再害一個人,木(金克木),木受影響就去害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源頭)就結束了,人就死掉了。克是越來越壞,上工治未病,而不治已病。我們看到這個有問題,先去治未病,先把病停住,病就不會再進。 Eg1: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木克土 看到肝病,如晚上1-3點不能睡覺,手暗紅。先問胃口好不好,胃口很好,趕快去強土,土是脾,脾還沒有生病。一強脾,病就不會進,停下來。 圣人不是指真正的圣人,而是指好的醫生。 Eg2:見肺之病,知肺傳肝,當先強肝——金克木 肺有問題如肺癌初期,晚上3-5點不能睡,咳嗽,痰有白色泡沫。我們先去強肝,病就停在肺上。西醫沒有這個觀念,化療之后下個月移轉到肝癌,再轉移,病一直跑,然后病人就死掉了。 Eg3:見腎之病,知腎傳心,當先強心——水克火 腎臟有問題時,先問睡覺好不好,心臟好的人可以睡通宵。手腳溫不溫熱?手腳是四肢末梢,溫熱就是心臟沒有問題。腎臟快要衰竭會出現頭極度的暈眩,惡心、想吐,腎是胃之關,胃的關口。一個人瞑眩、想吐、站不起來在那邊吐的時候,就知道腎快衰竭了,先去強心臟,腎就不會惡化。西醫洗腎,不是真的把腎拿出來洗,而是把血液透析,把血液里面的毒素去掉,也是在弄心臟,是一樣的意思。 Eg4:見心之病,治心傳肺,當先強肺。 心臟病不好睡,手腳冰冷,心臟沒有辦法把血液壓到四肢末梢去。心臟病先問肺病,比如咳嗽咳痰氣喘。先去強肺,強肺方式很多,比如說從情志上面調理,持續憂慮或焦慮會傷肺(憂能傷肺),囑咐心臟病的患者要開心一點(喜能勝憂)。 |
|